方家将茶园贱卖,其实已经预示着方家正在走向黄昏,攀上王家也只不过在做最后的催死挣扎,至于方如雪,要想进陆家大门那是绝无可能,她又不闲,何必去自寻烦恼。
倒是那日初见方如雪时,从心底透出凉意着实把她吓了一跳,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会给人一种死气缠身的诡异感觉恩,是已病入膏肓了?还是似林妹妹那般思虑过重?
“三姑娘同我说这些,我也不懂,只是觉得方姑娘可怜了。”
李婉茹咋舌道:“姐姐你呀,就是心太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心善?!孙琇莹觉得李婉茹太抬高她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话说的是没错,但她也不是非得浑身扎满刺,谁来都刺一手吧,的亏她不是孙月安,不然那丫头跟着李婉茹必定要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李婉茹是日日不落的往陆家跑,给陆元氏问了安,就跟着她一起回芙蓉阁,以至于陆元氏还以为她俩关系很好了。
说实话,这点她就不如李婉茹有耐心,姐姐长姐姐短的说着违心话,若是换作她,爱理不理,不理拉倒,她才不会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呢。
再怎么不喜欢,看在老夫人的面上,她也不可表现的太明显,孙琇莹做了一番自我反省之后,想了想,问李婉茹,“三姑娘家里是做什么生意的?”
李婉茹掩嘴一笑,“说了姐姐恐怕不信,我家在太爷爷的爷爷那辈还是以打渔为生,后来太爷爷做了点小生意,有了钱,就买了条大船,做上了海上生意,现如今只做些香料和绫罗绸缎。”
李家居然在做外贸,这让孙琇莹感到很惊奇,要知道海上贸易除非遭遇恶劣天气或是倒霉碰上海盗,那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玉竹只说李家丢了皇家生意之后就大不如前,可李家毕竟底子在那里,只要经营得当,重振兴当初辉煌不是不可能。
陆臻一直在帮衬李家,绝非仅仅是两家的亲戚关系,海上贸易利润相当可观
,竞争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与李家交好,近水楼带先得月的道理她也懂。
孙琇莹不得不重新思量她与李婉茹的关系问题了。
“上次给三姑娘接风洗尘,围坐的都是各家千金,一般人怕是没能有这面子请得动吧,看来三姑娘当真如陆少爷说的那般,人缘颇好。”恭维话其实一点都不难说,主要是看说的人心境为哪般。
“表哥在姐姐说话面前倒不吝啬,”李婉茹笑吟吟地说道,“想我当初问要得表哥一句赞赏,当真比登天游雾还难。”
李婉茹说着从冬梅手中接过一张帖子,摊开给孙琇莹看,“妹妹今次来是想告诉姐姐,这个月的十五,文昌阁在西湖边办赛诗会,不知姐姐有没有兴致一同去观赏?”
孙琇莹探头瞄了一眼,帖子上龙飞凤舞的字她一个都不认得,对于李婉茹的邀约她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立即答应,只说,“待我先问问陆少爷吧。”
……
午后,穆大夫如约而至,给孙琇莹用施针祛毒。
刚开始看着银针一根一根扎进肉里的时候孙琇莹还有点怕,可没多久就结束了,她忍不住问了声,“就这样?”
“连续三日即可。”穆大夫挥手让小医童将银针收起准备离开。
咋啥感觉都没呢?别是糊弄人的吧!孙琇莹小声嘀咕了一句。
穆大夫虽然年纪大了,可耳朵很灵,孙琇莹的嘀咕被他一字不漏的听完了,笑了笑,说道:“若老朽不予姑娘施针,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也会自行清除,只是姑娘气血亏虚之症不可再拖延,倘若冒然用药,余毒恐与药物相冲,施针不过是辅助,主要还是靠孙姑娘自身。”
针灸只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是她想的太神秘了,孙琇莹为自己见识的浅薄对穆大夫赧然一笑。
穆大夫前脚刚走,陆臻就带着一身寒气推门进来。
陆臻脱下身上的披风随手递给了芸香,在孙琇莹对面坐下,问:“穆大夫怎么说?”
陆臻语调平常,一点没什么
感觉到不自在。倒是孙琇莹,眼睛左瞟右瞄,就是不敢在陆臻身上停留,索性低头洋装看着自己的手指,回了声,“还需再扎两日。”
“过几日有个西湖诗会,可想去?”
“啊!”孙琇莹抬起头,在对上陆臻的眼睛之后,脸又一下红了,赶紧将视线移到一边,说道,“方才三姑娘也约我来着。”
陆臻点点头,端起芸香给他斟好的茶,浅浅地抿了一口,说道:“帖子是诗社统一派的,你既然已答应婉茹,那你便与她同去罢。”
“我也没答应她呀!”孙琇莹别扭的嘟囔了句,抬头瞥见陆臻嘴角噙着的笑,立马又别过脸,哼哼道:“我只说要先问过你。”
“你是作何想?”陆臻笑意未减。
孙琇莹心想,陆臻都没觉得不好意思,她这么忸怩作甚,倒显得小家子气了,于是美目一转,褪去了脸上羞赧,笑道着:“当然是跟你去啦!”
“好!”陆臻等的就是她这句。
“你近来不是很忙么,怎么有空过来。”
“不放心,过来看看,”陆臻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枚雕工精湛的五福和合玉牌,交给孙琇莹,“我明早去苏州,三日后回来,若家中有事,你便拿着此玉牌去找裕平镖局找杨总镖头。”
孙琇莹接下玉牌没有多问,她相信陆臻安排的每件事都自有他的道理,“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外面天寒地冻的,多带几个人,路上好照应。”
两人互望着对方,一时无言,气氛中升华出一了丝暧昧。
陆臻清了清嗓子,说道:“老太太已经请人去看日子了,若是定在年后,老太太的意思是将你父亲和姨娘一并接来过年,你意下如何?”
一提到孙家,孙琇莹不禁蹙眉,问:“老夫人并不知我家那些事吧?”
陆臻应道:“不知,我早已吩咐下人不许多嘴。”
若是能依着她的意思,肯定是不想他们过来,可她毕竟姓孙,那是她娘家人,纵然不情愿,礼数不能丢,“那就按老夫人的意思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