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苏君扬又叫了豹子子进来,将他的发现告诉了胡先生。
“你说,在这院里,还有别的人马的眼线?”
苏君扬点头,告诉胡先生:“我入京不久,虽得了个平郡王的封号,但人脉单薄,除了那上头的,我想不出还会有谁肯多花精力关注我这小院。”
他伸手指了指天上,后又笑道:“原本,我还很纳闷,为何明明我那生父的名字里有个平字,而那位却又单封给我一个‘平’字,现在想来,未必不是说一脉相承,继得个‘平’字,又有平熄姚家怨气之意。”
胡先生点头,笑答:“你能想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你需得记住,纵然那位是你亲伯父,但在这之前,他是大周的天子,是你们的皇上,之后才是你的伯父,关系顺序弄错了,一不小心便会丢了脑袋。”
苏君扬受教了,又与他说起朝廷中最近的一些变法,更有皇上对他提出的一些问题的考验。
两人在书房又说了小半个时辰,豹子再次端了茶水进来,这是提醒两位,约定的时辰已到,胡先生又交待他最近几日需得多看什么书。
不时,映月院里传来胡先生,力拍桌子,吹胡子瞪眼后歇斯底里的怒吼,一时间,书房里鸡飞狗跳,还有苏君扬的求饶声,说是以后定会将那狗子拿绳子紧紧栓住。
这处闹剧,不消片刻便传到了盛桂院里,同样的,今儿发生的所有事,除了苏君扬与胡先生在屋里单独说话的那段时间,他其他的行为,全都被写成密折子传进宫里,递到了当今皇上的书案前。
“哦,有些意思,太师之女啊,朕差点忘了,这两个原本是庶出身份,原来如此,难怪朕总觉得这两姐妹不够大气,眼界儿到点差了那么一点点。”
“郭院判之女想成为平郡王妃,有点意思!这可叫朕很伤脑筋啊,难道要让那位乡下姑娘让出位子?叫朕让天下人耻笑?她又没犯错。”
当今皇上在翻到后面,见上头写着胡先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事,竟是明面上教苏君扬八股文,暗地里却是教他兵法。
“真没想到啊,胡氏一族竟是前朝大将之家,到也不算可惜,如今都过了几百年了,又隐姓埋名,若能尽力辅佐平郡王,到不失为一妙计,看来,这小家伙的心里很明白呢,如此看来,那位小姑娘到是先不能动了,罢了,左右太后和恭王府暂为提及他的亲事,朕便先装把糊涂吧。”
苏君扬和林安心完全不知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暂时躲过了一场风波。
......
林安心的锦绣坊自走上正轨后,每月的收益成阶梯式递增,与此同时,她又添了五个小绣娘,是托人从苏州那边直接买来的,可以直接上手做绣活。
因为定做屏风的人有增无减,林安心迫不得已,只得带了丫头们继续亲自上阵,连柳三娘身边的四个小丫头也借调过来了。
柳三娘先前也是跟着每日披星戴月的早出晚归,不过,这样的日子并不曾维持多久。
林青松带着家书、家明,卷着铺盖回家了。
林安心早早收了消息,得知自家哥哥今日会回来,却不想,瞧到的是包袱款款的他。
她不由打趣道:“哥哥,你这又是闹哪一处,莫不是你念书时太皮实,把先生气得狠了,这才将你扫地出门了。”
林青松曲指轻弹她脑门,笑骂道:“你到先笑话起我了,真要被扫地出门者,那肯定是你未来夫君,那家伙每回同我见面,总要大吐苦水,说什么看到那些黑黑的文字,要不了三、四个呼吸间,那些黑墨写的字就会变成扭来扭去的小科斗。”
他所说的科斗,即现代学名为:蝌蚪!
“那你为何卷了铺盖回家?”林安心想不通,遂又问他。
林青松面带意色,笑答:“你怎忘了,要不了多久,便是秋闱了,当今皇上早已下令,今年欲开恩科,如今已定下日子,便是十月初八。”
林安心微微一愣,掐指一算,道:“如今算下来,不足一月?”
“嗯,先生说因为要应付即将到来的考试,让所有学子都回归原籍待考,早在我来京城念书时,义父已将我的户籍迁入京城,暂且找了地方落下,待我买下房产后,便可迁至自己的房产下。”
林安心见他如此说,想必将户籍迁入京城并非易事。
林青松安慰她,道:“你也莫担心,我前些日子与君扬见过面了,他说了,待手头的事理得差不多时,先将你的户籍弄到京城来,到也方便你能多买些产业挂在自己名下,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你是我亲妹子,是可以以投靠亲人的身份迁入的,只如今我不曾有产业,到不好将你的户籍先迁进京里。”
林安心又问:“迁入京城有什么好处么?”
林青松笑答:“没有京城户籍,想买有红契的店铺难如登天,在京郊这一带,无论远近,没有京城户籍,皆不得买卖田地,还有诸如不用抽壮丁,不用交诸多徭赋,只不过,京城户籍,没有一定的路子很难进入的,除非给朝廷捐数十万两银子,譬如西城那些富人商贾们,大多便是行的这条路子。”
“难怪哥哥如此开心。”林安心又问:“你回家后,至开考前,都不必去鸣松学院了吗?”
“那到也不是,若有不解之处,也是可以去书院寻先生请教的,或是将问题全都攒起来,每隔七日,我们在京城的学子,还是要去学院待一天的,听先生讲解一些新东西,又或是讨论一些课题。”
林安心略懂,又笑道:“哥哥尚年轻,莫要太过心急,我打听过了,鲜少有少年登科的,若这次不中也没关系,到是可以早点替我讨个嫂子回来,也好让娘亲能早日抱上孙儿孙女,娘说了,无论男女,她都很喜欢的。”
其实,柳三娘的原话是,儿子不如闺女细心,难怪世人都说闺女是贴心小棉袄,到不是说林青松不孝顺,林安心不说真话,是怕伤了林青松的心,在他心里,娘也是顶顶重要的。
“嗯,只不过,这段时日,娘亲怕是要留在家中了,饮食方面,尤其重要。”
这一点,不用林青松交待,林安心这个前世参加过高考的女学生,哪里有不懂的道理。
这事说定后,林安心趁苏玉琳去铺子里时,特意给她提了这事。
苏玉琳早听说皇帝伯伯下令今年秋开恩科,因此,并没有因为林安心的话而不高兴,反而很体贴地告诉林安心,在林青松背书的这段时期,她一定会管好自己,不会去闹他的。
“对了,郭言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得知我与你交好,前儿在外头将我堵住,让我帮忙说和,我便直言,你早已定亲,且定亲的对向便是我大哥——平郡王,他到不再说什么,只不过瞧上去有点垂头丧气。”
林安心并没将郭言蔺放在心上,笑答:“无所谓,我与他本不熟,只不过在外头遇到一位故人,这才有了一面之缘。”
她不想多提周又招,只不过在心里稍微想了一下,这段时日也不知周又招在作什么妖。
她不知,周三代同样想参边这次考试,这才私下里令周又招不得单独出府,以免惹来不必要的祸事,到时分了他的心,考不入国子监,他定要找她的大麻烦。
只说因为今年开恩科,京城里好像一夜之间涌进了人山人海,不但物价飞涨,连治安也管得严紧了许多,无论居于城东,又或是城北,只要是出门,都必须带上租赁书,户籍,路引等物,若原本是京城人氏的,还须得去衙门办理一张契书,以此证明本人是京城人氏。
因为京城里涌进不少人,柳三娘怕出事,特意令家书、家明,以及再抽调了四个婆子,陪着林安心和她的丫头们前往锦绣坊,又令她太阳落山之前必须回到家中。
如此匆匆,林安心也没那心思叫上苏玉琳去外头玩耍。
同样的,因为入京参考的学子们多了,苏玉琳最近被恭王妃郭惠雅给栓在身边了,带着她走过一场又一场所谓的赏花会,洗尘宴等等。
其实是变相的拉她去相看,然而,苏玉琳有苦不能说,几次三番后,不是装病就是推诿,总说一去那样的酒宴便头疼的利害。
郭惠雅哪里肯信,最后,苏玉琳索性每日一大早就去映月院蹲点了。
反正她知道,自家母妃最不想进的,便是映月院了。
她虽不知原因,但架不住她聪明啊,让她发现了可以钻这个空子。
太后很快收到这消息了。
不由笑骂道:“当真皮实得紧,也就这小猴儿能想出这法子来,罢了,她尚小,皇家贵女还怕没人要么?今年便由着她随性而去吧。”
转回头,她就将皇后叫来,云云一番,意思是恭王妃有些日子没进宫了,她怪惦记着的,又说今年因为开恩科,有不少世家子女随母入京,让皇后不妨在宫中设便宴,接待那些夫人们一番,另叫她请了恭王妃作陪。
如此一来,苏玉琳到是自在了,即不用入宫应酬,又不用成日面对那些烦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