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纹就上前禀道:“绮哥儿被齐先生带着,去看画展了。”
齐先生就是被请家里来,教赵绮读书的先生。
听秋纹这么一说,郑氏夫人就只能歇了,把赵绮叫来陪她说话的心思。
想了想,郑氏夫人又说:“那曹嬷嬷呢?叫她过来,过年的事情,她们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秋纹脸上的表情一僵,说:“曹嬷嬷哭了好几场,这会儿睡下了,花婶儿这会儿在北院。”
花婶儿……
郑氏夫人就又只能算了,把这个泼妇招来,谁知道这泼妇能干出什么事来?
“我还活着做什么呢?”郑氏夫人想想又伤心起来,跟秋纹哭道。
秋纹一听郑氏夫人哭,头皮马上就一阵发麻,如今家里这样,她能有什么办法啊!老夫人跟她哭有什么用?她是能把大老爷从天牢里救出来,还是能把二老爷喊回来,让他不要去宁州?
“两个不孝的东西啊!”郑氏夫人哭骂。
秋纹低了头,如今她们老夫人骂不孝子,是连着二老爷一起骂了。
“听说老二把织姐儿她们放在郑府了,”郑氏夫人哭了一会儿,又问秋纹说:“几个孩子是都留下了?”
秋纹摇摇头,说:“老夫人,奴婢不知道。”
她又没跟着赵安阳,她哪知道这位二老爷对几位小姐少爷们的安排啊。
“派人去郑府问问,”郑氏夫人像是总算找到了一件,自己可以干的事情一般,跟秋纹说:“织姐儿他们要是全都留在郑府了,就问问他们还缺些什么,我们这里给补上。”
秋纹应声说是,心里却还是在跟郑氏夫人唱反调,郑家还能缺了赵织他们的吃穿用度吗?再说了,这送东西过去可是要花钱的,这钱大房那头儿肯定不能出,这就得从老夫人的私房里出,您有多少银子,可以让您这么个花法啊?
“养你们三个孩子,能花多少钱?”徐淑英老太太这会儿坐在安远侯府的花厅里,拍拍赵铮的脑袋,好笑道:“好孩儿,你就安心吧,王德财方才不是说了吗?牌位是假的,你婶娘啊,没动你爹娘的牌位,你和你弟妹们好好的,你爹娘的在天之灵也就安心了。”
赵铮心事重重,跟老太太说:“我应该去邵府的。”
要讨抚恤银子,应该是他这个当儿子的去讨啊,现在为了他爹娘的抚恤银子,他二叔进了天牢,他二婶去邵府门前喊了半天的冤,这让赵铮坐立不安。
“太婆,”赵铮这些日子,跟老太太也处熟了,所以有心里话,赵铮也愿意跟老太太说说,“我是不是连累到二叔和二婶了?”
老太太伸手把赵铮一搂,摸摸赵铮的脑袋,老太太叹气道:“我说你这孩儿今天怎么一天都没精神呢,原来你是想着这种心思呢。没有的事,太婆就这么跟你说了,绝对没有的事。”
赵铮抬头看老太太。
老太太:“你是觉着你麻烦到他们了?”
赵铮点头。
老太太就说:“他们俩啊,也不光是为了你爹娘,你们兄妹是从玉锋关来的,这玉锋关这次这一战死了多少人,孩儿你是知道的啊。”
赵铮小声说:“很多,很多很多。”
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就是他走时,玉锋关外的情景。
老太太:“所以啊,好些人在等着抚恤银子呢。”
赵铮一激灵。
老太太:“这世道啊,没人愿意当出头鸟,可你叔就是当了,那当了就当了吧,又没做错事,那咱们就不心亏,咱们就什么都不用怕。”
第687章 天底下唯一心疼赵大老爷的人
炭盆里烧着炭,花厅里很暖和,赵铮认真听着老太太说话,因为站在花园里吹冷风,而冰冷的小身子渐渐地,就暖和了起来。
丫鬟送了一碗鱼头豆腐汤过来,奶白色的,热气腾腾的一碗汤,很快就将赵铮的眼睛给氤氲了。
老太太假装自己什么也没看到,男孩子嘛,都是好强要面子的。
“快喝吧,”老太太跟赵铮说:“一会儿让你两个哥哥看见,他们会跟你抢的。”
赵铮一下子就破涕为笑了,江屿,江岘这两个哥哥,怎么可能跟他抢鱼汤喝?
老太太看着赵铮一口一口的喝汤,嘴里就念叨:“铮哥儿啊,别怕麻烦别人,人活着啊,不是你麻烦别人,就是别人麻烦你,麻烦着麻烦着,咱们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赵铮被老太太说愣住了,以前他都被教育,麻烦别人不好,怎么老太太说不要怕麻烦别人呢?
老太太看着赵铮笑,说:“以后你叔你婶要是有事了,要麻烦你了,你管不管他们?”
“管!”赵铮忙就点头,严肃且认真地道。
老太太:“这不就得了?他俩管你小,你以后呢,管他们老。”
赵铮想想老太太的话,觉得有道理,便又点了点头。
“喝吧,”老太太拍拍赵铮的头,“鱼汤冷了会腥气,就不好喝了。抚恤银的事啊,你个小孩儿不用管,就让他们大人闹去,这事啊,总要闹出个是非公理来的。”
赵铮说:“可二叔坐牢了。”
老太太:“坐牢又不是杀头,要怕什么?不怕的。”
看老太太这么笃定,赵铮惶惶不安的心,总算是安宁了。
等赵铮喝完了鱼汤,老太太摸摸这孩子的手,手暖和了,老太太也就放心了,这孩子缓过来了。
“你叔被关天牢,是因为他打人了,”老太太又跟赵铮说:“但你要说他干的这事是不是错了,他没错,他就是处事的方法用错了。当街打人,这圣上肯定不能饶了他啊,所以圣上就让他去天牢吃牢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