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延:“没有官印,怎么证明这份名册是玉锋关那边认可的?而且,抚恤银应由他们镇守大将军府发放,我户部只负责监督。一直以来,事关边军的抚恤事宜,都是按这个章程走的,怎么这次玉锋关的抚恤事宜,就要搞例外了?”
郑季探花出身,但这些年也不知道是不是掌管兵部的关系,身上文气弱,武人的那股子莽气多了些。听了邵延的话,郑季就是冷笑,“我已经与你说了,高千里被押在京里,他是戴罪之身了,你还要他管抚恤银的事情?”
“那如今玉锋关是由谁镇守?”邵延问。
郑季:“暂时由高千里的长子高惜,代行镇守将军之职。”
邵延:“那不是有镇守将军吗?”
郑季:“他一个暂代的,他怎么动用官印?朝廷对他有说法吗?这不是没有吗?他的身份都还吊着呢,他高惜凭什么用镇守大将军的官印?就凭他就是高千里的儿子?”
“郑子幼!”邵延怒喝了一声。
郑季:“这是在御前,御前咆哮是什么罪,不用我提醒你了。”
众臣看出来了,今天这郑尚书跟着他们一起进宫,不是冲着赵凌云来的,这位是冲着邵延来的。不少人就面面相觑,心里犯疑咕,没听说郑季跟邵延有仇啊。
魏相爷抬眼看东盛帝,就见东盛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二位的目光对上了,东盛帝从嘴角扯出了一丝冷笑,这就是你魏珩领头的朝堂啊。
魏相爷头一低,随即就冲邵、郑二人道:“在圣上面前,你们就这样吵闹?成何体统?!”
魏相爷这一发话,两位尚书才不说话了。
有与邵延交好的,或者说是同党吧,冷哼了一声,小声道:“郑大人如今倒是替武人们说话了。”
“闭嘴!”魏相爷扭头就又厉声训这位一句。
东盛帝这时抬一抬手说,“都平身吧。”
没错,众臣是跪着听完,邵延和郑季吵架的。
魏相爷从地上站起身,又看一眼东盛帝,沉吟着开口道:“那看来,想理顺玉锋关阵亡将士抚恤银的事情,就必须先解决高千里的这桩悬案了。”
东盛帝:“那就都说说吧,你们廷议高千里的事情也好几回了,你们有决议了吗?”
魏相爷:“还,还没有。”
“呵,”东盛帝一声冷笑。
魏相爷到了现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东盛帝不是为抚恤银子,玉锋关的那帮子孤儿寡母,赵诚斋的三个儿女,这些人圣上并不关心,圣上关心的是高千里。
“高千里之事,还需要时间,”魏相爷跟东盛帝说:“他还是有错的,若不是他想夺回父亲的遗骨心切,他也不会冒然领兵出关。”
东盛帝:“那你们是还想给他定一个罪。”
“圣上,”魏相爷说:“如今的风气,是认为高千里是受了委屈,是朝廷欠了他高千里的,臣认为这个风气很不好,而且在后面推波助澜的人,用心险恶。”
魏相爷的这番话,包括郑季在内,殿中的诸臣里无人反对。不能让武人兴风作浪,这是所有文臣的共识。
东盛帝:“那你们是还需要时间来给高千里议罪?”
魏相爷:“是。至至抚恤银,臣准备派人前往玉锋关,督促高惜先将抚恤银发放下去,这笔银子……”
话说到这里,魏相爷还考虑了一下,看一眼邵延,魏相爷说:“这笔银子由户部先出。”
邵延:“这么大一笔数目的银子,如何千里迢迢,安然无恙地送达玉锋关?路上要是出了事,这个责任由谁来负?”
魏相爷:“你若觉得运银子过去不可行,那你就想办法,从玉锋关周边的州府调银子,你若无法决断,你就去找夏阁老,他是可以教你怎么做事的。”
众人:“……”
您这是把事又推到夏阁老头上去了?
第665章 要刻牌位的江明月
赵凌云被关进大理寺天牢,承德殿中君臣还在扯皮的时候,葫芦和冬瓜一路哭着回家了。
“这是怎么了?”花婶儿急得就问:“大老爷呢?”
冬瓜哭得说不出话来,葫芦咧着嘴哭,不时就抽一口气,断断续续地把事情跟江明月说了一遍。
大老爷为了讨抚恤银子,在仙鹤街上把户部、吏部尚书给打了,这会儿圣上下旨,大老爷人被关到大理寺的天牢里去了。弄明白葫芦说的话后,花婶儿和曹嬷嬷同时都慌了神,大老爷这下子还能不能好了?
“小的要跟着去大理寺,”葫芦就跟江明月哭,说:“可押送主子的侍卫不让,还说小的要跟着,就把小的也抓起来。主子就让小的滚,小的不肯,他还踹了小的一脚,呜呜呜——”
葫芦哭得伤心极了,看主心骨一样的看着江明月,等着江明月给拿个主意。
“对对,”冬瓜直到这时候才说了回家后第一句话,“主子也踹小的了。”
“你俩是回来告状来了?”曹嬷嬷听得火大,她是慌得没了主意,但这不耽误她冲葫芦和冬瓜发火,“打起来的时候,你们两个怎么不拦着主子?你们就看着他打尚书大人啊?!”
花婶儿在旁边:“他俩能劝?他俩肯定是跟着一起动手啊。”
我的老姐姐,你对赵大老爷身边的这帮小子,是有什么误解吗?
花婶儿这话一说,葫芦和冬瓜肩膀一缩,面露了心虚之色。
曹嬷嬷一看这两小子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抬手曹嬷嬷就准备打葫芦和冬瓜。
“嬷嬷,”江明月喊了曹嬷嬷一声,顺便给花婶儿使了一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