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就想,江二牛回来了,家里就不出事了吗?老爷子想了半天,他也没能想出个答案来。
“要是你老子回来,咱们的日子兴许能好过点,”老太太这时坐在马车里,跟江明月小声嘀咕。
江明月正手撩着窗帘,看骑马跟在马车旁的赵凌云和江岘呢,听见老太太这话,江明月手一松,窗帘重又垂放下来,将寒风挡在了外面。
老太太:“可你老子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江明月:“我爹这会儿若是在京,那岘哥儿一顿好打是逃不掉了吧?”
老太太:“他敢!”
江明月:“现在他不在,奶你想他也没用,玉锋关离京城远着呢。”
老太太泄气道:“是,你说的对,想他没用。”
“咦?这不是老王吗?”赵凌云的说话声,从车窗外传了进来。
老太太:“哪个老王?”
江明月又撩了车窗帘往外看,就看见王顺子骑着马,到了赵凌云的跟前。
老太太也看见王顺子了,老太太忙就小声道:“这是福王爷那头又有事了?”
老太太在心里直念佛,可千万别,事情够多的了,再出事就真要了命了。
王顺子冲车窗里拱拱手。
江明月冲王顺子点一下头,将车窗帘又放下了。
老太太:“怎么了?”
江明月:“他有话要跟大老爷说。”
“行,这事我知道了,”赵凌云这时在车窗外头说。
马蹄声随即就响起,有人骑马先往前走了。
不多时,车门被人敲了三下。
江明月打开了车厢门,赵凌云带着江岘进了车厢。
老太太急声问道:“出什么事了?那王大管家走了?”
赵凌云:“走了,他就是来替他家王爷传句话的。”
江明月看着赵凌云,小声道:“王爷那边有什么消息?”
赵凌云:“原来圣上准备下旨,再召几位宗亲世子进宫,这其中荣林王的次子赵凌阙,圣上打算让咱们岘哥儿做他的伴读。”
老太太和江明月都愣住了,江岘则还在状况之外,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赵凌云:“王爷说了,这次被召进京的都是年纪小的,圣上要把他们养在宫里。奶,圣上要自己养孩子了。”
第361章 你还要杀了为娘不成?
“就是这个伴读,”赵凌云一锤定音。
不为着这个伴读,赵凌霄不至于为了江岘,费拐着弯的心思。
老太太则迷惑道:“荣林王是哪位?”
当爹的是谁,老太太都不清楚,那这位赵凌阙是谁,老太太就更不清楚了。
赵凌云也不清楚,京城里的宗亲他都没认全呢,京城外的宗亲,他也就知道一个涂山王赵铎。
“反正不住在京城里,”赵凌云跟老太太说。
江岘噘着嘴说:”当伴读有什么好的,我不当伴读。”
“你闭嘴,”老太太马上就训江岘道:“这里面有你什么事?大人说话呢,你一个小孩插什么嘴?”
江岘有苦说不出,这不就是在说他的事吗?
江明月这时道:“荣林王爷是圣上的堂兄。”
“也只能是他的堂兄,他的亲兄弟还有几个活着的?”老太太嘀咕了一句。
东盛帝造反得的皇位,亲兄弟被他杀得没几个活人了。
江明月:“荣林王叫什么我记不清了,我只知道他的属地在章州。”
老太太闹不清这个章州在哪里。
赵凌云说:“这是什么地方?章州,这地名我没听说过啊。”
江岘:“我在国子监听老师说过,那个地方有个章台书院。”
赵凌云:“没听说过。”
江明月:“我爹从玉锋关回京会路过章州。”
赵凌云:“章州离玉锋关近?”
江明月点点头。
赵凌云:“那这位不怎么得势。”
皇室宗亲,除非是带兵治理一方,手里有实权的人,其余的,要么属地离京城近,要么就是弄个繁华富庶的地方当属地,这些是属于混得比较好的,那些属地在偏远贫瘠之地的宗亲,那不用问,都是宗亲里的可怜人。
一听章州靠近玉锋关,赵凌云就能断定,这位荣林王爷是个在皇室宗亲里,排不上号的小人物了。
赵凌云突然抬手揉一下江岘的头发,说:“不过这个赵凌阙,一定是得圣上看重了,不然圣上也不会想让岘哥儿做他的伴读。”
江岘不明白,说:“让我当伴读有什么好的?”
赵凌云:“好好端端地,圣上弄些宗亲子弟到宫里养着干什么?真当他要养孩子玩儿呢?太子殿下身体不好,福王又是个疯子,圣上他……”
“你也少说两句吧,”老太太打断了赵凌云的话,要不是孙女婿是娇客,不能打不能骂,老太太这会儿就捶赵凌云了。这家伙要是胆子再大点,是不是就得直接说,太子活不长,福王脑子不行,承继不了大统,所以圣上得养别人的小孩,让自己百年之后,好有个承继大统的人?
江明月小声说了句:“我们爹手里是有兵的。”
江岘有些懂了,他们的老子手里有兵,这个很重要,可他又不太懂,他老子手里有兵,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太太也伸手揉了一把江岘的脑袋,说:“那位荣林王府的二公子要是能跟你处得好,你俩做了朋友,日后他要真有事,你帮不帮他?”
江岘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
“不过现在不用想这些了,”老太太说:“你也做不成伴读了,我也知道,这个活你干不了,自己读书都不行呢,你啊,你就别祸害荣林王府的二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