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送来了国书,说要跟我魏国签订十年和平之约,这是好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就是人家指名道姓的要见谢元谢将军。”
朝中人一听,纷纷窃窃私语。
谢元投诚,是带着六十万大军来的,虽然这六十万中,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四十万,那二十万零零散散的全是随军的后勤人员。
可是那数量很是不少了,汉人本身就比胡人多很多,又从南朝投来了这么大一支军队。
虽然为了稳住那些人,将人都派到了滁州开荒耕田自给自足,基本上脱离作战模式,成了一帮有军衔的种地农民。
可是,那毕竟是曾经的宋国最有战力的军队之一,弄不好就是一把双刃剑。
那南朝的皇帝为什么派人签合约,非得见谢元?那还不是想要说些什么。
傻子都知道,他肯定不能说些对魏国有利的话来。
气质华贵的皇帝靠在身侧的软枕上,用眼尾扫了一圈朝臣的反应,说道:
“要见就见吧,谢元是沈侍中的家人,沈侍中对朝廷的忠心,应该没有人会怀疑吧?只是派谁做主使呢,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
这个时候,北部大人很是突然地举起了手来,自告奋勇地说:
“臣愿意担此重任。”
北部大人平时一向很安静,今日因为限制私人豢养姬妾数量的事情出声,那也在情理之中。
但此时突然这么积极,着实让所有人都惊到了,纷纷扭过头来看着他,连自己心里头准备推荐的人选,都一下子忘干净了。
北部大人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有些不好意思的收回了自己胖胖的手,用手抹了一下自己卷曲的胡子,笑着说道:
“既然定了是和平签约,怎么也得用礼数招待,臣家里头享乐花样多,玩起来尽兴,定然让那南朝使臣……”
他眼睛珠子转了转,似乎在想什么词,半晌才接了一句:“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很明显了。本来是敌人,但是因为招待的好,对方连家都不想回了。
这不是正好能防止那南朝使臣,费尽口舌,劝人叛变回去么?
皇帝乌雷用眼睛看着他,虽然觉得他合适,但是依旧为他这突然的积极感到奇怪,所以没有说话。
北部大人一看皇帝陛下那看不出喜怒的表情,顿时慌了,连忙解释道:
“陛下,您放心,臣那些花样那都是正经的,绝对没有草菅人命,虐待歌姬奴仆取乐的事情。”
乌雷笑了一下,温和地说:
“朕知道,朕还不知道你么?行,就你了。主使定西部大人石余财庄,副使中郎将谢元,沈侍中作为家眷作陪。”
此话一出,朝中的汉人大臣们脸色都不由地一僵:
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称呼男人为家眷的,而且还是为自己的女人做陪衬,这多少有些太过于不合常礼。
他们有些人嘴皮子动了动,特别想纠正一下陛下这汉语用词的错误。
可是还犹豫着没有开口呢,沈留祯就已经规规矩矩,高高兴兴地谢了恩。
这下谁还有开口的必要呢?人家当事人,谢家的得意门生,学富五车,他能不知道这词有毛病?
可是看他那高兴的样子,显然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得不说,这沈侍中的脸皮是真的厚啊。众人无不在心中如此说。
……
……
下了朝,皇帝石余乌雷依旧将沈留祯单独留了下来说话。
他们两个一边往皇帝居住的后殿走,一边相视而笑,石余乌雷看了他一眼说道:
“今日配合的不错,朕都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
第734章 这我可帮不了你
沈留祯笑着说道:
“这都得益于陛下口才了得,那说得话通俗易懂,句句在理,再加上平时最喜欢挑刺的西部大人成了受害之人,没有他挑头,自然简单很多。”
皇帝欣慰地叹了一口气,不太确定地问:
“这件事情若是做得好,多少能缓解一些胡汉矛盾吧?”
沈留祯挑了一下眉头,俏皮地说道:
“何止是缓解一点儿?如果律法推行的下去,惩处有度,那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改善何止是一点儿呢?”
皇帝乌雷听闻,脸上欣慰的笑容渐渐地又小了一些,神情郑重。他停住了脚步,突然一掌拍在了大殿的柱子上,愤恨地说道:
“推行下去……关键是他们官官相护,欺上瞒下,这律法出了,朕能管的住身边之人,哪里管得了远处?!到头来恐怕又是一纸空文!”
沈留祯想了想,说道:
“陛下,这件事情也不是无解,只要朝廷大臣管得了。他们享乐不了的东西,如何能看得惯比他们职位低的人拥有此等特权?陛下可以设置个职位,在全国各处监察暗访吏治,采捕风闻,若是遇到公然徇私枉法的事情,可以直接汇报朝廷,到时候由朝廷出面处置。一来可以震慑,二来也可以普法……”
沈留祯顿了顿,问道:“陛下觉得如何?”
皇帝乌雷继续走了起来,想了想爽利地回道:
“这倒是个办法,今日我就着人去办。
……对了,皇后听说谢元昨日救人受了伤,特意准备了点伤药,你一回儿带回去。她没有大碍吧,要不要让太医去看看?”
沈留祯笑着拱手道:“多谢陛下和皇后娘娘惦记,她没有什么大碍,今日臣来上朝的时候,她还在家里头晨练呢,精神很足,就是……不怎么搭理我。”
乌雷听闻,不由地笑了一下,揶揄地说:
“这我可帮不了你,你自己自求多福吧。”说着就迈步走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