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唏嘘地说道:“不过咱们这个校尉人还真是好啊,老子跟着人打仗也好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官,稀罕哪。”
“哎呦……你看你那点出息,说两句好听话给你听,你就觉得人好了?活该就是个给人卖命的。”人群中另外一个人翻了个白眼。
“龟儿子的……你不是卖命的?咱们半斤八两你嘲笑谁呢?!”先前的人不高兴了,眼见着就要动手。
黄伍长连忙伸了手拦在他们中间,说道:“莫要闹了,是不是真的好,以后慢慢就知道了,反正刚刚校尉跟我说,他是讲道理的,就事论事不对人,让我们有什么不平的就跟他说。
但是关键得服从管教,好好训练……你们了得吧?回去好好训练,龟儿子的,时运不济当了俘虏就算了,不能再让人瞧不起咱们兄弟伙!”
“了得了得……”一众人操着西南口音纷纷点头。
……
就这样吗,军营里头安稳了下来,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基础的训练,将这些新兵融入了营中日常操练的节奏之中,初步达到了令行禁止的地步。
谢元便下令拔营,往北边已经早走一个月的大部队赶去。
在此之前,谢元跑了一趟城里,找到了替她送信的那个老熟人,嘱咐他替自己跑一趟,通知镖局,若是再有信件来,留在北边的临江城便可,她会去取。
临江城是她家在的地方。
这件事情是早就计划好的,师父沈庆之已经允许她趁着部队调遣在路上的时候,既没有战事也没有险情。
她就可以单独离了队伍,快马加鞭的赶回家一趟,只要赶在大部队在目的地驻扎之前,赶回来就行。
她已经离开家快三年了……师父说过,这三年来对她来说,也许是忙的昏头转向,转眼便过,但是对于家里的父母而言,那是每一日都长的煎熬。
想到此处,她就忍不住觉得愧疚,觉得自己太过于不孝,害得父母担心。
可是……
谢元的丹凤眼一抬,望着前路的夕阳。心中矛盾,但也足够坚定……
她并不后悔离开家。
第151章 回家
而当谢元一路马不停蹄地往家赶的时候,沈留祯也坐着马车,走在回谢家的路上。
刘亲兵驾着车,一边赶路一边不解地问:
“这个时候,你往家跑什么?现在好不容易嫡皇孙笼络了几个得力的,围杀了宗爱那个太监,准备重整旗鼓,正是用人封官的时候……现在缺席,也太可惜了。”
沈留祯听闻,开了车门,往外头坐了坐,揣着手说道:
“哎……我前头那么大张旗鼓的跟宗爱同流合污,现在宗爱倒了,我留下来等着旁人跟我算账吗?”
刘亲兵说:“嗨……嫡皇孙不是知道吗,你那是卧底的奸细,不是真的投靠那个太监,合该是论功行赏才对,那就更不用跑了。”
“可关键是,嫡皇孙知道,但是其他人并不知道啊……现在不管是那些原先喜欢太子的汉臣,还是看不惯宗爱所做作为的鲜卑贵族,哪一边都不会待见跟着宗爱的人的。
尤其是我这种无权无势,不大不小的跟班,极容易被推出去泄愤。”
他望着空气长叹了一声:
“现在正值嫡皇孙是否能得人心,登基的关键时期,就别让他因为我跟人扯皮了,与他与我,都没有好处。”
刘亲兵听了之后,终于懂了。手中挥舞着马鞭子催着马,沉默着又走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不是我说……你挺适合当细作的。虽然说沈将军人情达练,但是他不识字,心思通透爽快。我是没想到,他能生出你这样的儿子来。”
沈留祯斜着眼睛不满地朝着刘亲兵的背影飞了个眼白,调皮的撅了撅嘴说:
“我也没有想到,我会有这么个爹……”
他说到此处,眼神晃了晃,突然问道:“哎……你说,我是不是随我娘了,我娘什么样?她也喜欢看书吗?”
刘亲兵“嗨”了一声,说道:“这我哪儿知道,我跟着将军的时候,夫人就已经过世了。不过听将军说过,你娘是他在村子里头一无所有时娶的,人朴实漂亮贤惠,性子很讨喜。想来应该跟将军一样,认不得几个字,更谈不上喜欢看书了。”
沈留祯听闻,眼睛望着虚空处,不由地想象着那个从未谋面的娘亲是什么模样。
可是想着想着,一个漂亮农妇的模样,就渐渐变成了谢夫人的脸。
谢夫人——他的师娘,是从小到大,唯一一个让他觉得像是亲娘的人。
他想到这里,不由地催促:“还有多久能到啊,这也太慢了。”
“这已经够快了!”刘亲兵不满地说道,“你也不怕把你的肺腑给颠碎了,嫌弃慢,骑马多好啊?”
“不骑不骑……能躺着绝不坐着,这么远,谁要受那个罪。”说着就关了车门,转身又爬到了马车里头的软垫子上。
……
此时谢元已经到了南朝与北朝的边境线上。
如今的临江城,虽然还有她的家,她的亲人,但是实实在在是敌人的地盘。
她不能再骑着军马,一身戎装的往那边儿去。
于是只能找了当地的驿站,换了匹普通的马,又换了身衣服,将腰牌还有衣服全寄存在了驿站之中。
当然,普通江湖人的衣服里头照样穿了层木甲,掩盖着自己女郎的身份。
然后就越过了边境线,往临江城而去。
她一路上都没有怎么歇过气,但是当她看见河边那所别苑的院墙之时,小时候的记忆与眼前的景象重合,突然生出了些近乡情怯的情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