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吧,沈留祯说的是对的。”谢元下了定论。
关义飞终于不再犹豫,带着那些孩子,贴着墙壁,绕过了地上周秃子的尸体,打开门一个挨着一个出去了。
一个小童路过门口的时候,仰着脸含着眼泪问谢元:“谢哥哥,我害怕,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谢元抿了抿唇,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压在腰间佩剑上的手松了,摸了摸他的脑袋说:“我在后头保护你们,先去吧。”
关义飞他们战战兢兢地伙在了出去的难民中往前,很快就看不见背影了。
谢元、沈留祯和三个亲兵,也赶紧出了门,往更深处去,换了个空房子躲了起来。
门关上以后。沈留祯因为太过害怕,而且体力不好,靠在墙壁上直喘气。
刘亲兵胳膊上中了一箭,流了那么多的血,都没有他喘的厉害。
谢元有些无语,说:“还记不记得师父说过,你偷懒不练跑步,若是打起仗来跑都跑不脱。你当时说的什么?”
沈留祯又喘了两口,说:“我说我到时候就跑得动了……”他擦了擦头上的汗,“其实我主要是害怕,不是累的。”
谢元以自身经验之谈,讥讽他说:“你若是平时多练一练,长点本事,现在也不至于害怕成这样。”
谢元扒在门缝上看着外头,用丹凤眼白了他一眼。
害怕么?
害怕……
尤其是沈留祯想象力丰富,一想到自己可能被置于两军阵前,然后被他爹大义灭亲,一挥手就被弓箭雨射成筛子的场景,他就胆寒。
真是胆寒,寒冷的寒。
沈留祯看了眼谢元,见她依旧是一副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模样,于是出声问:
“你不害怕吗?……咱们两个才十一岁,不对,今日是你的生辰,我还没到十一岁。一会儿要是被他们抓到了,你很有可能先死,我得被带到我爹跟前再死……”
谢元的丹凤眼因为门缝的光照得发白,她皱了皱眉头,本来就有威势的眉眼立马凌厉了起来,斜眼瞪着他。尤显稚嫩的声音压低了,说:
“你知不知道你这叫大敌当前扰乱军心,要是在军中是要被砍头的?”
沈留祯心下一凛,只觉得谢元现在的模样十分可怕……当然他也心虚,随即可怜巴巴地说:
“阿元……我,我这不是害怕么,随意开个玩笑给自己壮壮胆。”
“哼。”谢元嫌弃地白了他一眼。
第57章 哪里有青山?
沈留祯直了直身子站稳了,思虑了一会儿说:
“我爹他们在前线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景……张郭投降,北夷人长驱直入过了边境直奔这里而来。而且他们还很从容,不慌不忙地,看样子是在等后头的步兵呢。”
他说着皱了皱眉,压住了心里那份对他爹的担心,说:“若不是被缠住了,就是被全歼了。若是这般,转机在哪里?”
谢元抬头看了看另外趴在窗户旁边,观察外头的刘亲兵,说:
“刘大哥,我记得临江城守城的士兵有两千,依靠着城墙的优势,应该能挡一天吧?”
“哪里还有两千,前段时间前线吃紧,都能调过去的都调过去了,现在城里头顶多有六百伤兵和一百守城士兵、两百多个衙役。也就是他们没有开始攻城,一会儿一攻城准露馅儿。”
谢元和沈留祯听闻,深深地对视了一眼,沉默了……
……
……
而在城中,坐在衙门中的谢昀听了从前线跑回来士兵的汇报,脸色惨白。
张郭突然投敌,前线本来就岌岌可危局势瞬间崩盘,现在连沈庆之他们都凶多吉少。
而因为前一段时间前线紧张,已经将整个郡中能调走的士兵全调上了前线……附近几座城已经没有援兵可用。
如今能等什么?等着一场惨烈的赴死吗?
已经感觉到末日将临的谢昀,痛极之余,不由地破口大骂:
“南朝朝廷实数没有自知之明!一群酒囊饭袋般吃出来的胖子,偏要觉得自己是个力能扛鼎的大力士!!”
他怒极,红了眼眶,仰着脸苍茫无助地喊道:“老天爷这是要亡我谢氏一族啊!”
大堂中的衙役们听了无不悲怆。
其中不乏是谢昀这几年培养起来的心腹,其中一人说道:
“郡守,趁着他们大军还没到,城门口兵力空虚,我们带着人拼杀出去,护送你从西城门逃走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谢昀看着他,双眼含泪,颓然地说:“谢谢你的好意,可是……哪里还有青山?”
那衙役一愣,想了想说道:“郡守是舍不得家眷?……可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若是郡守能逃脱生天,谢氏一族,便不会亡。”
谢昀更加凄惨的笑了,眼睛中的泪光闪烁,说:“你们不懂,谢氏一族荣耀,所依靠的青山,不是这点血脉。而是那些老掉牙的典籍书册。若是没了它们,姓谢又如何?什么也不是……”
衙役们都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但是一想便通了。
所谓世家大族,不就是因为比旁个学识渊博,才能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族人任职做官,受人尊敬吗?
只是时间长了,人们只记得他们姓氏尊贵,却渐渐忘了他们因为什么而尊贵。
此时外头急急忙忙地跑来了个衙役,禀报说:
“郡守,您家的小郎君和沈家的好像都被堵在了难民营里头,北夷人正在找他们呢!”
“什么?!”谢昀猛地站了起来,心胆俱裂。
……
……
谢元和沈留祯两个使劲窝在墙角处缩着手脚,沈留祯狠狠地扒着谢元的胳膊,惊恐地看着屋顶上头簌簌往下掉的茅草和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