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之上一片诡异的平静,凤绝就高坐于上冷眼看着,不制止也不说话。
一片宁静中尘王开口了,板着一张脸说道:“国公误会了,本王没打算不守承诺。”
一旁站着的凤回已经不敢去看宁国公那张脸了,这弟弟生来就是讨债的吧?
是,你是长得好看脸也漂亮,可是大家都是男人,你顶着一张好看的死人脸也依旧是死人脸啊。
尘弟啊,你这真的不是往死里得罪宁国公吗?
这下不仅宁国公脸色难看了,就连站在武将堆里的昌盛将军脸色也灰暗了起来。
居然还想着娶别人?
看来,是力度不够啊。
就在大家以为宁国公会暴怒的时候,宁国公却深吸了一口气,一脸平静的看着凤尘,面目……和蔼的说道:“尘王的意思是两个都要娶?”
秀王暗道不好,一把拉过凤尘一边抢答道:“娶的自然是无双郡主……”
就算还有那什么古嫆心,侧妃算不上是娶吧?
完全无视兄长一番良苦用心的凤尘本着做人要诚实的态度,一本正经的说道:“老国公实在对不住,我不想失去……所以……”
他实在是不想失去可以日日夜夜面对露华的机会,同时内心深处又告诉他宁千雪也要抓在手中。
宁国公抿了抿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也听说了那什么古茂盛的女儿长得简直就是露华的翻版,可是……
露华怎么办?
那孩子内心得多煎熬多伤心?从来只听过比不上正品的冒牌货,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正牌的居然比不上冒牌货。
也不知道是冒牌的太真了,还是……看的人眼瞎呢?
晃晃悠悠的宁国公忽然猛地将手中的笏朝凤尘的脸上砸了过去,怒喝道:“凤尘,我宁封还特么没死呢!”
五年前是他不知道让那孩子吃了那么多的苦,如今居然还在他眼皮子底下欺辱露华,真是该死。
第一次,宁国公对着凤尘露出了痛恨的表情。
连他这个局外人都这么愤怒痛苦,露华丫头心中的苦与痛,可想而知了。
“尘弟。”凤回眼睁睁的看
着象牙做的笏砸到凤尘的额头上,然后沾满鲜红的颜色掉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整个金殿,安静极了。
凤尘一动不动,任由鲜血模糊了右眼,看着宁国公痛恨的眼神,忽然感觉到自己真的很混蛋。
可是说他自私也好,多情也罢,他是真的不知道在宁千雪和古嫆心之间如何抉择。
所以,这一下他没有躲,这是他该受的。
“宁国公,适可而止!”看到自己最愧疚的弟弟满脸的鲜血,凤绝的语气中也含着怒气。
整个朝堂上,没有人敢插话。
所有人噤若寒蝉,恨不得现在拔腿就跑。
“适可而止?你们欺负我家丫头的时候怎么不知道适可而止?”想起一身病骨,再不见笑颜的露华,宁国公就红了双眼。
“我家丫头可做错了什么?先是你家小子在城门口逼迫,后又设计那么一条毒计想要毁了我家丫头,明明是无辜之人却被你儿子逼得名声尽毁。”
宁国公先是对着秀王下首的楚王一顿喷,紧接着户部尚书公孙曲等为难过宁千雪的全都被宁国公引经据典的一顿好骂。
最后目光又移回凤尘处,凤尘也不包扎就一副等着被自己骂的样子,让宁国公更为痛心。
“凤尘,算老夫求你,若是还想要别的女子,就放过千雪吧。哪怕毁了承诺也好,宁国公府养她一辈子也可以……”
总好过亲眼看着你和别的女子恩恩**,日日焚心蚀骨。
凤尘脑海中不断的闪现着宁千雪的冰冷的眼神还有阿蓉看不清的背影,双手缓缓握紧,闭了闭眼还是冷声说道:“本王说过,会对无双郡主负责的。”
“可是这句会负责,你不仅仅对千雪说过!”宁国公苍老的眸子里满是疲惫。
凤回看着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也十分无奈,向来和煦的脸上也布满愁容,试探着劝道:“老国公,尘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您还不清楚吗?无双郡主嫁过去不会吃亏的。”
虽然现在闹得很难看,但凤尘不是个渣男。
“不会吃亏?那现在是什么?”
楚王见状也开口劝道:“老国公何必如此咄
咄逼人?何不退一步……”
在楚王看来这真的不是啥大事,虽说宁国公府的姑娘比较金贵,京都也有共识娶了宁国公府的姑娘就要一心一意。
可是尘王不一样啊,尘王可是手握重兵权势赫赫的一代战神,同时看上两个女子真的不算什么。
闹到朝堂上来,还闹得不可开交,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老夫咄咄逼人?难不成任人作践我孙女?”宁国公仿佛累极了,缓缓后退几步有些悲凉的说道,“那是老夫唯一的孙女啊。”
众人不由想起早逝的宁国公的儿子儿媳,不由可怜一把,这么疼惜孙女也是有原因的。
宁国公忽然睁开双眼,犀利的目光扫视全场最后落到龙椅之上高高在上的男子,说道:“老夫宁肯赔上宁国公府百年荣光,也定不会委屈了自己的孙女!”
一语出,全殿静!
众臣皆惊,包括一直沉默不语的凤绝。
“国公的意思是,哪怕朕下旨赐婚,也要抗旨不遵了?”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宁千雪,就能让宁国公这个老狐狸这般重视。
“除非老夫死了,否则没人能强迫千雪。”宁国公冷硬依旧,弓了弓身子说道,“老臣年纪大了,实在太累了,还请皇上允臣先行退朝。”
反正已经让皇上不悦了,宁国公也不在乎再多得罪一点了。
凤绝看了看一脸执拗的弟弟,又环视了下面御史堆里绝大部分对宁国公露出关切的脸,说道:“老国公既然累了,就先回府休息吧。”
看来想要赐婚是不可能的了,就这群嘴比刀锋还扎人的御史们,大多数都是宁国公年轻时的门生,得罪了宁国公那耳根子就别想清净了。
待宁国公走后一个个御史一个接一个的弹劾尘王,理由是“始乱终弃”,还有顺便弹劾昌盛将军的,名头是“教女不严”。
御史们的职业就是弹劾,一年到头不弹劾倒一两个大员,那就是业绩不突出哇。
弹劾的品阶越高,越说明他们不畏权贵,敢于直言!
瞧瞧,这品质多高啊。
在一片兵荒马乱上,凤绝冷着脸结束了早朝。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