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真是七八岁那次南国旅游,第一次跟着爸妈他们,见到别人诡异的葬礼?”二老的话让我陷入不小的沉思,脑子里,仿佛电影回放似的画面一个接一个被翻找出来。
一小时后,这几天忙着处理内外问题的我,终于找到一个画面,一个尘封许久、和何友仁有关的画面。
原来,早在比十三年的那个雨夜更早之前,我们两人还真的凑巧见过面。
或者说的准确点,应该是半面。
十三年前,我和三人组初次相逢,开启后续十多年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种种不可描述的、匪夷所思的探险经历。
但我真正首次遭遇诡异的事件,却并不是从平安巷红绣鞋算起。
那得从二十年前那次南下开头说。
二十年前,我正好七岁多,是个稍微懂事,但也不算太懂事的年纪。
正如之前章节所说,那时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除了沿海城市比较富裕之外,内地多数的城市都没有发展太快,完全不是如今高铁发达,机场座座的大格局。同时,也是我们一家三口,刚被三叔公杜国义,族长杜万年以及玲珑婆子驱逐出去没多久的时候。
我们一家相依为命,四处流浪,今天住在绵阳郊区的农场,明天去蹭成都北边新堂某个远房亲戚家的库房。
日子过得非常艰辛,恨不能一分钱当做一块钱来花。
说句不怕丢人的话,那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仿佛是没了老妈的林黛玉,被迫寄宿别人家,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稍不注意就会得罪人,连忙赔礼道歉,然后自觉地搬走,到下一家熬两三天。
这比喻算是好的。
这期间,我们最难受的时候,是连亲戚都不待见,嘲讽我父母没有本事,也不会做人,做事不行,做人更不行,才会沦落至此。
一家三口连林黛玉都做不成,只能变成刘姥姥,强行厚着脸皮,故意洗干净衣裳,装的有点门面,然后去肯赊账的小卖部那里弄点吃的回来。
为了避免同一家小卖部老板不爽,二老轮流出动,第三天就换我
。
等到我都被老板熟悉,我们便尽量还上一些,接着,对那老板好话说尽,才又能继续赊账。
这日子,苦到没边!
但很快,随着我爸找到一个老朋友,求他预租一家年画门面后,我们一家的生活终于渐渐有了起色。
白天,我爸妈出门,一人一个木箱子,四处兜售年画。
我一人在家,不是帮忙做家务,就是做完作业后,有空就去街上捡点矿泉水瓶子,可乐罐头瓶子,贴补家用。
等到晚上,爸妈回来,怕影响我休息,故意等我睡下,才打开窗户,借着窄宽巷子隔壁家的电灯光,熬夜磨颜料,画年画。
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和后来纠缠一生的筱筱认识的。
某天,她家也要用年画,一时着急,工厂里也不方便随时生产,就来这里找我爸妈。
当时一见,我就被她的清纯可爱迷住。
但绝没有想到这女孩此后会成为我一生的心痛。
此外,九叔,老顾等人,也是那段时间慢慢打交道,熟络起来。
有了杜家年画的销路,我们一家子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
虽然谈不上富裕,天天可以吃肉,随时想买就买新衣服新鞋子,也不敢奢望买房,为我将来娶儿媳妇做准备什么的,但在九七年那回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之时,别家过度消费的人,不少都破产,落入尴尬境地,而我家却因开源节流,省吃俭用,熬了过去。
再之后,就不是爸妈厚着脸皮,蹭亲戚朋友的住处,食物,而是他们大手大脚惯了,加上懒惰不上进,没了存款,却有许多欠款,只得反过来,求我们一家接济。
对此,我很不爽,本不想开门招待他们。
但爸妈多次强调,做人不能忘本,人家当年接济过我们,虽说态度比较那啥,但也算是恩情,必须回报。
我不情不愿,但也只能和他们一起,招呼着早已今非昔比的亲戚们。
慢慢地,也受到爸妈这方面的性格影响。
等到我快八岁,爸妈更加“出格”,两人竟然想找个好地方给我庆祝生活日,头一次破费不少钱,买了三张南下的火车
票。
要知道,那时候的火车非常拥挤,但却是年轻人最向往,乘坐之后最有吹牛资本的交通规矩。
我们一家收拾好行李,转车几十公里后,在一堆肆意从旁边车门,车窗挤进去的暴力乘客面前,却也丝毫不弱。
一番辛苦上车后,又熬过几天几夜的闷热环境,终于抵达他们所说的旅游胜地,这次庆祝生日的地方。
可下车后,我马上就失望。
因为那地方不是想象中的南国第一大城市广州,也不是迅速崛起的深圳,深圳,连东莞,汕头,汕尾等等次一级的都不是。
却是一个看起来风景很好,空气清新,但却和城市二字毫无关联的破地方。
那是个穷乡僻壤。
也是后来我再去时,被何兴算计的何家村!
爸妈见我不开心,几句安慰也不管用,只得给我塞几颗糖,让我尽量满足一下。接着,两人带我参加一场诡异的葬礼,在葬礼上,我和何友仁发生了所谓的一面之缘。
那时候,何家村比后来繁华多了,是南国数一数二的方士世家,每年都有万千人找他们帮忙,收入不菲,堪称一个小规模的豪门。
可他们的葬礼却很简陋。
死的人据说说何友仁的爷爷,照理说,最少也该走一趟基本的流程,请和尚念经,开路,做到场,请唢呐队吹弹什么的,可何家村的人很奇葩,什么场面都没有,却将他爷爷的尸体丢进一个化粪池。
站在爸妈身边的我,被这一幕吓呆,也没有机会多看几眼。
更没有看清楚,当时率先推自己爷爷尸体下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何友仁!
否则的话,说什么都会对姓何的提高警惕的。
就因为这点阴差阳错,我和何友仁没有过多深入的交流,而等到十几二十年后,他找我爸妈帮忙后出事,他弟弟何兴算计报复我们,那又是另一段说不清、扯不断的恩怨故事。
今天想起这些往事,也让我浑身一颤,有种说不出的惊悚感觉。
仿佛死去多年的何友仁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再度浮现。
这也让我对当年爸妈帮他的事,更是好奇!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