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马车晃悠悠地停下来,宋瑾淮帮她理好衣服,带她下了马车。
他们站在一个大院门口,听到里面有孩子嬉戏的声音。
程子衣侍卫上前敲门,没过多久一个有些驼背的老爷爷打开了院门,看着他们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连忙给宋瑾淮行礼,“大公子!”
当老者看到被宋瑾淮护着的林宛白时,犹豫一下小心翼翼地喊道,“夫人。”
林宛白知道他误会了,刚要开口解释,宋瑾淮便半拥着她往里走,“进去罢。”
老者欣喜地“哎”了一声,立马在前面带路,林宛白来不及解释,就被他带着走了进去。
一踏进院中,就看到好多年幼的孩子蹲在井旁,一边洗菜择菜,一边嬉闹。
见到他们这一行人进来,和老者一样眼里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放下手中的活计,跑了过来,也不敢靠近,只远远的站着行礼,“大公子。”
几个孩子看着年龄也不大,只七八岁的样子,动作却恭敬板正,看着就惹人怜爱。
厨房里正在做饭的几个婆子,也赶忙出来给宋瑾淮行礼问安。
后面的房屋里传来阵阵读书声,干净悦耳,林宛白打量了一圈,挺宋瑾淮正在询问他们衣食住行。
回话的孩子脸上红通通的,很是激动,声音却十分响亮,“我们虽年幼,可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读完书帮着婆婆们做饭,再帮哥哥们下田种地。如此一来,就可以省下许多买粮买菜的银子,可以多买好些纸张呢!”
他们嘴里的哥哥,不是亲哥哥,而是正在读书还未下课的人。
宋瑾淮轻声赞扬了几句,那些孩子们高兴地不行,连连说着好些童言童语,看着就让人欢乐。
等婆子们做好饭,那些稍大一些十几岁的孩子们下课后,争先恐后的跑了出来,都不远不近的围着宋瑾淮行礼请安,随后几位教书先生也走了过来,邀请他们一同吃饭。
因为有林宛白这个女客在,他们便在正屋开了两张桌子,宋瑾淮和林宛白坐上首的桌子前吃饭,程子衣侍卫和几个教书先生坐在另一张大桌子前。
饭后,林宛白不打扰他们聊天,独自在院中转了转。这是一个书院,虽然不怎么大,里面的孩子却也不少。房屋规划的非常好,后面还有孩子们居住的地方。
年长的孩子已经知道避嫌,只是羞涩地偷看几眼,年幼的孩子虽然也知道,却难免有些好奇,尤其是跟着宋瑾淮一同前来的人,他们对宋家人有着天然的好感。
有一个顽皮的男孩偷偷摸摸的靠近她,一见林宛白看过来,呲着小嘴对她笑。
林宛白突然想起了林浩辉眼睛酸涩,对这男孩温柔地笑了笑,蹲下身来,“你叫什么呀?”
男孩本就胆大,不然也不会偷偷靠过来,他睁着明亮的眼睛,笑起来整个人都在发光,“阿娘,我叫常乐。”
林宛白笑容一顿,有些不知所措地道,“你……叫我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