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应付
顾凯夕笑了笑,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听说民工集团最近已经整合了,你是不是也算股东之一?”
“嗯。”安瑟斯点了点头,“股份不多。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就是我们经常去的那家餐厅好了。”顾凯夕笑着说。
果然,安瑟斯一顿,微微勾起唇来,心中愈发肯定顾凯夕和商决的关系非同一般:“那家餐厅去了太多次了,我带你去一家新的。”
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他和商决的口味大不相同。商决不注重口腹之欲,饭菜能吃就行,但是他比较喜欢西餐。
而安瑟斯每顿都吹毛求疵,从来不会在食物上委屈自己。
“这里竟然有一家餐厅?我以前都没注意到。”
下了车,顾凯夕看着面前小小的牌匾和简陋的环境感觉到有些惊奇:“你是怎么发现这里的?”
“我小的时候曾经来过几次,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在开着。”安瑟斯说,“时间真是件神奇的事,也能改变许多也能保留许多。”
“是啊。”顾凯夕敏感的注意到他的话变多了。这个人和商决长得那么像,应该是有亲戚关系的吧。不管不管真相是什么,他现在都不能打草惊蛇。
顾纯熙的长相清纯可爱,一双眼睛看起来就藏不住任何事,半点心计也没有。
她不是一个喜欢钻营的人,可是已经长到这么大了,很多事情即使她不说出来,心里也是明白的。这张却有欺骗性的脸,给她带来过很多好处。
比如她第一次摘得影后桂冠的电影,也是因为她和女主角的形象太过贴合,导演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她。
再比如这次,安瑟斯从头到尾也没把顾凯夕放在眼里。因为他觉得顾凯夕不值得他耗费心力,稍微一试,他就能得到他想得到的消息。所以对顾凯夕才没有防备,轻易的被骗了过去。
在他看来,顾凯夕和商决就算关心暧昧,可能也说不上多熟悉。毕竟商决全世界的飞,真正能留给他们两个选手的时间并不多。
如果商决真的和他频繁见面的话,他之前派去调查的人不可能查不到。
“这些都是特色菜吗?我以前没见你吃过。”点过餐后,顾凯夕问,“点这么多,我们吃得完吗”
她的表情充满了疑惑,安瑟斯想笑但是又克制住了:“只是好久没吃到这些了而已,都想尝一尝。靠前来之前你不是说要把所有的菜都点一遍么?就当做我没帮你买到胸针的赔礼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顾凯夕就是觉得面前这个人正在撩她。语气暧昧,就连口中说出的话好像也在暗示什么。
顾凯夕只有过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对男女之间的感情也不太懂。但是她演过很多戏,看过很多剧本,所以多少能了解到一些。
这个人好像很懂啊!
顾凯夕笑了笑,假说没听明白:“我只是开玩笑说的,你怎么还当真了?”
“你的话我什么时候不当真了?”安瑟斯说,他还在试探顾凯夕和商决的关系。
“是啊,你一直都很照顾我。”顾凯夕说,“说起来我好像一直都没有好好感谢过你,我知道你对我好是出于和我姐夫的朋友之情,如果……”
“不是。”安瑟斯否认了,“我都为你好,是因为我愿意这么做。”
他这话说的不假,即使商决和嬴极关系不错,在嬴极没有主动要求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去照顾顾凯夕呢?
就算因为生意往来,嬴极和他提了。他最多也就是知会下面的人一声,犯不着亲自跑去剧组给顾凯夕撑腰。
说完了就是在商决心里,顾凯夕和任何女人都有所不同,只是他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看顾凯夕的样子也不像是对商决完全没有感觉,那她现在是不是正在坚持的试探商决的态度呢?毕竟东方的女孩子脸皮很薄,很少会主动追求男人。
不知怎么,安瑟斯竟然有些羡慕起商决来。
“……”顾凯夕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才好,她现在算是确定了,这个人真的在撩她。
商决如果能说出这种话来,估计只有在求婚的时候吧。
打住,现在是什么情况,她怎么还在想求婚不求婚的呢?她和商决只是朋友关系啊,虽然她并不想成为朋友关系,但好歹近水楼台先得月,她还是有机会的。
但是,但是面前做的这个人根本不是商决啊。
虽然有一样的脸一样的声音,他也在尽力模仿商决的语气了,可冒牌货就是冒牌货,打电话的时候他就听出来了。
顾凯夕没有任何一刻比现在更清楚,她心里喜欢的那个人是沉默寡言的商决,而不是面前这个和商决长着一样的脸,却油嘴滑舌的家伙。
这么一想,顾凯夕变得轻松起来:“那真是我的荣幸了。”
安瑟斯微微皱起了眉,感觉事情有些脱离了他的预料,难道是他猜错了?顾凯夕对商决根本没有那个意思?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顾凯夕只是害羞而已。
“我说的话是真的。”安瑟斯说,“或许是因为我还表达得不够明确。我……”
“商先生!”顾凯夕猛地开口打断他,“有什么话我们可以等吃完饭再说吗?”
安瑟斯愣了一下,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是那双漆黑的眼睛里已经闪烁起了兴味的光芒:“好。”
菜一道一道上齐了,出乎意料的是,这家餐厅虽然很小,单身味道绝对是一等一的。
顾凯夕除了最除有些惊喜之外,完全心不在焉。按照刚才的剧本,这个人应该打算和她表白了吧?
她不能答应,可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又不能不答应。万一这个人恼羞成怒,对他不利怎么办?保镖们都在门外,顾凯夕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只能用一个拖字诀。
一顿饭能吃多久呢?顾凯夕只是想要一个缓冲而已。
终于,在她放下刀叉的时候,她终于想好了该怎么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