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四爷有请
陵南铮笑了笑:“爸爸也是这么说的。”
顾纯熙感觉陵南铮说话有点奇怪,有说不上来哪里奇怪。出于女人的直觉,她按捺住心里奇怪的想法,问:“你妈妈是怎么……抱歉,我就是随口一问,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不用回答的。”
陵南铮笑容没变,似乎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没什么不方便的,妈妈怀我的时候出了车祸,当时情况危机,神奇的是妈妈活下来了,而且我也保住了。”
顾纯熙可没忘记陵南铮之前说的,他妈妈不愿意醒是因为不原谅他的父亲,只这一句话里就包含了太多爱恨情仇。
顾纯熙忽然觉得世界上像她这样的人不少,她和陵南铮都是这样,因为上一辈的恩怨受罪。
但是陵南铮比她幸运很多吧,就算他的母亲成了植物人,但是他的父亲一定对他爱若珍宝,因为他是他妈妈留下的爱情结晶。
但是她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推翻了。
“我比爸爸更希望妈妈醒过来,因为爸爸从来都不看我一眼,如果不是每次我去看妈妈的时候她心率加快了,在爸爸眼里,我没有任何用处。”陵南铮还是在笑,但是语气已经黯然了下来,他看着顾纯熙明显惊愕的双眼说,“姐姐,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意思是妈妈的附属品,爸爸根本不爱我,他觉得我跟多余,甚至觉得如果当初妈妈没有怀孕,说不定不会变成植物人。”
“这怎么能怪你呢?”顾纯熙皱着眉,语气里是连她自己都没发现的心疼,“你才十几岁,不应该承担这些的。”
她根本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个少年承担着他的年龄不应该承受的东西。
陵南铮现在已经十七岁了,但是他小的时候,心思最脆弱的时候,被父亲忽视责怪的他或者什么样的生活呢?
“其实还好啦,姐姐。”陵南铮笑了,真诚地说。“我哥哥和小叔对我都很好,其实如果没有他们的话,我可能会责怪妈妈。但是我知道,妈妈也很不容易。”
陵南铮眼中闪烁着顾纯熙看不懂的光芒,有一瞬间她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陵南铮这些话就是对她说的。
这怎么可能呢?
顾纯熙只是觉得陵南铮这么好的孩子,为什么会被父亲忽视呢?
“阿铮,会好起来的。”顾纯熙知道自己的安慰微不足道,她只是心疼这个少年而已。
“姐姐,我哥哥也叫我阿铮。”陵南铮瞳孔微微放大,他知道,这声“阿铮”代表了顾纯熙终于认可了他:“我一直希望我能有个亲姐姐,你之前说过我可以帮当成我的亲姐姐,还算数吗?”
“算数,一直都算数。”顾纯熙笑着说,这个少年太让人心疼了,而且让她有一种很奇异的亲近感。
“太好了。”陵南铮语气里还是有淡淡的忧伤,还是开心也很明显。
他笑的时候眼睛很亮,像阳光一瞬间撒满了心房。
顾纯熙沉静下来,温柔地笑了:“我还有两张演出的票,回头给你送过去,如果你方便的话可以去看看。”
“我一定会去的!”陵南铮坚定地说。
“那……这周末你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去家里吃个饭。”顾纯熙笑着说,“正好可以见见你姐夫。”
陵南铮僵了一下,但是他掩饰地很好,一瞬间就反映了过来:“等年后吧,我最近正在忙着学校的事呢。”
“是啊,你现在还在上学呢。”顾纯熙也想到这个,“去哪所学校啊?需要帮忙吗?”
她已经认可了陵南铮,就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在烟城一中读高三,正在转学籍。”陵南铮说,事实上他的学籍都是假的,甚至名字都是假的。为了来内陆他没少做准备,陵南铮是陵南家族的少爷,南铮的家境也很优渥,但是初中三年去了美国,高中回来回来过时间又去了国外,现在就读于烟城一中。
这两个身份都是真的,如果去学校查的话,甚至可以查到南铮高二的时候因为逃课被请了家长。后来因为家里原因来了烟城。
其实他刷了一个手段,他把自己的家境和顾纯熙说了,一方面引起她的同情,另一方面就是在减少顾纯熙对陵南家的敌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顾纯熙知道他这么可怜,就不会再多问关于他家庭的事了。
只不过他没想到顾纯熙竟然会邀请她去家里吃饭,如果她的丈夫不是嬴极的话,陵南铮很乐意去。但是嬴极这个人太让他忌惮了,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他好不容易让顾纯熙放下心防,认了他这个弟弟,要是嬴极直接把他的身份揭露出来,顾纯熙现在所有的好感都可能变成厌恶。
他不敢冒这个险!
“不用,学籍已经差不多了,我下周就要去学校抱到了。”陵南铮说,“我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要好好学习了。”
“嗯……那你好好加油吧。”顾纯熙对高考也没有什么经验,只听说过国内的高考竞争激烈,每年都有几百万考生,“你刚从国外回来,能适应国内的考试吗?需不需要补习之类的?”
陵南铮又蔫了:“我哥给我找了六个老师,每一科都要补课。”这就是他来内陆的代价,这是陵南铮看顾纯熙的眼神就有些幽怨了,姐姐,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会来内陆呢。
时间差不多了,顾纯熙和陵南铮告别回了华爱:“改天再见。”
“姐姐再见。”陵南铮笑了一下,看着顾纯熙在收银台结了账,觉得今天中午的进展真不错。
他默默地喝完了咖啡,刚要起身,身边忽然站了一个面容冷冽的男人:“陵南少爷,四爷有请。”
陵南铮看着这个人,他是冷溶,嬴极的得力助手。来内陆之前,他已经调查过嬴极身边的人了。
他笑了笑,很淡然地起身:“荣幸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