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药擂
叶凌秋还是一个不出名的年轻医生,所学的科目以西医为多,中医只有药理学一门课程,老中医一般都有擅长的领域,比如针灸、推拿、治疗风湿病等等,而且他们的擅长都是在国内首屈一指的人物,并不是“略懂一二”那么简单。
方铭祖和李贤翰的心里浮现出一句话:“这个年轻人为了出名气,真是不要脸了,我们被你打败了,回头就买块豆腐把自己撞死得了。”
压了压心里的怒气,这还是看在楚为民和楚东征的面子上,方铭祖问道:“你想挑战谁?”
“你们所有的人。”
“真是狂妄,不自量力。”方铭祖和李贤翰气得拂袖而去。
他们确定叶凌秋一定是疯了,自古以来,就从来没有任何人敢挑战整个中医界,哪怕是风湿病一种疾病,就有几十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哪怕攻破了风湿病一种,足以在中医界占据一席之地,被人称作一声“大师”。
中医界包含了多少明医能手?
恐怕无法统计出来,民间隐匿的老大夫都有几手绝活儿。
要挑战整个的中医界,那就是神。
必须要做到百病能治的地步。
想一想,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哪怕活了二百年的老中医,也不敢说自己包治百病。
叶凌秋才不到三十岁,拿到医生执照才几年?治好了几位病人?
方铭祖等人走了之后,叶凌秋对楚昭说道:“你去找一找参会者的名单,最好把他们的资料找到,我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嗯!我看你挺会吹牛皮的。”楚昭皱了皱小鼻子。
“哈哈哈……咱们刚刚认识的时候,你就是这么说我的。”叶凌秋终于有了笑脸,对于可爱的楚昭,他始终无法做到冷面相对。
这个女朋友蛮可爱的。
楚昭找到酒店里的执勤武警的领导,由于会议的规格相当高,酒店经理也不知道具体的名单,他们的服务员只看胸卡辨认是不是来开会的嘉宾。
最后给周良打电话,才算拿到了名单和每个中医大师的资料。
楚昭找资料的时间还没有叶凌秋翻阅的速度快,叶凌秋几乎一目十行就看完了所有的资料。
楚昭的神识也非常强大,知道叶凌秋这阅读速度不是糊弄人的,而是真的一字不落看进去了。
然后,叶凌秋静坐冥想,很快就有了对策。
叶凌秋的挑战,当天晚上就在酒店里传开了,不用说,一定是方铭祖和李贤翰两个人散布出去的,在参会者中间掀起轩然大波。
天刚亮,楚为民就给楚昭打电话说道:“昭昭啊!爷爷为你很担心。”
“怎么啦?”楚昭惊呼道。
“你的男朋友,是不是疯了?敢挑战整个中医界?他反正是不想做医生的了,无所谓名声地位,我们老楚家还得在中医界做事,我都觉得脸上无光啊!”
楚昭这才明白过来,没好气地说道:“爷爷您就放心吧,秋哥儿只能给您脸上增光,不会给您脸上抹黑的。”
“你不懂。”
“我比您更懂。”楚昭直接怼回去,哪怕对面是她的亲爷爷。
气得楚为民直接挂了电话,这种事讲不通,做出成绩才是硬道理。
不一会儿,楚东征、周舟、巍子山等人纷纷打来电话,而且指明了让叶凌秋接听,但是楚昭一律挡下,她很清楚叶凌秋的能力,肯定会做得非常完美,这种电话都是不放心而已,接不接无关大局。
原本计划是展开讨论的会议进程被叶凌秋打乱了,主持人楚东征宣布临时取消会议,下午才从马城本地找了病状差不多的两位患者来到酒店。
全国一百多位老中医的影响力十分巨大,这么说吧,如果有人得罪了这些老中医,恐怕连开一家药店的资格都会被封杀。
每一个老中医都有各自的圈子和学生,他们代表着国内一半左右的医学力量。
这就等于,叶凌秋跟国内一半的医学大师对抗,他那个小肩膀能肩负起那么沉重的担子吗?
由于患者是胃病,症状是长期痛疼,猜测可能是慢性胃炎。
今年六十六岁的席仲从事治疗肠胃病四十多年,被大家推选出来,跟叶凌秋第一个打擂台。
中医诊病一直是四种方法:“望、闻、问、切。”
席仲和叶凌秋的对决经过抽签决定诊治哪一位患者,选择患者不能让医生自由挑选。
席仲选择的是四十一岁的男性患者,叶凌秋选择了四十三岁的女性患者。
任何一个医生检查病症都离不开患者的性别、体重、身高、生活层次,这些特征不能决定病因,却能做参考,否则的话,病人不去医院,别人代替病人去做检查也可以了,事实上每一位医生必须把病人的信息做病因的参考数值。
叶凌秋接手的女性患者虽然是胃部痛疼,但是也要把妇科纳入诊断的范围内,比起男性患者,多了一些诊断的方向,比较复杂。
席仲接手患者之后,就开始诊断,他和叶凌秋之间隔着一个屋子,都有数十个同行在一旁观摩,并且有三台摄像机从多角度进行现场录制,这是为了防止不公平对决采取的措施。
叶凌秋也没采取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而是用法术观察患者的腹腔,这种法术名叫“通透术”,即使是隔着一道墙也能看清楚墙那边的景色。
由于他的境界太低,只能打开一个小范围的地方,跟修仙者对决的时候用处不大,检查凡人的病因没有什么阻碍。
看了一会儿,叶凌秋心里有数了,一句话都没问,直接开了药方,然后交给楚昭。
楚昭低头一看,漂亮的楷书写着:胃里有寄生虫,打虫即可痊愈。
下面是一个驱虫的药方,这个,楚昭就看不懂了,她对于中医药是外行。
席仲还在询问患者的症状,楚昭已经让服务员照方煎药了。
席仲的诊断为慢性胃炎,也开了药方,问题是,叶凌秋接手的患者治疗快,席仲的病人需要好多天的观察。
下午的时候,叶凌秋的患者吃药杀死了胃里的虫子,病情痊愈了。
裁判组最后给叶凌秋胜出的答案,席仲很不服气,裁判组列出三条叶凌秋的优势,第一个是检查快速准确,第二条是药方迅速有效,这一点,裁判组列出叶凌秋开药方里面多了一味八角枝的中草药,一般的驱虫药里面没有这一味,叶凌秋加了这味药之后,不但对患者无害,倒是有了更好的效果,因此,叶凌秋的医术显然是更高一筹,最后一点是,叶凌秋写的字好看。
当然了,这三点放在席仲的面前,席老中医非常的不服气,因为他接手的患者病情复杂,无法做到立刻见效的结果,只能说叶凌秋的运气好。
其实,叶凌秋不只是运气好,他的患者放在其他中医的面前很难被检查出来,纵然席仲很有行医经验,也做不到确诊,如果让西医检查,只有做胃镜才能发现胃里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