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刚好是面向院门。让叔伯们在本子上签了名字,就将工钱发了下去。
第一天上工的时候,安宁雪就让大家在本子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后她就按上工的天数在名字后面写正字,这会一目了然。
有花婶子这熟悉村里人的人在,夫妻俩一起上工的,只来了一个人领取,就让他在对应的表格上签上名字。安宁雪倒也放心一起把工钱发了。
陆陆续续的来人领取工钱,一直到快开饭的时候,才将工钱都发下去了。安宁雪拿着瘪下去的包回了楼上,躺在沙发上不愿意动了,累啊。都是王良给折腾的,晚上折腾了不算,大清早起来,又抱着她到空间折腾了一遍。他倒吃饱餍足了,自己可悲催了。
王良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就见自家妻子躺在沙发上,姣好的身段就暴露在眼前,咽了咽口水,将心中的邪火压了下去。才在旁边坐了下来。
“开饭了,起来吧。”
“嗯。”安宁雪伸出手,示意王良拉她起来。“张大娘说她会抱鸡仔。你说我们要不要拜托她帮忙抱一些?”
“是土鸡蛋孵的话,倒是可以。”王良站了身,将妻子从沙发上拉了起来。“这样养出来的土鸡才正宗呢。”
“那我找个机会问清楚。”安宁雪将衣服拉好,走在前面。
“好,快走吧,开饭了。”王良催她走快两步。
王良夫妻下来的时候,饭菜刚好摆上桌,招呼大家吃好,就找了个空位坐下吃饭。
★
午休后,王良让安宁雪在空间培育一些西红柿,豆角,苦瓜等爬蔓蔬菜的苗,他则开着货车回市里去了。前些日子拜托沈老联系的鱼苗场将鱼苗送到他店里了,中午的时候就来电话,让王良去运回来。
拜托别人帮忙,不好空着手去,水果箱刚好还有几个,安宁雪就让他装了两箱成熟的水蜜桃给沈老和欧老宋过去。
那鱼苗不到一厘米大小,黑压压的一片在桶里游啊游。按度娘提供的信息,王良只订了鲫鱼草鱼鲢鱼三种,空间里也有不少的鱼,所以每样订的都不多,只有五十来斤。装鱼的那种大桶,刚好一样装一桶。
将鱼苗的钱给了沈老,王良就拜托店里的小哥帮忙将鱼苗一起搬上车。待小哥离开后,他就上了车厢,将鱼苗搬入空间,倒入专门隔出来的泉水池中。
需要的菜苗,已经育好了,堆在货架下。安宁雪正在给刚种上的蔬菜浇水,抬头就见王良将鱼苗倒入泉水池中,就走了过去。
王良将鱼苗全都倒入泉水池后,跟安宁雪说了声他会顺路去接女儿放学,就拎着空了桶出了空间。
安宁雪蹲在池边,看着那小小的鱼苗,在池里欢快的游来游去,心中不由感叹生命的力量的伟大。
看了一小会,她将没浇水的菜地也给浇上水,就拿了几个水蜜桃出了空间。一会女儿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当点心吃。
啃掉了一个水蜜桃,安宁雪闲来无事,打算下楼去问问张大娘鸡苗的事情。
张大娘听安宁雪问是不是用土鸡蛋孵的,就让连连保证可以用土鸡蛋孵。将大概需要20天的时间,也一起告诉了她。
安宁雪想了想,就决定让她帮忙孵小鸡,至于数量就说能孵多少要多少,前提得是土鸡蛋孵出来的。
安宁雪预想就算整个村子里的土鸡蛋和母鸡都一起孵小鸡,最多就孵两百来个,这还是算多了的。村里谁家有土鸡蛋,都会高价卖给游客了,即便有估计也不会多。
游客到村里买东西只求土,可以说越土越好,市面上卖的鸡蛋,煮出来还真的是没有农村里的香。这大概就是喂饲料和稻谷的区别。
花婶子见时间还早,冰箱里的ròu也有那么多,就领着张大娘她们一起弄馅饼,弄好后,放冰箱里,明早拿出来解冻煎一下就可以了。
王良将车停在院门口,让安宁雪将孩子抱下车,就开车往地里去了。
将菜苗搬了下来,叫上木头叔和向阳叔一起将菜苗搬到田里,跟着大家一起将苗给种上。
待将苗全都补种上后,天又黑透了,借着月光浇了水,五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见他们回来,安宁雪让婶子们赶紧摆饭。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让他们先喝点水。
这么多地,只有五个人确实忙不过来,迟早都是要请人,干脆就提前了吧。自己早上下午都要接送孩子,周六日还要带着孩子,地里的活,自己帮不上什么忙。
打定主意,安宁雪在饭后的时候,就让他们推荐两个人。花婶子和张大娘听了,当即就先说自己的男人可以来。
花婶子的男人前些日都有来干活,确实是不错的。但张大娘家的就有点难了,毕竟年纪摆在哪里了,近六十岁的人了。地里的活本来就重,王良还真的不敢请他下地。
王良给安宁雪打了个眼色,让她给解释下。
安宁雪同样有这样的顾虑,想了下,就说:“张大娘,请的是到地里干重活的呢,张大爷年岁大了,这活不太合适。你看,到时候有合适的,我再给张大爷留个位置?”
“哪里就不合适了,村里的老人农忙还不是照样下地干活的。”张大娘有些不乐意了。
“你看木头叔他们,早出晚归的,张大爷一天两天还好,但天天这样可不行的。”见张大娘一副不满的样子,王良也忍不住开口了。
“就是,伯娘,宁雪都说以后有合适的,再请你家那位了。你就别为难他们俩口子了。”花婶子见王良夫妻俩脸色平静,看出喜乐,赶紧劝说着。
张大娘什么都好,就是这点不好,对自家有利的,总会有很多话要说。
“张大爷会养鸡鸭的话,到时候让他过来帮忙养鸡鸭吧。”安宁雪考虑再三,还是松口了。
“好的。”张大娘马上喜逐颜开,忙不迭地应了下来。
王良转过头去,让木头叔和向阳叔给推荐个。
他俩推荐的都是同一个人,林中信。
王良夫妻两人对他都有印象,高高大大的,很阳光的一个人,年纪就三十五六岁左右,是那群帮工中最年轻的了。
“行,你问问他愿不愿意来,工钱也是两千包三餐。”王良敲定了下来。
“好,我打电话问问。”木头叔见王良同意了,就掏出电话给他打过去。
几秒钟的时间,电话就接通了,木头叔将请人的话,转告给他,没多久就挂了电话。
“他说愿意,明早就来上工。”木头叔一边将电话放回腰包里,一边将林中信的答复告诉王良。
“那行。”王良点了点头。“花婶子,记得叫上叔明早来上工。”
“好。”见人都订下来了,花婶子笑眯眯地应了声招呼着张大娘和另一个婶子一起去洗碗。
刚才听到安宁雪说要再请人,这三人就围在旁边,碗筷也不收拾了。这会定下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啊。
回到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