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说不定下一秒,他就自身难保。
“那便是说,御医太医们都不太肯定李妃娘娘是怎么中毒的?那只要我们能够找出中毒的缘由,那海云就不会有事了。”柳彦踟躇了片刻之后,终于又开口说道。
没错,只要将根源找到,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以柳彦对袁海云的信任和了解,袁海云势必不会做对李妃不利的事情,那么袁海云也好,靖王也罢,都将不会受到任何的责罚。
靖王点头,道:“的确,柳彦说的极是。只不过现下皇上对本王已经有了隙,在目前看来,是很不愿意与本王说话的,所以想要插手这件事很困难,现在惟有的就是去找陆炳谈谈,希望他可以秉公执法,不会冤枉好人。”
说到陆炳,柳彦顿时谈**变。说到底,还是不想去见他。毕竟时至今日,自己没有履行当初考中状元的诺言,若然再次登门,那便是背弃承诺。到时候,别说与陆婉仪双宿双栖,就是想要见上一面,恐怕也是比登天还难。
况且柳彦也是个有骨气的人,说过的话必定要兑现。现在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检修,必然没有资格迎娶陆婉仪。但是他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总会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的一天。
“王……王爷,我想我还是不……不去了,你……你们去找陆炳!”柳彦吱吱唔唔的说道,似乎想要掩饰自己与陆炳不和之意。
靖王自然从正尧的口中知道了关于柳彦的故事,同时他对柳彦也有着一种特别的感觉,总觉得柳彦与自己当年一样,有一股傲气,他朝必定成气候。
不过正因为这样,靖王却道:“不,这次你要去,而且还是你独自一人去!由你去找陆炳,这样才不会遭人话柄。若是本王、顾大人以及徐大人之中任何一人去找陆炳,其他人肯定会以为我们与陆炳有所勾结,到时候传到皇上耳朵里去,这件事就更不好处理了。而你去就不一样了,一来,你和陆炳本身就是旧识,没人会怀疑什么,也不会在意什么;二来,你与海云情同兄弟,这种关键时刻更需要你去帮助他;三来,本王绝对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虽然仅仅是去找陆炳交流一下,希望他可以秉着公正的态度去处理这件案子,但是从靖王的口中说出来之后,听上去味道就好像变了,而且变得有些严重。似乎已经不止是一件普通宫廷妃子死亡案件那么简单,而其中还牵扯到了朝中官员派系的问题。
万一最后袁海云被判没有做过什么,就此放了出去。一旦有人说靖王曾经与陆炳有过接触,而袁海云是靖王引荐给嘉靖的,那其他人会作何感想,嘉靖又会作何感想?
到时候,嘉靖可能会受不了舆论的压力认为靖王与陆炳已经勾结,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就是一个翻版的严嵩,到时候,两股势力都朝着自己压来,那自己的皇位岂不是岌岌可危?如此,嘉靖势必会先发制人,到时候直接将靖王与陆炳给拿下,那朝廷可就真的乱套了,而最终得益的势必会是严嵩。
所以,靖王所顾虑的是正确的。
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彰显柳彦突破自我能力的时候,要他去面对一个自己一直都很讨厌甚至憎恨的人,同时要对他抱着恳求的态度,确实是难为他了。
“哦,柳彦明白,王爷可谓是高瞻远瞩,柳彦甚是佩服,嗯,那柳彦就照王爷的意思去办。”柳彦点点头说道。
靖王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轻轻拍了拍柳彦的肩膀,道:“大丈夫不拘小节,成大事者,需要的就是勇气和魄力,本王相信自己的眼光!”
说完,两眼尽显赞赏的眼神。而一旁的顾汝之与徐阶二人也连连点头,对于蜀中三杰他们一直都没有任何的怀疑态度,现在经靖王这么一说,更加的表示了肯定。
不多时,屋外的阳光已然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在这微凉的深秋时节,感受一下这满满的温馨日光,心中似乎也多了一丝暖意。
而那骄阳也正冉冉升起,仿佛在告知着众人,一切即将变得明朗,一切即将好转。
第四十九章 只为离去费思量
第三更到!本来预计八点钟,结果整到了十点,实在过意不去。主要是因临时有事,耽搁了一下!不过大家可以放心,今天还有一更,就算不是今天,也会是在凌晨十二点左右,希望大家可以静心等待下,因为关键的地方就要来了!谢谢!
又是一天过去,无名山谷再次回到了往日的宁静,只不过,在这宁静的气息之中,却多了一分凄怨与沉默。
正尧把莫茂洽叫醒之后,便将那昏倒在竹林之中的方氏夫妇给搀扶回了无名村的竹屋之中,随后正尧便、宁安以及莫茂洽三人则是回到了方正楠的屋子。
稍事休息,补了一下瞌睡,醒来已经是落日傍晚时分。
正尧又当起了他的家庭煮夫,就着方正楠厨房里面的饭菜,又做了几个花样给宁安莫茂洽二人品尝。不过还别说,警校出生的正尧炒菜还是有一手的,虽然在明朝时期调味品没有现在的丰富多,但油盐酱醋茶还是一样不少的。
却见正尧做好饭菜端上桌让宁安品尝之后,宁安也不得不佩服正尧的全能,心中却想当真嫁一个这样的男子在此过一生,似乎也不错,总好过在宫中这规矩那规矩的讲个不停,每天还有一大帮皇妃贵人在自己面前指指点点,喋喋不休的好。
不过这时候正尧三人也算是过的闲云野鹤,似乎做什么都不用提到钱字。倒也显得清闲的多,空气之中也感受不到以往所有的那种铜臭气息。
酒足饭饱,三人收拾好一切之后,又坐在椅子上闲聊起来。当然,最终的话题,不知不觉还是扯到了如何离开此地,如何去为嘉靖报平安。
对于此次坠山谷事件,正尧三人已经开始怀疑是有人蓄意的,而非一般普通的劫财。而对方的动机目的很明确,就是不想安南王子回国,就是想要让安南王子留在大明境内。甚至让他消失在大明境内以此来挑拨大明与安南国的关系,已达到两国开战的目的。
当然,到底是谁在背后主导的这一出戏,正尧至今还是没有想出来。
曾经正尧想过是严嵩。毕竟严嵩已经把持朝政多日,一个首辅大臣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的**。但是他又不可能直接谋反,这样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单论成功之后,相信也会招来非议。甚至可能引起其他一些藩王不满,到时候自己随时都可能以失败告终。
而最好的选择就是挑起周边国家与大明的关系,以至于打仗。一旦打起来,嘉靖必定分身不暇。而且以嘉靖昏庸的作风,相信用不了多时。就会打败仗,到时候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自己谋反那就是顺天而行,就成为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
可是,细细一想,即便如此,严嵩会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这种事情呢?要知道之前在武举之时,严嵩就秘密见过安南使节,具体说了些什么内容,那是不得而知的,但是至少证明他们有所来往过。如此情况,如此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