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一品状元 > 第 333 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直接访问:【14看书】www.14kanshu.net

末的牛李党争就是一例.

李晔有鉴于此.就把最终决定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大权移到了自已的手上.从而形成了科举的第三级考试:殿试.皇帝成了最终的主考官.成了所有新进士的恩门.所有的新进士都成了皇帝的学生.成了天子门生.他们感恩戴德的对象只能是皇帝了.这样.皇帝就把科举的取士大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上.

李晔大肆扩充取士名额.就给官宦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这些进士将來都要在官府中任职的.这就等于一下子掌握了一支庞大的效忠于他的后备官员队伍.这一手十分高妙.献计者正是段明玉和即将上任为新任宰相的孔纬.

随即.李晔便大肆封赏群臣.

远征在外的将帅固然皆有封赏.朝中文武也不例外.孔纬.张俊.杜让能等人都加官晋爵.自己已升无可升的.就加官、加爵.擢升他们的儿孙子侄为官.

段明玉也升官了.由三等王爵升为一等王爵.靖王改为宋王.并兼任天下兵马招讨使.太子少保.这下子可真的是权倾朝野了.

正文 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

李晔下一道诏令.文武百官便山呼百岁一次.声音如排山倒海.坐在高高御座上的李晔感受到迎面而來的巨大声浪.不禁热血沸腾.这就是权力.无上的权力.阶下每一个人.都是威震一方的文武重臣.而他们莫不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这就是帝王.

王爷.哪怕是再尊贵的王爷.和皇帝之间都有着天渊之别.不坐上这个位置.永远不会感受到那种天下江山尽皆掌握手中的滋味.虽然心中仍然是重、肃穆.和缅怀先帝的哀伤.他还是禁不住露出一丝微笑.于是学着皇兄以前的习惯动作.伸出一只手.缓慢而有力地一挥.沉声说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众臣爬起.依序归位.

李晔随即抬起头來.平视前方.沉声道:“朕于潜邸时.掌理长安府事.府中干吏.蝉精竭虑、勤勉用心.皆堪重用.今朕承继大宝.是故擢升任用.來人.宣膘旨意.”

“奴婢遵旨.”

宣旨太监答应一声.说道:“上谕.李芳任给事中、狄杰为东阁门使;程羽任西阁门使、韩全海为殿前左班、刘季述为右班殿直……

宣旨太监一一念來.王府属吏大多在朝中安插了职务.这些官职不但充斥于中书、门下、枢密和六部.而且遍布于京师和地方的军队系统.总人数.足足有八十多人.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就是了.他们担任的官儿都不算大.可是谁都知道.用不了三年五年.这些人便会连连擢升.成为皇帝在文武班中的中坚力量.

这些人中以韩海全.刘季述等人为代表.代表众受封官员上殿谢恩.李晔和颜悦色地将他们唤起后.突然热泪盈眶.颤声说道:“先帝非只天下之君.也是朕的胞兄.兄皇龙驭宾天.朕心中不胜悲恸.先帝在时.厚爱家人.未尝以至尊自居.朕登基大宝.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岂敢不效先帝.今朕登基.大赦天下.文武官俱受封赏.天下万民俱承宴恩.岂能忘却了家人.娘娘、皇弟、皇子、皇女上前听封口……”

已换穿了宫装礼服的前朝皇后、皇子、已嫁人的两位皇女和公主、全都走上前來.向皇帝见礼.李晔早已离开龙座.一溜小跑地下去.堪堪将他们扶起.热泪盈眶地道:“皇嫂、皇弟、皇侄.你们都起來.都起來.朕这道加恩的旨意.你们不必跪接.静听便是.”

宣旨太监待李晔退开一步.才清咳一声.高声宣旨:“……魏王李建.改封吴王.加永兴节度使、平章事;皇次子李顾.加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弟李贺.加淮南西路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知开长安府、封齐王;先帝子女、今上子女.今后均称皇子皇女.无分彼此……”

随后.又追封先帝已经过世的两位皇后.给皇后上尊号.皇子还是皇子.公主还是公主.在封号上是有品秩的.这一进封.她们的俸禄、待遇便提高了一层……

李晔这般作为.登时打消了许多老臣的担忧.如果说加封的那些节度使、平章事、甚至王爷都算是虚衔.只是增加了俸禄和待遇.并沒有什么实权.可是皇弟李贺担任长安府尹.中书令却是实打实的权力.先皇在天有灵.可以安息了.

李晔将众臣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不禁生起一丝暖意.这时.皇弟李贺已上前谢恩.他无暇多想.忙上前扶住皇弟.好言安抚一番.说起亡兄时.两兄弟俩执手相望.热泪纵横.好一副兄友弟恭的感人场面.文武百官见了.有人思念起先帝來.也不禁随之暗暗饮泣.

随后.皇后便领着一双子女上前谢恩.

在李晔面前.一些年幼的公主忍不住自己的悲恸之情.则跟在姐姐们后面.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盈盈打转儿.

“陛下.臣妾率一子三女.叩谢皇恩……”

“嫂嫂快快请起.”

李晔赶紧扶起她.动情地道:“皇嫂.皇侄……咱们虽是天家.平坏可废.但是如此称呼.仅止于金殿.按皇兄时规矩.咱们一家人日常相见.只以家人相称.朕仍是嫂嫂的小叔.李贺的二哥.孩子们的叔父.皇嫂.你们不要过于悲伤了.逝者已矣.不能复生.朕继承大宝之后.朝政上会秉持皇兄一向的主张.抚内攘外.与天下黎民共创太平.在家里.联也会像兄皇生前一样.做一个仁厚友爱的一家之主.”

皇后垂下头來.低低地道:“谢陛下.”

李晔点点头.环顾文武.上前两步.大袖舒展.亢声说道:“众位卿家.承天恩赐.以火德王.始有我唐一朝.先帝虽沒有高祖太宗的雄才大略.南征北战.振长鞭而御宇内.奠盛世之基.开万古之兆.以至国运昌盛.四海宾服.但自幼代先帝征讨天下.既是先帝的臣子.又是先帝的胞弟.深受先帝的恩宠.今又受先帝遗托.得承千古之业……”

这番话酝酿良久.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说起來铿锵有力.在金殿上久久地回荡着.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文武百官都知道这是新任皇帝登基的最后致辞.将定下他今后执政的基调.所以无不侧目倾听.

“从來帝王之治.无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先帝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英明神武.千古明君.朕之天资难及先帝万一.唯有夙夜孜孜.寐寐不遑.躬行勤政.焚膏继暴.以勤补拙.谨遵先帝的遗政遗志.不负先皇所托.还望众卿竭力扶助.与朕共创大唐之万世太平.”

敬天法祖.那就是他不会对朝政大动干戈.僖宗皇帝的一切遗政遗命.他都将奉行不渝.这也让忐忑不安的文武百官们最终踏实下來.

文武百官齐齐跪倒.轰然应道:“扶保大唐.臣等责无旁贷.定当戳力同心.效忠朝廷.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四百章 燕梁袭晋

圣旨宣布完毕之后本该大宴群臣,可是先帝丧期未过,开国宴这样的事情未免不合时宜,于是李晔只抿了抿嘴,百官颌首示意,众武缓缓退下。

朝廷全体焕然一新,对于大唐,现在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唐僖宗提前死了,田令孜提前死了,宦官之宦已然不在,如今天下有五成掌握在大唐的手,按照段明玉的提议

直接访问:【14看书】www.14kanshu.com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