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没事,对了,等我们吃完饭后,我有事要和你们商量。”
大家去洗过手,吃完饭后,大家拿着小板凳,在屋子里围着坐在一起。
温洛辞把今天男子来要债的事情和大家说了一遍。
大娘道:“他们没找麻烦吧?”
温洛辞摇了摇头道:“没有,我想说的是,要不我们拿点菜到市场上去卖吧?”
大娘摇了摇头,她道:“当初我们也想过这个办法,但是把菜带到菜市场后,没一会就枯了,客人们也不会要枯掉的菜。”
“不是说没有想过办法,可没一个管用。”
温洛辞皱眉:“这样啊。”突然灵光一现,她接着道:“要不我们把菜做成好吃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卖,怎么样?”
“比如说,玉米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玉米饼等,青菜的话,我们可以做成菜包啊。”
大娘一家人都觉得温洛辞这个想法很好。
不过大娘的大儿媳妇却道:“做这些东西也要费用吧,可是我们并没有多少钱了。”
温洛辞听后道:“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拿玉米去卖吧。”
大儿媳妇想了想道:“这倒是可以。”
她看向大娘道:“妈,今年我们玉米大丰收,你当初还在说,这么多玉米我们又吃不完,到时候就都浪费了。”
“我们可以试试温小姐的方法,把玉米拿去卖,不仅不浪费,还赚到了钱。”
大娘家的小白菜种了很多,玉米相比较下,是很少的。
之前小白菜拿去卖,会枯萎,于是就断了这念头,而今年玉米刚好大丰收,因此他们也没有想到拿玉米去卖。
温洛辞这么一说,他们也被点醒,再加上大儿媳妇说的话,便打算明天一早就去收玉米。
为了玉米的新鲜,大娘觉得明天早上早点起床,把玉米收两筐,然后直接带着玉米去集市卖。
本来是想收多一点的,但是不知道明天会卖多少,所以打算就收两筐。
大家又商量了明天的分工,便都去睡觉了。
……
213 卖玉米2
第二天一早,大儿媳妇早早地便把早饭准备了。
其他人一起床,就能吃到热腾腾的早饭。
吃过早饭,温洛辞和大娘以及大娘的二儿子一起去地里收玉米了。
玉米收满了两筐后,大娘和二儿子各背一筐就出发去镇里的集市了。
温洛辞本来也想背的,但大娘却觉得就温洛辞那小身板,不可能背的起来,大娘便背着一筐了。
其实温洛辞很想告诉大娘,她是练武的,这么点重量,她还是可以的。
但是赵大娘用着你是病人,为借口,搪塞过去。
温洛辞无奈,便跟着大娘来到了镇上,以免路中大娘累了,温洛辞就可以帮助大娘背了。
到了镇上的集市里,这里已经有很多的小贩在摆摊了。
他们来到一个空的摊位,放下装着玉米的筐子。
又拿了一块布,铺在地板上,把玉米从筐子里拿出来,放在了布的上面。
因为玉米是早晨还有露水的时候摘的,有些玉米的表面上还带着早晨的露水,可新鲜了。
而二儿子把玉米背来后,便回去了。
而温洛辞和大娘两人把其中一筐玉米的叶子剥了下来,露出了金色饱满的玉米粒。
这时候菜市场里已经有着三三两两的客人了。
其中一个客人看到温洛辞和大娘在剥玉米叶子,便走了过来。
他问道:“这玉米怎么卖啊?”
玉米的价格是大家在昨晚就商量好的。
大娘笑呵呵的道:“剥了叶子的玉米五个七个铜币,而没剥的五个玉米要五个铜币。”
男子道:“我可以看看这玉米吗?”
大娘点头道:“当然可以了。”
说完她从筐里拿出一个已经剥过叶子的玉米给男子看。
男子蹲了下来,接过玉米看了看,非常的满意。
他又看了看筐里的玉米,也是非常的满意。
男子道:“我是春溪酒楼的老板,你们这玉米很新鲜啊,我全部买了,你们算算多少钱吧。”
全部买了?
全部买了!
温洛辞和赵大娘都是一脸惊讶,没想到遇到的第一个客人竟是如此有钱。
大娘连忙道:“好嘞,既然你全部买了,那都按照五个铜币来算吧。”
一筐大概有五十个玉米,而两筐就有一百个玉米了,那么两筐玉米的价格就是五百个铜币了。
(本文一个铜币=现实生活中的一角,一两银子=五元钱,十角=一元,五十个铜币=一两银子)
五百个铜币刚好十两银子,大娘算好后道:“刚好十两银子。”
男子拿出一张十两的银票递给了赵大娘。
赵大娘接过。
男子又开口道:“就麻烦你们送到春溪酒楼吧。”
赵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