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郝璐,跟她都是同龄人,现在她们最关心的,当然是未来的前途。
而她自己呢——
董洁摸摸肚子,实在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同样的时间。有人欢喜,有人伤心。
跟于大伟的痛苦比起来,董洁的这点小烦恼。实在不算什么。
于大伟失恋了。
霍凌雁已经着手办理出国的各种准备工作。
两个人为了于大伟要否一道出国,前前后后争论了无数次,谁也劝不动谁。
长距离恋爱,对感情来说是种致命伤,更何况,霍凌雁这番出去。不仅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将来几乎就决定要在国外正式定居了。
谈不拢,就只有分手一途。
这是于大伟人生中第一次挫折,也是最大的挫折。
从小到大,家里不宽裕不假,但父母竭尽所能,从来没有短了他一分钱花。他自己也争气,学习刻苦成绩优秀,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取了国内最好地大学。大学期间。虽然不巧赶上了那场政治风波。他却有幸结识了大山,并与他成为好朋友。毕业后更进入东方元素集团工作。
为了早日在北京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为了回报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于大伟专注于工作,无暇顾及个人问题。
直到霍凌雁出现。
“我不懂,为什么大家感情都很顺利,你看看,你就不用说了,曹浩然、伍阿哥、张燕、周若璇……所有人都有一个幸福地家,有一个互相喜欢又能在一起的爱人,为什么就我不行呢?”
于大伟心情不好,约了大山喝酒。两杯酒下肚,忍不住跟大山倒起了苦水。
“国外真就有那么好吗?大山,你说,国外真的就那么好吗?”
大山招手唤来侍者,把他喝的白酒换成啤酒。
“霍凌雁同样可以反过来问你:国内真就有那么好吗,为什么你不肯陪她出去?这其实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
“我不能出去,我在这里工作稳定,买了房,车子也有了;我喜欢我现在做的工作,基金会地工作让我有一种成就感;我是我爸妈唯一的儿子,他们年纪大了……我不能扔下这一切,不管不顾为了一份感情跑到国外去,我不能,我做不到……”
大山拍拍他的肩膀,“你没有错,你做的对。大伟,霍凌雁也没有错,她也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
他诚心诚意劝慰道:“就当你们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有缘无份,想开点。”
于大伟又喝下一杯啤酒,低声问道:“如果小洁像她这样,执意要去国外发展,你会陪她去吗?”
“我会!”大山几乎是不假思索直接回答道:“我会陪她去!”
回应的如此迅速而肯定,惹来于大伟诧异的目光。
他不可置信地摇头道:“放弃国内地生意不管,去国外重新开始?”
“也谈不上放弃,你看,我现在人在国内,不一样管着国外的生意?”服装生意外,现在又添了农产品地出口。
“如果真的有这种需要,到时候肯定会想出办法协调的。当然,要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国内的生意要受些影响,至少发展规模应该比不上现在这种情况。”
于大伟怔忡了一会儿,喃喃道:“是我错了吗?”
他真的喜欢霍凌雁,她是他长这么大第一个喜欢的姑娘,为什么他做不到像大山这样子,敢于抛开一切、陪喜欢的姑娘走天涯呢?
是爱的不够深吗?他不承认这点,可是,那又为什么,他做不到大山这样?
为什么呢?
“但是,”大山补充道:“如果我想留在国内,小洁再怎么想去国外发展,我相信,她也会为了我留下不走!”
这话说的万分肯定。
大山的确有这种自信。表面上看,好像是他充当着那个体贴、照顾的角色,他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哥哥,细心呵护着小妹妹,小到日常饮食、冷暖添衣都考虑到了。
所有人、包括唐家的爷爷等长辈一直认为,他从来不去、也绝对不会拒绝董洁的任何要求,实在是一个少见的、非常完美的兄长和爱人,在他的呵护下,董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女人,只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好。
这当然不是全部的事实。
有些事,只有大山自己知道。
相比于他为她做的,董洁为他做的更多。
她的懂事、聪慧,有谁会比他更清楚?一路相伴走来,很多时候,承担引导者的人,是她而不是他。遇到不顺心事情时的温言开解,深夜时的默默等候,亲手而尽可能不去假手他人打理他的衣食住行——尤其是衣和食两方面,他的衣服全部由她量身订做,也常常下厨做些色香味俱佳的小菜给他吃用,反而是他自己,早些年还常亲自动手弄些吃的,近些年根本就很少进厨房……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便是到了今天,若问他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大山的答案绝对不会是事业,他会坦然宣告:他此生最大的成就,是有幸拥有董洁这样的爱人,并有幸与她相知相守。
他少年创业,多年来接触太多商场上的人,也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他生在这样的圈子里,眼见诸人挣扎沉浮间一心求出头,感情犹如鸡肋,脸上永远挂着最得体的微笑,小心算计着其中得失,什么都拿来算计,连笑容都是对着镜子练过千八百遍的。
所谓高处不胜han,并不是说来骗人的,真的是很精僻的总结。
唯其如此,大山才分外珍惜与董洁的感情。
“劝人的话我不会说,大伟,你既然做了决定,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振做起来……”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多事之秋
九八年,这一年注定要在大山生命中,留下永远都难以磨灭的印记。
首先是春天时,陈老爷子被查出患了癌症。
得亏发现的早。但是老人家毕竟岁数大了,治疗起来,仍然非常棘手。
为此,大山不但请了国内顶尖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会诊,更从国外请来业内的权威专家一起联合会诊。
本来一般情况下,一年中,长辈们倒有多半年时间在农场住着。
因为这场病,陈老爷子今年没来北京,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希望能就近看护照料。丁老爷子不放心,一道陪他留在沈阳。
好消息是,老人家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接下来一段时间,只需慢慢将养就是。
初夏时,丁睿结婚了。
离开西北后,他进入军事学院进修,毕业后被分到位于沿海城市的省军区。
毕竟是和平年代,不需要长时间在基层停留。
丁睿在部队的升迁之路非常的顺利,他的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表现和实力,成为军中大佬眼中难得一见的女婿人选。
丁睿地婚姻。尊循了古老地相亲模式。
新娘子也是一位颇有背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