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人口问题
矿产事件逐渐平息后已经是10月份,此时在朱了然的特首府内。朱了然和统哥在漫无目的的聊天打屁。美其名曰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为了方便办公朱了然就把办公室搬到了特首府,其实就是他懒,不想来回折腾。
“恭喜宿主,南华市区人口超过一百万,为了让宿主认识到人口的重要性,现在下发系统任务,一年之内让南华特区的总人口超过一千万,完成任务奖励1000亿人民币,积分500万,核能开发和运用技术。任务失败扣除2000万积分,系统奖励的所有金钱清零。”
“请问宿主是否接受任务?”这时系统的任务突然下发了。
“统哥你秀逗了?搞什么鬼这种任务叫我怎么接?不接我是不是就回到解放前了?你有没有搞错?”
“骚年,系统下发的任务都是有其用意的,一切都是为了发展。”
“好吧,系统我接受任务。”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请宿主再接再厉。”
用办公桌上的电话通知了门外,“小李,你去找张主任来我办公室一趟,顺便在通知他整理一份关于南华现在的人口情况的详细资料带过来。”
“好的特首,您稍等我马上去通知张主任。”
“老张来了,随便坐,你把南华现在的所有关于人口的情况给我详细说一下。”
“好的特首,现在南华特区合法的居民总人口,经过这段时间的统计和排查,大概有700万左右,其中百分之五十为汉族, 剩下的百分之五十是傣族 、哈尼族 、佤族、 彝族、壮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瑶族、 景颇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布朗族和少部分的越南京族, 缅甸缅族构成,汉族大部分居住在南华市区和河谷平地,其他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北部山区。少数民族中最多的是傣族 、苗族和佤族 傣族有125万人口, 佤族有50万人口, 苗族有45万人口,其他民族人口1-5万不等。总之民族构成很复杂。”并且南华和四国的边境地区大概还有200-250万人不明国际的非法移民居住在漫长的边境线上。
“现在南华市区内人口加上之前老城的目前超过120万人,特首没来之前整个老城的人口包含流动人口有70-80万,之后工业区的建成招工大概50万人。”
听着张主任的口述,朱了然大概对南华的人口有了一个概念。沉思了片刻想了想其中的问题。
“老张这合法的居民是什么意思?”
“特首,700万人口是拥有华夏国籍 ,拥有南华身份证的合法公民,其他的是身份和国籍不明的外来人口,说白了就是偷渡客。这些人大部分都居住在漫长的边境地区和远离城镇的深山里。其中南华市区还有为数不少的偷渡客,人数大概2-5万人。”
“这些偷渡客因为会说汉语和大家都长得差不多,所以从长相上很难分辨是不是南华人,再加上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跨境民族,大家多少都有亲戚在南华境外的几个国家里,甚至出现一家人里有好几个不同国籍的人,这对我们的边境管理和人口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张主任口述着南华的边境问题和人口管理问题的同时,朱了然调出了南华的全息地图仔细看过后弄懂了,看着全息地图上的代表人类的绿色点,一个绿色的点代表一个人类 ,只有南华市区的比较集中,南华北部山区只有零星的点集中在一起,并且很分散,只有边境集中的比较多。
南华西部和东部的边境线都是处在一些人迹稀少的山区,只有南部被南华河隔开,想要偷渡的确比较容易,这给相关部门的管理确实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看着地图上边境地区密密麻麻的绿点,朱了然有了主意,想要短期内把南华的人口扩充到1000万,只把那些人变成南华人不就行了。
“老张,你等一下找边境管理和人口管理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 ,边境管理部门和中央沟通后给我把边境线明确到厘米级,说白了就是明确到那一座山,那一条河,那一棵树是我们的,甚至是一块石头都不要放过,边境管理部门明确好边境线以后,人口管理部门的人把处在南华境内的所有人口都给我弄明白,接下来我会有其他的用处。”
“至于边境管理的问题,我会拨款1000亿给边境管理部门,让他们在边境明确工作完成以后,招商建设公司,山区的边境线给我建成宽一公里的防火带,该立的界碑给我立起来,有多醒目就多醒目,南华河上就给我修建防洪堤坝,堤坝能修建多高就修建多高,完工后再加上防偷渡护栏。”
“人口普查结束后,你让人口管理部门把详细的资料给我一份,之后我会颁布移民政策。至于边境整理问题你们要监督好,不能出什么幺蛾子。”
“特首,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吩咐的?”张主任停下笔合上手中的笔记本轻轻地问道。
“老张接下来的发展计划还需要跟多的人,我发现现在人口少成了我们的制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毕竟摊子铺的太大,人才缺口有点大,现在什么人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