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风雨欲来
“现在事情的后果,我想,不用我多说,你们都清楚。而眼下,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手中的账本,而是整个市场的动向,以及查清楚,到底是谁在对明家出手?你们可都清楚了吗?”族长的话并不重,却字字落在众人心田。
“我们明白。”不用族长再多说什么,他们都明白整个事情的后果。
“既然你们都明白了,就去做吧。”族长挥手示意着其他人可以出去了。
众人鱼贯众拥的出去了,会议厅里,只剩下族长和几个长老还未离去。
“族长,有什么是我们要做的吗?”剩下的几个长老都不是傻瓜,他们呆在明家一辈子,看尽了世态炎凉,更加明白,明家在商场上的风声水起,和这一千多年来,他们荣极的骄傲,如今,明家虽说还没有多大损失。
但是,他们都明白,接下来,才正是明家最危险的时候,商场如战场,容不得半丝差错,对方既然能轻而易举地弄到他们的账本,可想而知,对方的布局之深,用心之险,而且,这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得了的。
可以说,对方,完全的是在明家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完成了整个布局。这也就代表着,现下的他们,对明家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明家的危机,这次,他们还能安然度过吗?
刚才的议论中,族长没有指出,但是大家都是执掌一方的人物,这种心思,谁能猜不到?他们不说,不是不知道,正是因为太清楚,所以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
“长老,我需要你们入京一趟,最重要的是查清楚吴家的动向。”族长按按头,有些头痛地说道,没有人比他的压力更大,整个明家如今正处于风雪飘摇中,他的心情可想而知。就连他现在都没心情关注他还在丰都城的儿女。
“族长,你怀疑……”族长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知道了些什么。
“能对我们出手的,势力相当的,我想不出有多少,但是最近的一些蛛丝马迹还是让我查到一些,但是,我手中却没有证据。”这个世上,能与明家比肩的势力并不多,除去四大家族,他还实在想不透,到底还有那些势力能如此轻易算计明家。
“族长,就容老头子我,倚老卖老,说句不中听的话。我觉得当务之急,并不是去查明吴家是否对明家出手,因为这些,现下都没有了意义,就算是吴家做的,就算我们查到了,这又能说明什么了呢?明家现在的纰漏如果不赶紧处理的话,那才是真正动摇了我明家千年基业。”坐在首座,从头到尾没吭过一声的老者这时才出声说道。
“越叔,我懂您老的意思。小侄要查的并不单单是吴家,小侄之所以这个时候让你们去查吴家,是因为,小侄觉得,在吴家的背后,有人。”这才是他的目的,如果只是吴家,毕竟,大家知根知底千年,谁也不怕谁?怕就怕在,吴家背后有人出招。而这些日子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吴家的背后有着某方势力的影子。
“你在怀疑什么?”
“我怀疑什么,现下并不是说的时候,小侄希望这事,越快查清越好,不然,到时,只怕不是我明家的灾难,而是整个大陆的灾难。”希望他的猜测是错的,不然,他真的很难想象,整个大陆陷入困境的情形。
剩下的人都是些活了半辈子的聪颖之人,如何听不懂族长话里的意思。
几人面面相觑,猜测着答案的背后,却也惊得众人一身冷汗,如果,事情真的如族长所说,只怕真的不只是明家的事了。
“我们知道了,请族长放心,这事,就交给我们了。”几位长老站起身,一脸凝重地说道。
同一时间,天凤皇朝京城,吴氏宅第。
“事情做得怎么样了?”昏暗的房间里,外面守卫森严,院落中,不停地有着护卫来回走动。
“任务完成。”下方之人如此禀道。
“很好,下去吧。”屋内之人挥手示意刚才说话之人退下。
“族长,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屋内,立即有着不同的声音响起。
“暂时先按兵不动,这阵子,足够明家忙的了。你们不觉得,这朝内太平静了吗?”话题随即一转,又是一轮血雨腥风。
“请族长示意。”众人回禀。
紧着,细碎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从屋内逸出,天,真的开始变了。
大内皇宫。
自从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换之后,肖贵妃的身体居然有了几分起色,本病入膏肓,御医都宣布没几日好活的她,居然能下床走动了。
然而,下床的肖贵妃,却是整日地追着皇帝询问自己儿子的下落,无奈,皇帝就是不肯松嘴,那怕是一丝的信息也不肯秀露。
其实,以肖贵妃的聪颖,不难猜到当初被换掉的孩子到底在那?可是,她想亲口听皇帝说出,也不知皇帝到底是如何想的,无论肖贵妃用什么办法,他就是半句不肯透露。
“皇上,臣妾只求你说一句实话,我的孩子到底在那?”肖贵妃苦苦地求着,说出的话语令人心酸,没有一个母亲不疼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母亲,不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谁?
“嫣儿,你明知道,朕是不会多说的,以你的聪明,其实,你早就猜到了,不是吗?你想逼我亲口说出,朕如果说出来,你还能撑下去吗?撑得到他来吗?”皇帝这些日子,面容憔悴,并不好过。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如今躺在床上等死,朝中的事又接二连三的发生,就算是一国之君,也抗不住如此大的压力。
“是他,原来真的是他。”肖贵妃喃喃自语。是的,她猜测到了,这些日子,她一直逼问皇帝,皇帝却从不松口,其实,从皇帝告诉她的那刻开始,她就隐隐约约有了一丝感觉,也猜到了某些事实。然而,她现在又能改变什么呢?
“嫣儿,不是朕想瞒你,现在的你,完全凭借的不过是一股意志,朕,真的希望,这不是真的。”看着躺在床上的肖贵妃,皇帝的心如刀割般难受。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是啊,他是一个帝王,为了国,为了执掌天下,他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负心人,是他,负了她,让她,一辈子都不愿出宫门一步,也是他,让她,如活死人般活了一辈子,这样子的他,确实做到了无情。
时光的逝去,逝去的还有那些看不着,摸不着的情。剩下的,一份后悔,一份愧疚,还有说不出的寂寞。
寂寞如烟,如影随形,他,得了整个天下,同样的,却也得到了无尽的寂寞。
“他去了那里?”她的身体,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真的亲眼再见他一面。
“朕也不清楚。”现下他的行踪,他根本查不到,无论他派出多少探子,也无追查到他的信息,这些日子,他接到无数的消息,却没有一个消息是他的。
“我等他。”那怕是拼着魂飞魄散,她也会再见他一面。
“朕会努力去找,一定,一定会让他来见你最后一面。”这算是他对她最后的承诺吧。
同一刻,有人进入了皇后的景阳宫。
“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一声唱合,一个十七八岁,长相甜美,皮肤白皙,身着宫女服的宫女跪在地上给吴氏请安问好。
“起来吧。”吴氏端坐上方,一脸威仪。
宫女小心翼翼从地上站起,半躬着身子,不敢直视前方。
“说吧,皇上又去了那里?”吴氏把手搭在凤椅上,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椅背。
“皇上去了肖贵妃的去处。”宫女小心翼翼地回道。
“果然不出本宫所料,这些日子,也算是苦了皇上了。”吴氏面带笑容,那笑意却未达眼底,眼中,流露出丝丝寒意,拳头紧握。
“好了,这里没你的事了,下去吧。”良久,就在宫女不知自己将要面临着什么责难的时候,吴氏这才轻轻地说道。
“是。”犹如领到圣旨般,宫女应了一声,立即从内殿退了出来,手心里全是冷汗。
“姑姑,你怎么看?”不知地了多久,宫殿里又响起了吴氏独有的声音。
“奴婢怎么看不要紧,要紧的是,娘娘怎么看?”略带着中年女子的声音,一位看似四十左右的女子站在吴氏旁边,恭敬地说道。
“是啊,本宫的看法。”吴氏沉寂下去,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娘娘还在意吗?”姑姑跟了吴氏半辈子,她一辈子未出嫁,一生,都奉献给了吴氏,如今,已然是吴氏的左膀右臂。
“在意,这么多年过去,本宫还能在意什么?”后宫内院,容得在意吗?
“娘娘自个明白最好。”也许是一辈子从未嫁人之故,姑姑的话意,透着三分冷意。毫无人意冷暖,只有一片寒意。
“让本宫独自呆一会,你先出去吧。”吴氏抚了抚额头,挥手示意,让全部地人退下。
“是。”姑姑没多说什么,应了一声,从内殿中退了出来,留给吴氏满殿的冷意,感不到半丝暖意,退出的姑姑并没有离开,而是守在了门外,等候着吴氏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