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皇上的心思
听着太后如此安慰和开导,赫连辰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皇奶奶,孙儿谨记您的教诲,您放心吧,这次去靖州赈灾绝不会让皇奶奶失望的。”赫连辰脸露坚定之色,再毫无沮丧之心。
“你能有此心,皇奶奶便能放心了。”太后拍了拍赫连辰的手,以示鼓励与赞赏。太后自是知道她的皇孙儿有能力将靖州之事办好,她担心是他这病怏怏的身子。太后有些忧虑,但也不说,面上依旧挂着和蔼的笑容。
赫连辰自是不怕这千山万水,他担心的另有此事。于是跪倒在太后的面前,伏地行起大礼来。
太后微惊,说道:“辰儿,你这是做什么?怎么向皇奶奶行如此大礼啊?”说着便要扶他起身。
赫连辰哪里有半分起身的样子,又伏地行了礼,才说道:“皇奶奶,孙儿有一事相求,还望皇奶奶答允孙儿。”
太后依旧和蔼面色,柔声问道:“辰儿啊,你有什么事,就跟皇奶奶说吧,哪还用行如此打大礼啊?快起来,快起来。”
“皇孙儿感念皇奶奶的怜爱,这礼数自然是要周全,皇奶奶不必急着让孙儿起来,听孙儿说完所求之事吧。”赫连成说完又伏地拜了三拜。
“好好好,你说吧,皇奶奶听着呢。”
“孙儿此去靖州,天高路远,任务繁重,一时半会儿怕是回不来的。孙儿想请皇奶奶替孙儿照看些李娴,她心气高,性子傲,皇后和三哥也是得罪了不少,孙儿怕自身不在皇城,会有人起歹心害她。”赫连辰剑眉深皱,神色忧虑。他虽知道此事过后,他与李娴难以融洽,可他却不会不顾她的安危,求得了皇奶奶的庇护,他多少能安了心。
太后自是会心一笑,想不到自己的孙儿也是颗深情的种子。将赫连辰扶了起来,才缓缓说道:“李娴是陛下封的七皇子妃,虽现已降位,但将来终究还是与你同床共枕之人,你有这份心意,说明还是个重情义的人,皇奶奶甚是欣慰。你放心的去吧,哀家绝不会让人欺负了她。”太后如是说,李娴这孩子是不错的,还是她的救命恩人,只是此事过后,她也得受委屈了。太后眼里闪过一丝忧愁,但嘴上去依旧柔和,说道:“折腾了一早上,想必你也饿了,去皇奶奶那里用完膳再走吧,如何?”
“孙儿全凭皇奶奶安排。”赫连辰淡淡答道。
凤鸾宫
皇后回了宫便躺卧在软榻之上,今天早上也是够折腾的,回宫之时她只觉得腰酸腿麻,身子无力。唤了两名宫女前来为她揉捏着,这一阵儿已是舒爽些了。
赫连成此时却怒气更胜,刚才在公主府当着陛下和太后的面儿不好发作,忍了又忍,这时已经回到母后宫里,便全无顾及,开口骂道:“赫连辰这个淫贼,谁给他的胆子,竟然连本宫的太子妃都敢染指,这以后让本宫这太子的脸面往哪里搁啊。皇奶奶还如此偏袒他,犯下这滔天罪行,竟没有丝毫的惩罚,这还有没有王法?”
皇后懒懒的说道:“成儿啊,你有气在母后这里撒撒就好了,刚才那些话子在外面可是说不得的,你可知道?”
“儿臣自是知道。儿臣只是想不明白,难道赫连辰犯下的罪行还不够大吗?为何父皇就听了皇奶奶的话,对那淫贼没有任何惩罚?还给了他赈灾的美差,谁不知道赈灾的主事人走一趟便能赚的盆盈钵满,父皇如此行事,这哪里能服了民心?”赫连成愤愤地说到。
皇后悠闲地赏玩着自己精致美丽的指甲,倒不像太子般气愤恼怒,只悠悠的说道:“赫连辰自小便长在太后身边,太后自然要维护他。赫连辰毕竟是皇子,皇帝的亲儿子,身子又弱,你父皇自然不忍心为难他。至于给他赈灾的惩罚,对你父皇来说,却是两全其美的法子。”
赫连成满脸狐疑,说道:“两全其美的法子?母后是说?”
皇后轻笑道:“枉你身为太子多年,在官场政客间游走数载,连这点事情都看不明白,本宫该骂你什么好呢?”
“陛下自然知道每次派去地方赈灾的官员都会收受贿赂,且数额庞大,可是若要查起来,从朝廷要员到地方小官,牵连无数,难不成陛下还能将这一串的贪官污吏都撤职查办吗?那又从哪里来这么一大批刚好就能上任的官员处理政务呢?如果没有人上任,那么就会官府瘫痪,贼心四起,到时候就不止贪官污吏这么一件事情要处理了。”
“所以,陛下在官员收受贿赂这一问题上,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然而这次陛下派赫连辰去靖州赈灾就不同了,一是赫连辰自知罪孽深重,此次赈灾相当于一个赎罪的机会,他感激陛下的恩旨,一心想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讨得陛下的欢心,哪里还敢贪得无厌、收受贿赂呢?”
“二则,陛下自然是了解自己的亲儿子,纵使千百人都说赫连辰在染指安靖这件事上证据确凿,他也不会全然相信的,派赫连辰去靖州赈灾,既可以拖延时间查证清楚此事,又可以为安靖重做打算。这样看来,你说派赫连辰去靖州是不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听完皇后的一席话,赫连成恍然大悟的神情全都挂在了脸上,思忖片刻,又一丝疑虑的问道:“母后刚才说为安靖另做打算是什么意思?在公主府,父皇不是已经说了将安靖许配给赫连辰了吗?”
“那只是你父皇的权宜之计,安靖与赫连辰的事情确确实实的摆在面前,他一时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只有暂时将错就错,安抚了众人之心。可是陛下将安靖视为掌上明珠,自然不愿意将她就此嫁于病怏怏的赫连辰的,所以他才会派赫连辰远去靖州,来赢得时间的。如若不然,他又怎会将自己宝贝女儿的丈夫派去危机四伏的洪荒之地呢?”
皇后眼里闪着一丝得意,她自十六岁嫁入皇家,陪在陛下身边也有二十多载,或许这宫里除了太后和陛下身边的公公,怕是没有人比她更了解陛下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