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成全
秦临川此言一出,殿内的气氛一静。
沈菡的功劳,秦临川有所求?这不像是秦临川会做的事,就连皇上也疑惑起来,但是他知晓这个儿子素来有分寸,这有所求……
“哦?你说来听听。”皇上开口。
秦临川面色恭敬,直截了当地开口:“儿臣在外中毒期间,得沈姑娘悉心照料,男女有别,沈姑娘为照料儿臣,难免有污名声,女子名节尤为重要,是而,儿臣已在宫外与沈姑娘成亲。”此言一出,满堂静寂,然而秦临川压根没给皇上发火的机会,继续快速地往下说:“儿臣当时以为无多时可活,是而擅作主张,谁知,竟是峰回路转。即便如此,沈姑娘对儿臣有救命之恩,又行天地之礼,如今又有救母之恩,儿臣断然做不出恩将仇报之举。遂,儿子有所求,求父皇下旨,给沈姑娘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秦临川这是后头都打起了亲情牌,自称儿子。
皇上虽然气恼秦临川的擅作主张,但是秦临川到这么大身边都没个姑娘家的,如今有个沈菡陪着,皇上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何况,沈菡救了秦临川,又救了皇贵妃,给个恩典也是无妨。
皇上笑了起来:“这算是什么所求,理当如此。”
秦临川知晓,皇上这会应得这么爽快,估摸着是觉得给沈菡一个侍妾的身份便可,再往上走,也就是一个侧妃的位置,但是秦临川所求,俨然不止如此。
秦临川又给皇上磕了一个头,道:“父皇,儿臣与沈姑娘所行天地跪拜之礼,乃是以正妻之礼迎之,儿臣所求,请父皇赐安王妃之位。”
这话,掷地有声,而整个福衍宫里都是静寂无声,先是皇贵妃痊愈,现在又来个安王妃?安王妃不奇怪,奇怪的是沈菡的身份,不过是区区一个民女,皇上心里也的确琢磨着要给沈菡一个侧妃之位,想着以沈菡救秦临川和皇贵妃的这份功劳,赐个郡君倒是可以,以郡君身份,去做安王侧妃,也的确够格,可谁想到,秦临川求的居然是安王妃之位。
安王妃?
皇上对秦临川期望甚高,能够坐得上安王妃之位的,必然是出身世家,一个普通民女,如何能够担此大位?
“安王,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皇上沉下声道,若是秦临川此刻改变主意,俨然,皇上就能将此事翻篇。
秦临川颔首:“儿臣知晓此事不符规矩,可儿臣与沈姑娘成亲在前,沈姑娘又对儿臣母妃有救命之恩,儿臣若是以此负沈姑娘,贬妻为妾,传出去,又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儿臣?儿臣自幼受父皇尊尊教导,牢记父皇所授,如今又如何能够做出这种恩将仇报,糟蹋人的事情来。何况,儿臣心悦沈姑娘,求父皇成全。”言罢,秦临川再次磕头。
皇上的面色有些古怪。
若是秦临川此刻所求是一些身份地位很高,与夺嫡有利的,或许皇上还会忌惮而拒绝,而娶沈菡一个民女,秦临川料准,皇上虽然一开始不同意,但是也并非那么难以说通,最多就觉得他自甘堕落罢了。
皇上的确觉得秦临川自甘堕落,虽然他所说有理,但是皇上还是想给秦临川配一个身份够的上的王妃,如此一来,谁也不说话,一时之间倒是陷入了沉寂之中。
这份沉默,直到皇贵妃的到来。
皇贵妃已经醒转,也在自己心腹嬷嬷口中得知了事情经过,知晓是沈菡救了自己,皇贵妃也有些感慨,且不说沈菡救了秦临川,秦临川又已经说服了皇贵妃,今日这一点,也得让皇贵妃对沈菡多出一份感激来。
“皇上。”皇贵妃轻声喊道。
听到皇贵妃的声音,皇上当即起身,亲自扶了皇贵妃:“你怎么起来了?身子可有什么不舒服的?”
皇贵妃笑了笑,说:“皇上,臣妾在后头听了几句话,临川这孩子,素来有主见,皇上就随他去吧,沈姑娘于臣妾有恩,他们俩又已经成亲,两情相悦,皇上与臣妾何必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孙自有儿孙福,沈姑娘先救临川,如今又救了母妃,说不准,是臣妾与临川的贵人。”
皇上对皇贵妃有几分真情,听到皇贵妃开口,有了些迟疑。
皇贵妃见此,又道:“身份这些事,毕竟都是旁的,何必因身份累了两人的感情。”说着,皇贵妃故意做出低落的神情来。
皇贵妃出身也算不错,可当时她却并非长女,因这么一遭,竟硬生生的被皇后压了一头,以至于当时皇上还是太子时,就被压了一头,成了侧妃。皇上见此,只当皇贵妃想起了当年的事,心下也怜惜起来,叹了口气:“罢了,随他们去吧。你说得对,儿孙自有儿孙福。”
秦临川闻言,当即磕头谢恩,沈菡一直在当背景板,这个时候,也跟着一道磕头谢恩。
沈菡的身份变了之后,皇上自然也打量了沈菡几眼,沈菡的态度不卑不亢,倒是没有那些畏手畏脚,落落大方的模样,倒也不比那些大家闺秀差,瞧了这,皇上这心里也微微点头,总归自己儿子的眼光还是可以的。不止皇上在打量,皇贵妃也在打量,不得不说,沈菡真的完全不像是一个民女,通身的气质,倒是透露出了一丝文气来。
这得归功于沈菡前世本来也算是个大才女。
既然身份落定,那这事情,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皇上将两人叫了起来,随后问:“既然是你的王妃,也该好好操办一二,这事,你可有什么章程?”
秦临川笑了笑,道:“儿臣与阿菡已经在民间成过亲,倘若再行礼,倒是将前面那次不作数了,何况,阿菡在这里没有亲人,也无从出嫁,儿臣以为,此事就不必再办,只需父皇下旨昭告,再将阿菡记入皇家宗祠便可。何况,母妃身子刚安,不宜劳累。”
“不操办婚礼了?”皇上有些惊讶,随后望向沈菡:“你也同意?”
沈菡笑了笑:“民女虽愚钝,但知女子三从四德,何况,王爷能为民女做到如此,已是民女福分,不敢再多奢求。贵妃娘娘身子刚安,不宜劳累,且民女也听王爷提起过云锡战事,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不宜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