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找药
晴空万里,明清宛上了马车,前头赶车的是无垠,瞧着倒像是普通人家出去,但是那暗中保护的人却是足以让任何山贼都闻风丧胆的。
明清宛循着记忆让无垠将马车赶到了燕州城外的一座山脚下,马儿连同车子被拴在了山下。
“小姐是想要找什么草药?不如您画下来,然后我让旁边的暗卫帮忙找一找?”
“你们不知道怎么找的,我小心点就是了。我们沿着大路上山。”明清宛摆手阻止了,她可不是想要来做一个花瓶的。更何况这个草药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够分辨出来的,如若找错了怕是前功尽弃。
残星笑嘻嘻地扶着明清宛朝着山上走去,她歪着脑袋好奇问道,“小姐今儿打算找的是什么药?山下药铺买不到么?”
“嗯,这个药我没有在药铺里看到过。我不清楚京城有没有。之前被绑的途中我看到这里的山上很多,所以我想来看看。如果可以,这种药对处理伤口的用处很大。”
“这样。”残星点了点头,那张圆乎乎的脸蛋上头带着满满的笑。
走了有一段路,明清宛弯腰连根拔起路边的的一根草,她看了一眼根部,最底部是紫色的,她松了口气,“这里哪儿有水?我把这个洗一下,看看是不是我们要的。”
“小姐交给我,我拿去洗。”无垠伸手。
明清宛将那草药交过去时只开口叮嘱了句,“注意一下不要损伤到根部,我们主要就是用根茎入药。洗的时候小心点。”
“是。”
过了没一会,无垠就将那洗干净的东西小心翼翼送上前,“这样可以么?”
“嗯。”明清宛将那被洗得干干净净草药拿到面前,上头就连叶子都没有被洗掉。要知道这草药最容易掉落的就是它的叶子,虽然它的叶子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掉落之后会流出汁液,那叶子的汁液没有医疗效果但却有折磨人的用处。
叶子的汁液若是普通人碰到了,怕是要决定其痒无比,甚至于可能会因此挠破皮,出血等等。
明清宛从怀中掏出手帕将草药包裹住,“是这个,周围有多少人?让他们出来吧,我讲一讲这草药需要怎么分辨和注意的方面。”
“是。”无垠从怀中拿出一个白玉制作而成的哨子,放在嘴边轻轻一吹。
倒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声音,就是突如其来面前出现了四五个人,穿着都是极为普通寻常,并没有什么自己以前看电视剧时所看到的那种黑衣黑裤。
“嗯,你们过来。”明清宛朝着几人招了招手,然后将自己面前那颗被放在手帕上头的草药摊开,她指着那草药细细说道,“草药的上头叶子是这样的,你们要分清楚。这是蜘蛛网形状的。除却这种草药还有另外一种也是这个形状,但是那种草药不能够医治人,而是杀人的。”
无垠犹豫了好一会开口道,“那我们怎么分辨?”
“很简单,看果子。”明清宛笑了笑,“上头果子是绿色的就是能够救人的,如果果子是黑色的,那就是杀人的。至于那些没有结果子的,如果你们不小心拔起来了,那就看底部。底部是紫色就是能用的。但如若是青色的,那就是不能用的。”
明清宛想了下,似乎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么?”
那些人几乎可以说是同时地摇了摇头。
“对了,你们去弄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不论是治疗的人还是害人的,你们都要小心一点,尽可能不要把它的叶子弄掉。就算是弄掉了,也尽可能不要碰到上头的汁液,不然会奇痒无比。”
“是。”众人纷纷应道。
无垠安排这几人分班轮留找草药和守护明清宛。
知道自己现在可以说是母凭子贵的时期,她也没有故意要去装作自己很厉害地将事情都包了。反正自己都已经交代清楚了,她现在只打算坐在原地好好休息,顺道将那些人收集回来的草药挑拣出来。
不过出乎明清宛意料的是,那些人摘回来的草药都是正确的,没有一个是错误的。
这些人的智商真的是高得让人佩服。
过了好一会,面前的草药都已经堆叠成山了。
“好了。这些就可以用很久了。”明清宛开口道。
无垠将那哨子再次吹响,那些人纷纷再次出现在面前,只不过其中有个男人将自己的手背在了身后。
“你怎么了?”明清宛狐疑看去,这人面上红得不太正常。
男人摇了摇头,想要否认,无垠却冷声道,“把手拿出来。”
那双手红通通的,上头满是被挠的痕迹,看得让人触目惊心。
明清宛轻叹了口气,她就知道一定会发生这种事,索性自己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将怀中早早准备好的那瓶盐递了过去,“你用这个擦手,反复擦,等到稍微不痒了,去旁边的溪水里头把手伸下去,浸泡到你觉得不痒了再把手拿出来。”
无垠替人将盐接了过来,道了声谢。
“我们先去车上等着吧。无垠你帮忙处理一下,别让他再抓了,如果伤口破了那些毒素渗透进血液里头就不太好处理。”
“是。”
明清宛起身由着残星扶着下了山,地上的草药有其他人用布料去包裹好然后一同带下山去。
在等那个男人和无垠回来的时候,残星那对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看着面前的女人,满是好奇。
“残星,你有设么想要问的直接开口就是。”明清宛将手里头的书轻轻放在了一旁,无奈看去,“你这样一直看着我,我都没办法认真地看书了。”
残星挠了挠自己的脑袋,笑得傻傻的,“就,小姐似乎无所不知?残星觉得小姐很厉害。”
明清宛温柔笑笑,她轻摇头,伸手撩开车帘,看到无垠带着那个男人慢慢走回来,这才收回视线,“不是无所不知,只不过活得久了,看得多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