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紫云嬷嬷
“宛宛这是关心我?”
明清宛一愣,脸上一红,瞪眼对方,“是。怎么说你也是我肚子里孩子的父亲,还是你希望我把孩子生下来,他就再也见不到他的父亲?”
冷明秋摇摇头,心里头有些欣喜,这是这么多天来清宛头一次承认自己是孩子的父亲。而且还是以这种肯定的语气,他越发肯定自己只要是愿意等,就会得到她的心。
“所以你把东西收好,就别胡思乱想了。我又不是真的会惹祸,再说我现在的身份也不是那种谁都能够动得了手的。不是么?”明清宛将手里头的令牌塞入对方的手里头,“收好。”
冷明秋握那令牌的时候,手指弯起,蹭到了对方的掌心,酥酥麻麻的感觉就通过这指尖和掌心相接触。
二人的手飞快地缩了回去,他只觉得自己掌心里头的那令牌简直就是烫手,让他都觉得暖暖的。
这是她的温度,她手心的温度。
“明姑娘!你总算是回来了!”不远处一道清晰的女声传来。
明清宛转头看去,只见先前带着她出去的那嬷嬷急急忙忙地朝着她走过来,面上满是喜色,在她还没有走近时,嘴里头就在念念叨叨,“你不知道,奴婢这差点就要被太后娘娘给骂惨了!是奴婢不对,不该将你交给大公主手里头。奴婢该寸步不离地守着你,还请明姑娘恕罪。”
对方是这个岁数,而且能够在太后身边贴身伺候,必定是太后的贴心人。
明清宛很清楚,对方在道歉,但是自己却不能够拿乔装大。她忙伸手扶住那要行大礼的人的双臂,将她扶起,脸上带着淡淡笑意,“嬷嬷这是要折煞清宛。要和清云公主一同出去是清宛的决定,让嬷嬷回去也是清宛的吩咐。这怎么能够怪在嬷嬷头上了。清宛这就回去好生告诉太后娘娘,必定不能让嬷嬷背了这黑锅,还请嬷嬷放心。”
“唉,这有什么可放心不可放心的,只要明姑娘不怪罪奴婢,奴婢就放心了!”
也不知是真还是假,嬷嬷这才做出瞧见了睿王的姿势,忙朝人行了礼,“奴婢见过睿王殿下。”
“紫云嬷嬷快快请起。”冷明秋抬手扶住,“嬷嬷算是长辈,这礼按说该是明秋向你行的。”
这说着,冷明秋就要给人行了个晚辈礼,那嬷嬷倒是吓得手忙脚乱地挡住了他的手,“睿王殿下快快别这样,奴婢受不起。你们这事我不告诉太后娘娘便是了。”
“那就多谢嬷嬷了。”
紫云嬷嬷无奈摇摇头,“你啊你,真的是让奴婢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二人之间的哑谜并不难,明清宛也看得出来其中的奥秘。她安安静静站在一边并不多嘴,这宫里头的事情,自己没有那个立场去多嘴说什么。
“这不是紫云嬷嬷疼爱明秋么。那就劳烦紫云嬷嬷帮忙照顾宛宛了,她初次入宫,诸事不晓。这还需要多多劳烦嬷嬷。”
紫云嬷嬷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这事奴婢便答应你了。”
“多谢嬷嬷。”
“你且退下吧,若是让别人看了去,怕是不好。”
“是。”冷明秋给明清宛递过去一个让她安心的眼神,随后便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紫云嬷嬷瞧着那离开时候风轻云淡的背影,禁不住又是一声长叹,这人啊。和他父王还真的挺像的,就是两个父子。一个多情,一个痴情,说来也是好笑极了。
那头紫云领着明清宛回了慈宁宫,一路无话。
在慈宁宫门口,明清宛一眼就瞧见了翘首以盼的母亲,忙大步朝着人走了过去,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娘,你别担心,我没事。就是迷路了。”
“你这丫头,让为娘都不知道该如何说你了。”苏月央又急又无奈,只好捏了捏她的手,重重地叹了口气,“下次莫要再这样了!”
明清宛乖顺应下,随后瞧见了那后头被人搀扶出来的太后娘娘,忙垂首行礼,“清宛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清宛丫头没事吧?紫云这一回来,月央瞧见背后没你,可是急坏了。哀家认识她这么多年,倒是头次见她这副模样。”太后指着苏月央笑着摇摇头,“这做了娘的,倒是当真不一样了。”
这番话使得明清宛心里头暖暖的,自己这个娘亲是真的很疼自己,也很照顾自己。
“娘亲一直都对清宛很好。如若先前娘亲有什么失礼的地方,清宛在这儿代替娘亲给太后娘娘道个歉。”明清宛朝着人福了福身子,垂眸看向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显得格外温顺。
太后同身后的紫云嬷嬷说笑道,“这哀家还没说什么,倒是护上了。”
“清宛不敢。”
“你这丫头也不用多礼。这事如若哀家也追究责任的话,那岂不是要追究到哀家头上了。况且哀家同你外祖母相交甚好,便是你的娘亲也可以称得上叫哀家一声干娘!那些虚礼倒是不用在哀家这儿用了。”太后娘娘朝着人招了招手,“清宛丫头,过来,让哀家瞧瞧。你这长得像明小子多些还是月央多些。”
明清宛乖顺地走了过去,一改先前的低眉顺目模样,而是微收下颚,面露几分笑意,有几分矜持,但却能够让人看得清面容。
“嗯,这样子和月央年轻的时候倒是有七八分像!”太后肯定地点了点头,那只仅仅戴着祖母绿的戒指的手落在了她肩上,轻轻拍了拍,“你这丫头,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若是愿意,这些日子便留在宫里头陪哀家多住几日吧?哀家这些年同淑妃整日念经祈福,你也可以跟哀家几日,这也算是给你肚子里的皇……孩儿祈福了。”
不知道是不是明清宛在这宫里头待久了,总觉得这里头怎么哪个人都知道自己和冷明秋的那点事,导致她都把那孩儿给差点听成了皇儿。
她瞧着太后那一脸淡然的模样,一时半会也说不准,这人到底是知还是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