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收买人心?
“倒是个牙尖嘴利的。”皇贵妃淡淡地看向那下头的女子,瞧着倒是有几分姿色,微微凸起的小腹也不影响她曼妙地身姿,不卑不亢不弯腰倒是像极了苏氏这满门所谓的清高。这也是她最为看不起的,这清高如果真的能够当饭吃,苏家老大老二还会入朝为官?不过是笑话。
明清宛觉得这上头的人针对自己的意味实在是太明显,明显得她都可以直接感觉到那扑面而来的恶意了。但是自己却没有任何后退之路,再说自己也算是明府和苏府的人,如若是后退了,谄媚了,这两家的风骨可都要折在自己身上了。
所以自己不能退!
“皇贵妃娘娘教训得是,牙尖嘴利才好啃骨头,谁让清宛平日里头最喜欢吃的便是那骨头旁边的肉呢。”
这话里话外如若是有心人一联想,怕不是就要把这上头高高在上的皇贵妃给联想成了肉骨头。一时间满殿寂静,甚至于没人敢大口气地呼吸,生怕撞到了枪口上头。
这皇贵妃能不能惩治得了这女子还不一定。如果是自己出声,这多半要惩治的就是自己了。
“放肆!”皇贵妃厉声呵斥,自己入宫多年颇受宠爱,其他人见着自己莫不是点头哈腰的,哪儿来的人竟然敢这么和自己说话!莫不是忘了规矩不成!如果自己让她给骑到了脑袋上,怕是谁见了自己都要嘲笑三分了!
“给本宫拖...”
“慢着。”
两道声音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异口同声,皇贵妃狐疑地看向端坐在上头那常年来不争不抢,性格沉稳的皇后,平日里头自己若是惩罚了别人这人也从来不管的。怎么现在会出声了?
随后她转念一想,记起了皇后那个病秧子太子。也对,现在争夺皇位那么厉害,如果能够借由帮一个女人得到几方势力帮助,算是一把极为划算的买卖。但是这不就是踩着自己往上爬么!
这么一想,皇贵妃又不愿意干了。自己要惩罚人是自己要惩罚,但是要做别人的梯子她可不是那个傻的。
于是皇贵妃那张原先怒气冲冲的脸上扯开了一抹笑,“唉,这都什么跟什么呢。小孩子说话本宫生什么气。这清宛还不快上前来让本宫好好瞧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美人胚子。要知道本宫原先和你娘亲可也算是闺中密友呢!”
端坐在下头的苏月央却是冷笑一声,觉得睁眼瞎怕就是眼前这人这个样子。
明清宛自然也没有把话当真,但也落落大方地上前朝着人福了福身,“清宛见过皇贵妃娘娘,祝皇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果然是个美人,这嘴也甜。”皇贵妃笑起来的时候倒是格外甜美,让人生不出一丝气。她从自己的手上头褪下一个镯子,笑着套在了明清宛的手腕上头,还牵着她的手拍了拍,“这也算是本宫和你有缘的见面礼了,先前那些话是本宫逗你玩的,你莫要在意。”
明清宛低眉顺耳,显得格外乖顺地应道,“是。”
皇贵妃在这儿又牵着她家长里短地唠了好一会才松手让她回去。
这番变故让在座的那些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只不过这皇家人的想法也没有人敢开口去揣摩半分。要知道等会出了事,到时候遭殃的可就是他们自己了。
皇贵妃极为得意地朝着上头的皇后抛去一个挑衅的眼神,只见皇后身着一身正红色,极为淡然地抬起一只手,“让我们举杯祝大秦国运昌荣。”
“祝大秦国运昌荣!”众人纷纷举杯异口同声道。
皇后身旁的女官在捧着圣旨宣读后才宣布酒席开始。
明清宛低头瞧着那玉镯成色,不得不说这成色比她在黎府的很多个镯子都好很多。
“李氏倒是舍得。”苏月央嗤笑一声,她也看见了那个镯子,所以才这么说。
这话一听里头肯定还有文章,明清宛禁不住凑过去问道,“怎么了?这个镯子有什么别的来头么?”
苏月央轻叹一声,伸手拉住自己女儿的手,另一只手抚摸上那只镯子,“这个镯子是皇上赐给皇贵妃的第一件东西,也算是当年波斯进贡后赠送的唯一一块玉打造出来的。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这倒是让明清宛没有想到,这块玉会这么贵。
“也不知你这身份是好还是坏。”苏月央禁不住又叹了口气。
一边是苏府一边是明府,现在她身上还套着黎府的身份。这文武都有,也不知皇上是不是有所忌惮。
苏月央忍不住开口问,“宛宛,你真的不记得以前的事?”
明清宛极为茫然地摇了摇头,“不记得了。”
“唉。”苏月央又是一声长叹,“也不知你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等身份,你在宫里头行走还是太惹眼了。其他人倒也还好,怕就怕这皇上也盯上了,到时候将你寻个缘由扣在宫中做那人质便糟糕了。”
明清宛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毕竟她又不是原身,怎么知道原身到底打算玩什么。她只好拍了拍自家娘亲的手背安抚,“没事的,别担心。随遇而安,反正都已经这样了,我们又不能重来,不是么?”
“是了。”
酒席没有开始之前在桌子上头的便是冷盘,切得极为精美的冷盘被摆放在面前,每个盘子中间还各有用不同的菜雕刻成的龙凤和其他的图案。
随后冷盘扯下后先上的便是汤以及热菜了。
香气扑鼻,明清宛觉得这御厨说到底还是和别的厨师不太一样。这真的就是色香味俱全,一道菜怕是上头摆了多少菜叶子和肉片都数过了,就连平日里宴席上头的香菇炒肉都摆放精美,中间还用一小朵胡萝卜花放着。
要说这两边的夫人小姐都是小口小口地抿着汤,偶尔吃了那么一两口就放下筷子,笑着和身边的人低声细语交谈。
而这上头也只有两桌人不一样。
一桌在公主坐席处,而另一桌便是明清宛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