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艳阳天,何袁看着房间里屈指可数的村民,一脸错鄂地望着老支书。
老支书摇摇头:“现在大伙都不愿意见你。”
何袁笑着道:“我们不拆了,不拆了。”
“啥?不拆了?”刘三娃跳起来,那他岂不是亏了。
张翠凤赶紧扯了扯他的衣服,示意他坐下。
“对,我们村不拆了,所以老支书你去广播上再通知一遍,告诉他们我们不拆了,而且还有补助。”何袁笑了笑,这下村里人就安心了。
这广播也是近期才安装的,听说为了实现全县村村通广播,县里投资了不少钱。
广播一响,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侧着耳朵认真听起来。
“各位村民,各位村民,速到村委会开会,我们村不用拆老房子了,大家快来开会,有好事。”
一听不拆房子,还有好事,大家扔下手中的锄头,背篓,哇哇地就往村委会跑。
“何书记,有啥好事?”
“真的不拆我们老房子了?”
“房子不拆了,那钱是不是也没有了啊?”
“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县里特批我们村不拆老房子,把老房子改造一下,让这些房子更好看,参与改造的还要给大家拿补助呢!”
有人问了:“怎么改造?”
“不会明着说改造,暗地里拆了吧?”
“不会,乡亲们听我说,就是把你们这些老房子翻新,刷一些漆,画一些画。”何袁赶紧解释道。
“那还能往上加一层吗?自从有了孙子,这屋子就不够住了。”
“乡亲们,这些都是可以的,大家一定要配合工作,早点把房子改造好,早点拿补助。”
对于牛头村的人来说,一个人有几千块的补助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几万元他们更是想都不敢想。
今天砍竹子,明天搬石头,有的甚至在旁边搭了一个茅草房,直接搬离老屋。
大家配合工作,改造的进度就很快,改造的任务包给了一家劳务公司,巧的是老支书的侄子也在。
何袁见了,是一个精干的小伙子,人也特别机灵。
何袁想起老支书的嘱咐,她赶紧打电话让父母在她们村里打听打听还有没有单身姑娘。
不知道是老支书授意,还是小王自己的意思,他隔三差五就会给何袁送一些土特产。
核桃,花生,竹笋,木耳之类的,久了也就堆了不少。
这天,小王提着一口袋橘子又来了,何袁看到了赶紧说道:“王林,你天天过来,不得把你家掏空了啊?”
王林皮肤晒得黝黑,咧嘴笑了笑,雪白的牙齿在太阳下格外闪亮:“俺叔说,吃不穷。”
说完放下就跑,何袁喊到:“站住,不想要媳妇了?”
王林立刻刹住脚,转过身憨憨地说:“真有媳妇?”
何袁点点头:“嗯,你过来。”
话音刚落,王林就出现在她面前。
何袁心想,这动作也太快了吧。
“你把这些东西拿回去,我就告诉你。”何袁指了指屋里那堆东西,这些都是王林给的。
王林摇摇头,他记得叔说过: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
何袁板着脸:“你要是不拿回去,你媳妇可就没了,再说,你把这些给了我,你拿什么给姑娘。”
“我还有钱。”王林想了想说道。
“胡说,你的钱要拿来娶媳妇办酒席还要盖房子养儿子,结婚前你总得给人家父母一些东西吧。”
王林没有想那么多,听何袁一说,他兜里这点钱确实不够。
他赶紧说道:“好,我拿回去。”说完就开始搬,生怕何袁会反悔。
“慢点慢点,不急。”何袁看着忙碌的王林说道。
王林抬起头笑着道:“何书记,俺叔说得没错,你是个好人。”他拿来的这些东西连袋子都没有拆开过。
何袁笑着道:“你不也是好人吗?”
王林嘿嘿一笑,抓了抓脑袋,半晌才道:“何书记,俺媳妇是什么样的啊?”
何袁打开手机,照片上的人眉目清秀,乖巧可人。
这是她们村杨大妈家的女儿,由于家中贫困,一大把年纪也没嫁出去。
“真好看。”王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狠不得把屏幕里的人抠出来。
“王林,小燕年龄比你大一点。”何袁提醒道。
“没事,女大三抱金砖。”王林不在乎,只要能娶到媳妇就好。
“小燕家比较贫困。”何袁又道。
“没事,我能赚钱养他们。”他们家也不富裕,能一起过日子就好。
“那我把她微信给你?”何袁话音刚落,王林就拿出手机:“何书记,推给我。”
“要不要你们先见面?”何袁试探着。
“不用,我自己聊。”
谁说他木讷了?谁说他憨了?这么机灵。
自从给王林介绍成功后,又有几人登门求助了,何袁摇摇头道:“想娶媳妇,赶紧把自家房子搞好,要不然没人来的。”
“王林不就找到了吗?”有人说道。
“人家有小楼房,你有吗?”
……
“人家有大棚,你有吗?”
……
“你说说你们几个,一天啥事不干,天天只知道找媳妇,看看你们那样,衣服都穿不好,哪个姑娘要你们?”
三人低下头,看了看身上带着酸臭味如画板的衣服,头埋得更深了。
这日,家里来了电话,说村里人报了他们家为贫困户,何母特地来征求她的意见。
贫困户享受的政策确实多,还有帮扶干部帮助确实不错,但是他们家不能享受。
她有工作,弟弟也签了市里的医院,这一切都挺好的,还是让给其他人吧。
“妈,我们就算了吧,还是让给其他人吧,他们更需要。”何母非常听女儿的话,只要是何袁说的无论对错她都听。
“那土房子要不要拆呢?”何母问道。
“拆,政府说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
“补助有点少,怕是不够修房子。”何母小声说道。
“妈,没事,我这还有些积蓄。”何袁还是很节约的,除了每个月还秦月的钱,其余的钱她全部存起来的,多多少少也有七八万。
“这么多?那你平日里岂不是没有用钱?”何母一听还有那么多,关切地问道。
“我每个月用五百就好了,村里什么都有,我在这还有一块菜地呢,吃的穿的都挺好的?”
五百,何母心中难受,心想何袁都这么大人了,一个月才用五百,估计连像样的衣服鞋子都没买过。
“袁,苦了你了。”
“妈,你说什么呢?我不苦,我明天就把钱给你们,赶紧拿去盖房子。”有了新房何袁心里也就安心了,他们家那土房子经常掉土下来,早就该拆了。
何袁家新房建成的时候,牛头村的房子也建得差不多了,大多数人都搬进了改造的新房里,大家嘴上说着还行、一般,其实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