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提刑皇后 > 三百六十七章:共看这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终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三百六十七章:共看这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终章》

小侯爷果真不负众望,请了老侯爷出马,连夜调集兵马,把城内陆家家庙,阁老府,二皇子府吗,周子山的侍郎府,以及城外的陆家别院跟清虚观,团团围住。

火把点亮了暗沉沉的夜色,从陆家家庙之中起出一箱箱金银,以及陆泰亲笔所记的账本,这些年在山东搜刮民脂民膏贪墨的库银,送到京城,每一笔都记的清楚明白,潘清翻了翻,看向陆家老太爷,潘清倒是很佩服这位,从刚才到现在,陆家别的人早已乱成了一团,可这位老太爷却一直坐在那儿,即便看着银子自家家庙中取出,神情也毫无变化。

只是看到潘清手里的账本微微动容:“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潘大人好本事,一夜之间便连着扳倒了数个朝廷重臣,潘大人可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敌太多,便潘大人再有本事,今后这仕途只怕也走不平顺,潘大人就不怕吗。”

潘清:“潘清立于天地间,行得正做的正,有何可惧, 潘清当日只是当个小捕快罢了,不想却一步一步走到今日,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如今,无论身任何职,潘清为的都不是高官厚禄,而是要为百姓伸张正义,让这世上公正长存,这是我朝律法的根本,也是国之基石,更是为官者必须去坚持的底线,因私心而逾越了底线,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百年世族都应严惩,这才是律法之前人人平等,只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意,国家方能昌盛。”

陆老太爷定定看了潘清良久道:“你说的是,除非圣人何人能摒除私欲。”

潘清:“这不过是贪官为了说服自己而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人是不能摒除私欲,但因一己私欲而至山东十几万的百姓的性命于不顾,敢问老大人,这样的人若为君,天下百姓当如何,恐怕不止一个山东饿殍遍野,而是所有百姓的灾难,到时候您陆家便是千古罪人,更遑论还勾结道士私炼红铅丸,老大人可知那红铅丸祸害了多少无辜少女,若那些少女是你陆家的女儿,老大人难道也能眼睁睁看着她们殒命吗。”

陆老太爷:“自古以来那条通天的路便是由无数枯骨血肉堆积而成,若不狠如何能成就大事,便是我陆家的女儿也一样。”

潘清忽的笑了起来。

陆老太爷:“你笑什么?”

潘清:“我笑自己糊涂,竟跟一个满心权力欲望毫无人性之人讲道理,如何能说得通,怪不得陆泰宁可自焚把罪名一力承担,原来有你这样为谋私利,视人命如草芥的混账爹,难怪养出这种愚孝的儿子来,陆家有今日就是因你这个满心私欲的家主,今日陆家的破败却是百姓的幸运,至于你那一套成大事的混账道理,九泉之下跟那些被你陆家害死的冤魂屈鬼说吧,带走。”

而此时应邀去九王府赴宴的二皇子也接到了信儿,脸色一变,站起来要走,卫九伸手拦住他:“这席还没散呢,二哥要去何处?”

二皇子:“我府中出了些急事,需回去料理。”

卫九笑了一声:“二哥,你要是打算回去销毁你藏在地窖中的龙袍,兄弟劝你甭费力气了,那龙袍这会儿估摸已送到父皇哪儿去了。”

二皇子脸色一变:“你,好你个老九,你今儿哪是邀我吃酒叙兄弟情,分明是给我下套呢。”

卫九:“二哥,这么说可就冤枉我了,我是真好心好意请二哥吃酒,至于你那地窖中的龙袍,可不干我的事,谁让二哥府里的地窖跟陆家家庙连着呢,潘大人已探查清楚,陆泰在山东搜刮的库银就藏在陆家的家庙之中,今儿晚上把陆家围住是为了起出库银,哪想二哥地窖中还藏着宝贝呢。”

二皇子:“老九你行啊,平常日子那德行闹半天都是装的,这一出手就来了个狠的,二哥折在你手里,认了,想怎么着就来吧。”

卫九:“这些招儿二哥还是往父皇跟前儿使去吧,兄弟可接不住,二哥请吧。”

二皇子到大殿的时候,大殿已是灯火通明,文武百官都到齐了,比白天的朝会还热闹,皇上也未想到,不过一个山东库银的案子竟牵出这么多事情来,虽知道陆家心怀鬼胎一直想方设法打击太子,妄图费了太子该立老二为储君,却也未想到,竟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怂恿道士迷惑太子,且勾结朝臣偷炼红铅丸谋利,在冀州的道观败露,竟勾结江湖上的杀手组织紫燕堂,杀人灭口,还想嫁祸给太子,即便如此,也远远没有这龙袍让皇上触目惊心。

近些年,自己的龙体是有些不怎么康健,可也不至于立时就死吧,这老二一早置下龙袍不是明摆着咒自己驾崩吗,他好谋权篡位,这哪是儿子,简直是冤家。

想到此,恨不能把这畜生立时打杀,却到底要自己的皇子,需顾些体面,敕令圈进宗人府,不许任何人探视。

老二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再恨也不舍得赶尽杀绝,可是陆家就不一样了,一想到陆家这些年包藏祸心,怂恿老二谋反,皇上恨的牙根儿直痒痒,哪会留情,抄家灭九族,女眷入教坊司为妓,陈府,周子山亦然,那些炼制红铅丸的老道处以剐刑,而紫燕堂,皇上令大内侍卫出动找到紫燕堂的老巢尽数歼灭,从此江湖再无紫燕堂。

太子府管家全寿,跟周子山暗中勾结偷炼红铅丸谋利,且蛊惑太子信奉邪道,事发当晚,吞铅而亡,死后尚被挫骨扬灰。

潘清因接连破获山东库银大案于红铅丸案,皇上惜其才,下旨封她为提刑官,掌管京畿提刑司,虽不能恢复女儿身,暂且也不能为父亲翻案,但这个提刑官却是潘清喜欢的,她特意要了小花捕快过来,跟陈平,大狗,还有冀州府的宋五,明德,成了提刑司的固定班底,在往后的数年间,屡破奇案,声名远播。

太和三十五年,太子病逝,转年圣上立九皇子为储君,太和三十八年,皇上驾崩,太子继位改元永清,大赦天下,永清帝继位第二日,靖远侯上奏重审当年侍郎应学宗之案,帝准奏,着提刑官潘清主审此案,潘清查清,当年应学宗通叛之案,实乃其属下裴光所陷害,因两人颇有私交,裴光便利用出入侍郎府的便利之机,窃取了应学宗的书信,将其信中之字摘取下来,拼凑成了通叛的反书,嫁祸应学宗,被潘清瞧出端倪,把反书置于水中,书中字样纷纷散开, 正与从尚书府起获应学宗的书信,所缺之字,一一对应,铁证如山。

裴光削去官职押入天牢,帝继位初,立志行仁善之政,虽裴光有罪却罪不及子女,一时间新帝仁善之名为百姓称道,已故应侍郎追封英烈公,同年冬京畿提刑司的提刑官潘清,因病英年早逝,让人不胜唏嘘。

因皇上对这位潘大人颇为看重,伤痛之极,竟连选妃立后的心思都没了,群臣屡次上奏,催皇上立后选妃,皇上只是不理。

太和三十九年春,寻回已故英烈公遗落民间的千金应清,帝一见心悦之,当即立后大婚,普天同庆,因应皇后常微服出宫查案,有见过的人说容貌酷似当年京畿的潘提刑,后不知谁说是一人,并把帝后相识相知的故事变成了书,在茶馆里说,说起帝后在冀州携手破案之事,直说的吐沫横飞,当日皇上并不知眼前的神捕便是女娇娥,只以兄弟待之,开言便道:“清弟,此案可有眉目了?”

众人听的如痴如醉,唯有二楼雅座了一对男女,觉得颇为好笑,此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微服的帝后,潘清瞥了对面的卫九一眼:“我怎么记得你那时候有事儿没事儿就往我跟前儿凑呢,我那时候都疑心你有特殊癖好呢。”

卫九也乐了:“别说阿清,就是我自己也疑心,一度颇为焦虑,甚至……”说到此忽觉不妥,咳嗽了一声。

潘清:“甚至什么,怎么不说了。”

卫九呵呵一笑:“那个,日子长了,不大记得了。”

潘清:“哦,那是不是我帮你回忆回忆,阿康可是说过,那阵子你让人帮你踅摸了好几位佳人,囤在王府中,那时候你三天两头的说有事儿,原来是回去风流快活去了。”

卫九脸色变了变,心说,阿康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仗着跟阿清走的近,三天两头嚼舌头,不行,回头自己得嘱咐柳有德,把他的腰牌收回来,以后不许进宫。

潘清:“怎么着,想起来了吧。”

潘清的语气很轻,可越轻卫九越怕,他这皇后可不好惹,有事儿没事儿就往宫外跑,一跑就没影儿了,想到此忙软着声音求饶:“清弟,你君子不念旧恶,就别计较这些旧事了成不,时候不早了,该回宫了,乾儿说不准找母后呢。”说着不由分说,拖着潘清下楼了,临出茶楼正听见说书的一拍惊堂木:“今日提刑皇后便说到此处,若问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晓。”

卫九不觉笑了一声,潘清:“你笑什么?”

卫九:“提刑皇后跟朕速速回宫吧。潘清也不禁笑了起来,若让自己回去重新选择,她大约还会做他的提刑皇后,与他并肩而立看着这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