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进京赶考
此时村里面苏文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要出发去京城了,这次去京城,苏老太太和苏老爷子两个人跑了很多地方,在加上自己家的积蓄和借的苏成家的还有苏达家的银子,也凑了几十两银子,给苏文带着去京城的一路上好用呢。
他们这么多年的期望都在苏文身上呢,就看这一回了,要是真的考取功名回来,那到时候他们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官老爷的爹娘了,这要是说出去他们多有面子啊,熬了这么多年了,就看这一次了。
虽然他们也没去过京城,但都知道京城离这里很远,几个月的路程呢,这一路上要住客栈要吃饭,只是在路上都要花不少银子,而苏文去京城是要给他们家考取功名的,更不能亏待了苏文了,所以即便是家里在困难,最近这段时间两个老人都尽量借到银子让苏文带去京城。
这次和苏文一起去京城的不止他一个人,也有好几个人,他们是商量好一起的,这样在路上也有伴,还是比较好的。
其实苏文知道他自己几斤几两,这么多年他在学堂都没怎么认真学,这次去京城也是想去京城看看玩一下,还从来没有去过京城呢,听其他人说京城地方大很是繁华,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他心里就羡慕那些去过的人了。
这次他去就是想去京城玩而已,但是他没有银子,只能以进京赶考的借口说了好去。
两个老人这次倒是抱了很大的希望,他们不知道的是,苏文那个样子是根本考不上的,还浪费了他们几十两银子。
而且苏文又是个不学无术的人,又不知道挣银子,只知道花银子的人,那几十两银子到时候还要他们两个老人给别人还呢。
现在他们心里倒是很高兴,也很是期待,到时候等苏文回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知道苏文并没有考上什么回来,他们心里应该就清楚了吧。
吃了早饭,东西都准备好了,要出发赶路的时候,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还有苏文他媳妇,几个人一直跟着他到了村口。
看着苏文坐上了马车,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一下就要离开家要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了,苏老爷子还好,虽然心里很是不舍,但是没有流眼泪。
苏老太太就不一样了,她想到苏文这次要离开家这么久,而且没有家里人的陪伴去京城,一路上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不知道,想到这里苏老太太都流下了眼泪,很是舍不得。
“苏文啊,这去京城一路上这么远,你一定不要亏了自己,要吃好喝好,不要为了省银子让自己受苦知道了吗?”苏老太太就是不放心,一路上都在叮嘱着,听的苏文都有些不太耐烦了。
虽然他心里不怎么耐烦,但他没敢表现出来,他这次能够去京城,这些银子也多亏了苏老太太和苏老爷子最近跑了很多地方给他凑够,要不然他连京城都去不了呢。
“娘,我知道了,你都说了好几日了,儿子都这么大的人了,这些事情肯定都知道,也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你们都放心吧,我一定会安全回来的,路上肯定也会小心的,你和爹在家也要保重身体啊。”苏文在临走的时候终于说了几句人话,听的苏老太太更加的难过了。
“行了,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样子,这些事情他都知道,你就放心吧,不要在哭了。”看着苏老太太哭哭啼啼的样子,苏老爷子也觉得烦人。
本来这次苏文他媳妇也想跟着他一起去的,一来是想在路上还有个人可以照顾他,二来是她去了也好盯着苏文。
但是家里也就那个条件了,借了那么多天的银子,也就只够一个人的开销,她去了肯定是不够花的,为了以防万一,她只好待在家里,等着苏文回来了。
“苏文,你在外面一定要小心知道吗?”
“嗯,我知道了,你和孩子在家也小心些,不要亏待了自己的孩子。”苏文现在心里就想着京城,他巴不得立刻就到了京城,所以现在完全没心情跟家里人说话。
一会的时间马车都坐够了人,在家里人的目光下,苏文坐着牛车悠哉悠哉的往镇上赶去。
在镇上好去和那几个同去京城的人会和,还没到镇上呢,苏文就已经迫不及待想到京城了。
苏成一家人当然也知道苏文今天要出发去京城了,最近几天苏老太太和苏老爷子把苏文要去京城的事情在村里宣扬的都知道了,他们想不知道都难。
此时苏成一家人正在家里吃着早饭,“孩子他爹,你说这次苏文去京城到底能考个功名回来吗?现在爹娘给村里人都说了,人家都知道了,到时候要是苏文什么也没考到,那回来岂不是丢人啊?”
不过丢人不丢人这个事情,也和他们家没关系,杨氏就是觉得到时候可能让村里人都看笑话。
虽然和他们家没什么关系,但好歹苏文是苏成的弟弟,两个人虽然关系不好,好歹是一家人,到时候村里人笑话他们,可能也会连累自己一家人的,杨氏在心里这么想着。
“以我对苏文的了解,我觉得他这次去京城,就是拿着爹娘的银子去玩了,就他那肯定考不出来个什么的,回来肯定会丢人,尤其是丢爹娘的脸,你看着吧,我说的肯定没错。”苏成一边吃饭一边说道。
“爹娘也是的,自己的儿子这么多年了,别人说什么他们难道不知道吗,苏文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自己不知道,肯定多少听村里人说过吧,可笑的是他们都不相信人家说的,都认为是别人嫉妒苏文才这么说的,我也真是不知道说啥好了。”杨氏心里也很是无奈。
“爹娘,我觉得还不如让爹去学堂呢,到时候爹肯定会考取功名回来的。”苏秋荷觉得让苏文去就是浪费银子,让苏成去把握还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