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章技惊四座
王如龙恨啊!
他恨不得将苏轩暴打一顿,再割掉苏轩的舌头!
可惜,他打不过苏轩,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苏先生是吧?你很有种,居然说我的字画是垃圾,既然如此,想必你的字画绝不在我之下,可敢现场写一副字?让大家评点评点。”
王如龙直接使出激将法。
“有何不敢?”苏轩神色平静地说道。
“好!”
王如龙大喜过望,当即一声令下,就让人去取文房四宝,要让苏轩当场写一副字。
在王如龙看来,苏轩年纪轻轻,就算有艺术天赋,这绝对比不上他这个浸淫书画几十年的行家。
所以,苏轩只要写了字,他就能够当场拿自己的作品进行比对,从而碾压苏轩,继而煽动围观群众,大肆嘲讽苏轩,让他无地自容。
“邓少,救护车已经停在外面了,我们扶你走。”
两个保安一左一右地搀扶着邓世隆往门外走去。
邓世隆咬牙切齿地瞪了一眼苏轩,一瘸一拐地走向了门外。
“可恶,要不是我的腿太疼了,我肯定留下来看王大师打脸这个小杂种!”
邓世隆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才气恼地叹了一口气。
“邓少,你有所不知,这个青年我前几天在文化馆负责安保的时候见过,他叫苏轩,不仅能够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画出一副千里江山图,更是在单挑中吊打了秦子涵!”
搀扶邓世隆的一个保安轻声开口提醒。
闻言,邓世隆膝盖一软,差点一屁股跌坐外地。
苏轩?
对于苏轩的名号,他早有耳闻。
这可是个狠人,连他的父亲邓昌豪都拿他毫无办法。而他的弟弟,更是被苏轩完虐!
“原来是苏轩,难怪连我父亲都没有放在眼里。该死的,早知道是这个家伙,我打死都不会招惹他!”
邓世隆哭丧着脸,一个劲地唉声叹气。
原本他还想着派人调查苏轩的身世背景,再派人弄死苏轩,以泄心头之恨。
如今一听说苏轩的大名,这一下可得从长计议了。
很快,邓世隆和两个保镖就被抬上了救护车,呼啸而去。
与此同时,艺术馆内部。
一张红木桌子摆放在苏轩的面前,文房四宝全都摆放整齐。
“魏萍,研墨。”
苏轩淡淡道。
“好的!”魏萍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魏萍的心情非常复杂。
她心仪的男人和她从小崇拜的偶像要进行比试,不论哪一方赢,她都开心不起来。
不过,要让她自己挑选一方进行支持的话,她扪心自问后,还是选择支持苏轩!
偶像是偶像,看不见摸不着,距离太遥远了。
而苏轩呢,却像男女朋友一样亲昵,几乎是魏萍最近生活的重心。
再说了,她的偶像,未必有苏轩优秀,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你们说,这个家伙能有什么水平?会不会比王如龙大师厉害?”
“我觉得不可能,像他这么年轻的小伙子,都是眼高手低的主,可能会一点书法,但跟王如龙这个闻名全国的大师比起来,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你们真是孤陋寡闻,他可是如今沧湘市风头最劲的苏轩,文武双全,曾经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一副千里江山图。水平之高,完全不逊色于绝大多数的画家。他画画这么强,书法肯定也不弱。等着瞧好吧,王如龙可能要吃瘪了。”
一时间,现场围观的群众全都高谈阔论,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好了。”
魏萍研墨完毕,乖巧地站到一旁。
苏轩随意地从笔筒中选了一支狼毫笔,蘸了蘸墨水,然后便笔走龙蛇地书写起来。
唰唰唰。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看了过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探出了脑袋。
只见苏轩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下联是: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口中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
“这幅对联,写得大气磅礴,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字字飘若浮云,娇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作者的风度、气质、襟怀、情操,亦糅进了作品之中。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此等境界堪称登峰造极!”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神色激动地发出了赞叹。
不少人主动地鼓起掌来,表示赞同。
“卧槽,写得太牛了,傻子都看的出来比王如龙大师的字要强!”
一个白胖子忍不住惊叹一声,由于嗓门大,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白胖子尴尬地挠了挠头,讪讪一笑:“对不起各位,我这个人平生没文化,只靠一句卧槽行天下。我可说不出什么文绉绉的话,见笑见笑。”
这话说得很实在,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天赋出众,后生可畏啊!”
“俗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个年轻人要是愿意出道的话,就没有王如龙大师什么事了。”
“没想到,我最喜欢的王如龙大师,居然比不上一个小年轻,我好难受啊!”
一时间,在场众人全都啧啧惊叹,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苏轩的字超越了王如龙大师的字。
“王如龙大师是吧?”
苏轩负手而立,看向低垂着头眼神恍惚的王如龙,淡淡道:“你觉得我的字如何?跟你比起来孰优孰劣?”
“你的字大气磅礴,自成一派,结构笔法都无可挑剔。内容也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如龙大师尴尬地给出了自己的点评。
面对苏轩的字,他感到自愧不如,根本没有资格点评。如今被逼着评点,也只能硬着头皮给出了一番评价,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倒不是他的心胸有多么得宽广,主要是他根本挑不出半点毛病来,要是强行在鸡蛋里挑骨头,恐怕会惹来围观群众的指责和嘘声。
到时候,他这个自诩大师的人物,恐怕会因为自己狭隘的气度而疯狂掉粉,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