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出发冬猎
唐苏跟在他身后,一路走街串巷,最后在一间小院前停下了。他敲了两声,便有仆人来开门,点头弓腰的叫了声,“谢先生。”
他又说:“老先生正巧出去了,谢先生稍等片刻。”
谢云停漫不经心的点头,招手示意唐苏进内屋,唐苏眨眨眼,看到墙上挂着的画卷字帖,隐隐觉得十分熟悉。
她上前去,上面并没有落款,也无印章,疑惑的望向谢云停。
“自己看。”
他撂了句,便闲适的坐到亭下竹椅上喝茶去了。
唐苏定睛仔细瞅了瞅,又在屋内转了转,一个猜测在脑海中隐隐跳动,刚要吐出嘴,便听见外头有人远远喊了一声——
“唐苏!”
唐苏不敢置信,半天不敢回过头去,宋泰颤抖的手早已忍不住了。
还未入谢云停那书房,渐渐地就瞧见一个身段窈窕的丫鬟倚在门边,嘴巴快到长到天上去,对路过小厮理也不理,任谁也知道她现在正不愉快。
唐苏却一瞬间慌了神,疏影横斜,只知道那人一身白衣,衮边蟒纹曳撒撩过路边一朵秋菊,震开了圆盘似的花瓣,噗噗簌簌落在脚边,都叫一双皂靴踩入石板缝隙,唱一出零落成泥的独角戏。
画面一步步拉近,黑漆漆夜幕下仿佛唯剩这一息光。提灯引路的小厮弯腰弓背,垂首沓肩,他腰背挺得笔直,一迈步惹衣袂蹁跹,一抬手引万千粉蝶。
直到他唤一声唐苏姑娘,她才回过神来,不自觉行了礼,“草民见过王爷。”
他稍稍勾了唇角,牵连出一派潇洒,“是我疏忽了。皇后将你们放在我府里,本该好生照看着,今日太皇太后设宴,你去告诉她们几个,一同进宫谢恩罢。”这话倒是对那丫鬟说。
丫鬟脸上多了一丝得意,欢欢喜喜的领命走了。
唐苏道:“你倒是好福气。”
小太监唤着宫里马车来了,提着灯笼跨过门槛匆匆跑来,唐苏见他唇红齿白的,暗想莫非是宫里水土更能养人,此人竟比方才那个丫鬟还要好看些。
太监在他身侧站定,二人一灰一白,一高一矮,气氛诡异的和谐,唐苏心里忽然生出几分古怪,却又说不上怪异之处她站在身侧,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谢云停沉声道:“公主万安。”
一语被人戳破,她也不闹,便摘下枣红官帽,乌黑柔顺地长发披散在肩头,衬着一张若白玉无瑕的面庞,眨着一双清亮双眸,未语人先笑。
“四叔。”
待他一个眼神,便有黑衣人自暗处蛇行而出。
公主扯着嗓子喊道:“你不能这样!我只不过想来看看四婶!”哇哇大叫着,被后头侍卫抗出去了。
今时今夜,似与往常不同,却也参悟不出不同在何处。
说是家宴,却是在皇后宫里摆的,唐苏望见亭台花谢与旁的宫里不同,小桥流水,俊秀钟灵,确有几分恬淡。
以前从未听说晋王谢云停未有瞒着她,这份信任,叫唐苏很意外。
抬头望,匾额上书“风来水榭”,不自觉低吟出声,他们来的还算早,周围又没有昔日好友,便在风来水榭溜达着,周围花草盎然,未见深秋的萧索,她不爱跪人,因而甚少往宫里跑,唐武也由的她,因而她还未曾知道,皇后宫里竟有这么好的去处。
谢云停抱着披风上前,抖开仔仔细细的披在唐苏身上,“更深露重,当心着凉。”细长手指划过衣带,又拨出她长发,唐苏不由得心头一跳。
其实头发是没有感觉的,只是凄凉的夜里,随着他的动作,仿佛空气也有了温度,厚实披风携着融融暖意松松笼在她的心头,她转身要道谢,才发现他只穿了件单薄中衣。
唐苏道:“我练过武的,不怕冷。”
谢云停道:“无妨。”
“我总是觉得你是个书生。”她笑,或许是他的外表太具欺骗性,或许是他平日从不出手,又或许是他世人皆知的中了毒的身子吧。“外头冷,我们回去吧。”
正在她二人转身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打斗声,抬眼望去,宫墙上有一宫装女子,腿部姿势有些怪异,堪堪躲过黑衣人的剑,对原地不动的二人怒吼道:“你们是哪个宫里的!还不快过来帮忙!”
亭台下,小太监一路小跑而来,“王爷,开席了,皇后正——”
却叫唐苏喝住,“别说话——”
她以木枝为剑,纵身而上,趁着二人缠斗便朝着刺客腰窝扎去,衣帛撕裂之声破空传来,唐剑感觉木枝戳中了一个坚硬的物体,不大,像是一块令牌。
他腰部微扭,还有余力向唐苏催出一道真气,唐苏躲闪不及,被那真气轰的退了一小步,咳出两口污血。
刺客身形鬼魅,并不恋战,使了轻功便逃走了。
女子并未追她,宫装下摆淅淅沥沥的滴着血,“今日多谢了,还未请教?”
唐苏落地,手里的木枝已然节节断裂。
刺客离去,唐苏跟着混到了人堆里。
太后面带惧意,远远看见唐苏脸色总算好了些,她招招手,把人召到身边说:“你身份特殊,留在靖王府不合适,这些日子,便留在老太婆身边,也陪我说说话吧。说起来,你那父亲也是个冤屈的……”她说着,便哽咽了,自有后妃劝诫老祖宗保重身体,老太太神情渐渐恢复正常。
太后说唐苏该从宫里出嫁。
暖阁内烧着火龙,唐苏心里却渐渐发寒,她细细瞧谢云停神色,见他顾自敛目饮酒,便道:“横竖老祖宗想我了,我便留下好好陪陪您。不过我在王府还有些东西,晚些还得回去一趟。”
叶湘云阻拦道:“叫下人去拿便是,”
唐苏眯着眼,不可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