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上元宫重逢,年锦变徐锦
最难得的是,她的画、诗和做灯的手艺都十分的妥帖应景,评她做第一,满宫的宫人无一不服,宋萧儿便将第一的名头和一百两的红包都给了她,又分别赏给参赛所有人一碗御膳房送的汤圆,两个精致小巧的金裸子。
这下,所有人都高兴起来,就连素日里最温婉沉默的冰月也看着身边坐着的大公主笑成一朵花。
宋萧儿很喜欢这种一团喜气的氛围,又容着众人多闹了一会儿,才渐渐散去。
宫人离开后,宋萧儿才开始为上元宫的宫宴做准备。
梳好头后,瑾静将给她挑好的衣裳捧了出来,那是一套金线绣制的朱红色宫装,这个颜色,宋萧儿看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她别过头,皱眉道,“这个颜色我不喜欢,我记得内造局当日送来的宫装图册上有几套好是秋香色的,你再去给我挑件来。”
“是,主子。”瑾静低声应了一句,小心翼翼的离开。
不一会儿,她果然捧着一套新的宫装过来,宫装颜色偏浅,用银线绣制,裙摆上有几朵祥云,庄重中透着些雅意,配宋萧儿的气质和肤色再合适不过。
一些收拾停当后,外面内监隔着帘子禀道,“皇上派暖轿来接主子了。”
听到皇上二字,宋萧儿唇角微微牵动了下,没有应声,指着带着南宫、潇湘、瑾静、冬儿四人往外走出。
祁涟城可能是真的心疼她,暖轿都停在了正殿外的抄手游廊上,小丫鬟打起正殿帘子,她便可以直接上轿。
轿子也是提前用银霜炭盆暖过的,还洒了玫瑰花露,又好闻又温暖。
若是以前,宋萧儿被他这么对待,就算不感动,也会觉得很温暖,可是现在,她只觉得讽刺。
她甚至想过,如果他只封她做一个普通妃子,那她拼死都要离开,不会再和他产生纠葛,可是偏偏他封了她做皇贵妃,专门用来打皇后脸的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封号始于前朝,前朝三百余年,只出了四位皇贵妃,第一位董氏,是顺帝心尖尖上的人,若不是她宁死抗命,只怕早就被扶正了,因此只在死后被追封皇后。第二位秦氏,是文帝至爱,秦氏不孕,为了保住自己地位,几乎害死了文帝所有的皇子,可文帝还是对她至死不渝,死后将她追封为皇后,还将宫女所出的太子过继到了秦氏名下,让她生死都比别人更尊贵。第三位辛氏,承蒙圣宠,却与人有私,宣帝为她一夜处死宫人六百,腰斩后,还不顾内阁反对,强行追封贞顺皇后,与他千古相随。第四位孔氏,虽是宫女出身,但运气却比前三位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她做皇贵妃五年,整整熬死了四位皇后,最终朝中大臣无人再敢觊觎后位,康帝顺理成章的将她扶正,两人遣散后宫,恩爱一生,都活了八十来岁。
现在,她是继她们之后,第五位皇贵妃,也是大庆朝建国几百年来的第一位皇贵妃。
她不知道自己将会是那四位中的哪一个,或是四个都不是。更不知道日后见了林莞尔,要怎样同她俯首称臣。
思量间,耳边声音越来越杂,她不得不停下考虑,撩轿帘扫了眼外面,发现已经到了上元宫外。
不过暖轿却没有停下,而是直接抬到了廊檐下,才慢慢落地,下一刻,做工精致的刺绣帘子被掀起,祁涟城言笑晏晏的站在外面,对她伸出手来。
宋萧儿犹豫了下,到底还是没有拒绝他,将自己嫩白纤细的柔荑轻轻放进他手中。
祁涟城牵着宋萧儿出了暖轿,一步一步踏入温暖如春的正殿,只见殿上两旁,已经坐了不少人,都是些宫廷女眷。
众人看着祁涟城引宋萧儿进来,都起身行礼,口中称着“皇贵妃娘娘”,宋萧儿心里一苦,虚受了这一礼,和祁涟城一起坐到了主位上。
祁涟城从头到尾都握着宋萧儿的手没有放开,宋萧儿心不在他身上,目光一直看着底下的女眷,很快,她就发现林静蓁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玩味而又的得意的笑,时不时的看她一眼。
能有这眼神,宋萧儿不用多想都知道,她已经提前得知了林莞尔会被封后的消息。
宫宴十分欢乐,歌舞不断,仙乐飘飘,外面还不时有大臣、宗亲唱祝词,祁涟城听完后都会給赏,有时候是玉如意,有时候是黄金百两,每个人都不同。
大臣得了赏,自然都千恩万谢。仿佛已经忘记了年前那场战争所带来的创伤。
宋萧儿心不在焉的听着,忍不住想,可能这些大臣也觉得宋贻华不是当皇帝的料,所以才会这么淡定吧。
正暗中腹诽着,宋贻华的声音突然传了进来,宋萧儿仔细听着,发现他的祝词竟然比之前任何一个大臣写的好,可谓文采并茂,感人至深。
祁涟城明显也这么觉得,所以在赏给他金银美食之余,还给赏了两个美人,三个侍妾,四个婢女。
宋贻华在祁涟城正式登基后,就被封为安乐王,享亲王俸禄,此时得了赏,自然要叩拜谢恩。
宋萧儿听到他的谢恩声,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难过起来。像是兔死狐悲,又像是唇亡齿寒……总之,很复杂。
祁涟城一直注意着宋萧儿,自然第一时间察觉了她的失落,用力的握了握她的手,朝她安抚一笑。
宋萧儿也回他一笑,但是私心里,却更加荒凉。
宫宴过后,还有一场各府花灯的评比,祁涟城为了讨宋萧儿欢心,特意将决定权给了她。
宋萧儿不喜欢祁涟城这种别有目的的讨好,索性跟他赌起气来,看也不看殿前两排美轮美奂的花灯,直接指向了角落里最不起眼的一盏六角宫灯。
祁涟城听到她给出的结果,果然十分瞠目,看了半晌,才缓缓问,“你确定?”
“确定,我就是喜欢那一盏的朴实无华,返璞归真。”宋萧儿点头,这理由,说的她自己都快相信了。
祁涟城没有意见,让高内监提着灯出去找灯的主人,看看是哪家府里的心意,竟然能讨得皇贵妃喜欢。
高内监应声,提着花灯往外走去,不一会儿,就引了一个年轻公子进来,恭恭敬敬的朝祁涟城禀道,“这位是大理寺少卿徐大人家的公子,徐锦,现在在国子监任太学博士,教的是律算。徐大人今日身体抱恙,便让徐公子进宫领宴。”
“原来是大理寺少卿家的公子。”祁涟城打量着徐锦,并没有发现宋萧儿眼中的那一抹一闪而过的震惊。他郑重的赞了几句徐锦别出心裁,然后赏了些珍宝,又赏了些药材,让他带回去给他父亲。
徐锦谢恩退下,从头到尾没有往宋萧儿那看过一眼。
宋萧儿没想到年锦不但活着,还来了京城,心中喜悦着,但是面上却不敢显现分毫。
赏灯结束后,就匆匆回了凤鸾宫。
次日,祁涟城终于颁下立后圣旨。封林侯府家的三小姐林莞尔为后。三月三,行大礼!
发完立后圣旨,隔日,他又连发两道圣旨,一道是封乔老爷子为国公,乔府改国公府。一道是追封已故王妃林氏为顺柔皇后。
乔家接了封爵旨意后,隔日便递了帖子,要进宫谢恩。
宋萧儿是乔家第三辈唯一的女孩子,长的又漂亮,从小便得两个舅舅宠爱,那两个舅舅虽然都是庶出,但秉性却与她外祖父如出一辙,给她娶得两个舅母也是名门闺秀。没一个不着调的,都很睿智靠谱。这次,递帖子进来的是大舅母苏氏。
宋萧儿也很想念舅母,看了帖子,便派马车去接。
乔府离皇宫很近,午时过后没多久,苏氏便带着给宋萧儿准备的一些吃食进了宫。
因为还没立后的缘故,她直接去了宋萧儿的凤鸾宫。
两人见面,苏氏先是给宋萧儿请安,请完安,又问了宋萧儿这几年的境况,才将自己带来的东西给宋萧儿过目,道这些糕点啊、小孩衣裳啊都是老夫人交代,嬷嬷盯着,她亲自做出来的。
宋萧儿听苏氏提起外祖母,顿时眼眶一红,一副要哭了的模样。
苏氏看的十分心慌,别说宋萧儿现在是皇贵妃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她现在就是公主,她也不敢惹她哭。忙小声劝起来,又跟她说了几件南风苑老夫人的趣事,才哄的宋萧儿止了哭泣,亲手将食盒打开,尝了下苏氏做的糕点来。
苏氏祖上是江南的,家里用的多是苏杭那边的厨子,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总是甜甜的,糯糯的,一口一口,都像是暖到了心肺。
宋萧儿一连吃了三块,才停下来,她不好意思的朝苏氏一笑,“让舅母见笑了,太久没吃到家里做的东西,想得不得了。”
苏氏虽然不知宋萧儿在晋阳的具体生活,但是有些大事,还是有所耳闻的,当下,不由心疼起她,这个乔家唯一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