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带两个孩子远走高飞
想明白这些,信嬷嬷先前高昂不已的头颅顿时低垂下来,老老实实的,一遍又一遍的朝宋萧儿行跪礼,直到宋萧儿彻底满意了,她才被允许退下。
至于替别人求情的事就别想了。
求信嬷嬷办事的那几个妃妾也都是人精,从信嬷嬷进梧桐院,到垂头丧气的走出来,一切都落入她们眼线的眼底,并且在最短的时间传到彼此耳中。
也正因如此,次日请安时,没有一人再敢迟到,所有人都赶在天亮之前,赶到了梧桐院客厅。
宋萧儿对此说不上满意,也说不上不满意,她甚至连面都没有露,让十几个妃妾坐了一个多时辰的冷板凳,便将人打发了。
刚开始几天,大家还都能坚持的住,每天按时到,但是随着时间拉长,有些娇气的妃妾就惫懒起来,但是她们也不明着反抗,而是派了贴身的侍婢来告假,道自家主子偶感风寒,见不得风,得卧床休养。宋萧儿作为一个得体的主母,自然不能不顾府里妾侍的死活,是以,当即便和颜悦色的准了假,又让锦葵去开库房取两只上好的百年参,还将崔兰心也派了过去,让她给贵主儿们都好好看看,千万别偷懒取巧。
崔兰心跟在宋萧儿身边三年多,自然懂她的意思。
跟着姜侍妾的婢女到了姜侍妾的寝阁,把完脉,开了药方就亲自去煎药。煎药的时候还特意多放了几片黄连,因为方才看诊的时候姜侍妾说了句最近还有些上火,牙疼的厉害。
一个时辰后,药煎好,崔兰心躲过来取药的婢女,硬是自己端了进去,想亲自递给姜侍妾。
姜侍妾没想到崔兰心会这么认真,稍微愣了一下,正打算在接药时抖下手腕,装作不小心打翻药,但是崔兰心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将药碗递过去的时候,还意有所指的提醒了句,“贵人小心,这药还有些烫,您千万别洒了,不然王妃知道了,她会不高兴的。”
提到王妃,姜侍妾心里咯噔一下,她可没忘记宋萧儿当初做女奴时,她是怎么磋磨她,陷害她的。
这么一想,她的手哪里还敢抖,稳稳当当的把药接过来,在崔兰心柔和的目光中,一饮而尽。
崔兰心是大夫,她自然晓得这一碗药有多苦,但是面上却分毫没有显露出来,只是淡淡的看着她道,“王妃还说了,您的病要静养,所以这小院里就不用安置炉子了,那烟熏火燎的,对病人可不好,往后您的药,王妃每日都会差人给您送过来。”
“如此,便多谢王妃了……”姜侍妾偷鸡不成蚀把米,纵然现在嘴里苦的发麻,但还是只能挂着小脸谢恩。
崔兰心点了点头,命随她而来的小丫鬟将药碗收起来,两人辞了姜侍妾离开。
之后一日三次,姜侍妾果然都能接到宋萧儿送来的药,而且每一次,送药来的都是四个武婢,不管她耍什么小心眼都没用,那些药最后还是一骨碌灌进了她嗓子眼里。
没几天功夫,姜侍妾就被苦的受不了了,收拾了一番,打算去给宋萧儿请安。
可宋萧儿又岂是她说想见就能见的。
不管她什么时间去,梧桐院守院的侍卫都只是一句话,“姜侍妾病重,王妃让您好生休养,请安的事就免了。”
病重?
姜侍妾听到这两个字,恨不能抽面前的侍卫两个大耳瓜子,没看她现在精神奕奕的,哪儿就病重了!
可侍卫毕竟是梧桐院的侍卫,她就算打狗也得看主人的脸,所以到底还是没敢出手,只装着满肚子的闷气,又回了自己的寝阁。
梧桐院内,崔兰心尚还不懂,“王妃要杀鸡儆猴,也该挑个受宠的,怎么就挑了姜侍妾。”
宋萧儿但笑不语。
崔兰心毕竟是后来的,还不晓得宋萧儿之前差点被姜侍妾冤死的事情。
宋萧儿也没有点明的意思,只道了句,“我曾经差点死在她手上。”
“原来如此!”崔兰心点了点头,面上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心里却暗暗决定,以后姜侍妾的药要再加几片黄连。
……
经过宋萧儿对姜侍妾的一番“关心”,后院果然没有妃妾再敢称病不请安,现在一个来的比一个早,都生怕做了最后那个。
宋萧儿很满意,她挑了个好日子,让南宫拿了她的拜帖,请杜夫人进府。
杜夫人收了帖子,第二日便带着一对女儿进府来了。
两人一见面,都微微红了眼眶,不过很快,又都掩饰过去,宋萧儿将掌珠和掌珍招了过来,一人赏了她们一个紫金玉葫芦,夸了两句,便让瑾静带去西厢了。
杜夫人闻弦而知雅意,想着宋萧儿该是有事要和她说。
果然,孩子一送走,宋萧儿就带着她进了内室,确定隔墙无耳后,压低声音冲杜夫人道,“我想让夫人帮我一个忙。”
“王妃请说,能帮的我一定万死不辞。”杜夫人回握宋萧儿的手,向她表明自己的心意。
宋萧儿闻言,微微垂首,缓缓道,“我想带两个孩子离开晋阳,你能不能帮我安排?”
“这……”杜夫人犹豫起来,不确信道,“这事也太大了吧,我只是一个内宅妇人,我……”
“您这是不愿意?”宋萧儿的心冷了下来,眉目间掠过一抹失望。
杜夫人忙摆手摇头,连连道,“王妃千万别这么说,我哪里是不愿意,我这不是无能为力嘛!”
“那办法我来想呢?”宋萧儿又说了一句。
心想,杜夫人若是再拒绝,那她就当自己刚才什么话都没说过。
以后两人该做朋友还是朋友,该怎么相处还是怎么相处。
谁知,杜夫人听说办法她来想,却直接道,“那行,王妃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只要最后别连累到掌珠、掌珍和宗林,我就是为王妃赴汤蹈火,都是不皱一下眉的。”
“没有那么严重!”宋萧儿捏了下杜夫人的手,安慰她道,“只是府外有些事我不方便做,需要你帮我安排下,我保证,在我走之后,王府不会拿你怎么样,更不会拿杜家怎么样!”
“那王妃为什么要离开呢?”杜夫人得到宋萧儿准确答复,忐忑的又问了一句。问完后,可能也觉得自己有些多话,又连忙补充,“我只是随便问问,王妃您别放在心上。”
宋萧儿弯唇一笑,冲杜夫人点了点头,到底没有解释什么。
只是将自己的计划中的一小部分说给了她听,让她在出府后就立刻安排,最好三日内办好。
另外,事情办好后,也不必再进府与她回禀,只需要在杜府后院放烟花为讯即可。
杜夫人将宋萧儿说的话全都记下,又跟她说了一会儿家常,两人用了午膳,才双双起身。
杜夫人离开后,宋萧儿又将瑾静和崔兰心喊了进来,也跟她们说了自己要离开的事。并且问二人愿不愿意跟她一起走。
崔兰心向来以宋萧儿为尊,自然是愿意的,所以她主要看的是瑾静的意思。
瑾静见宋萧儿和崔兰心都看着她,俏脸一红,自然而然的点头道,“我是王妃的人,王妃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说定了,到时候我们三个大人,带着四公子而二郡主一起上路。”
“我们都听王妃的。”瑾静和崔兰心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说。
三日后,杜府方向果然腾起高高的烟花,绚烂的惊动了整个晋阳城。
翌日,宋萧儿没有告知容瑞,忽然下令,要带府中所有女眷去普渡寺为王爷祈福。
等所有妃妾收拾好要带的东西,坐上马车,已经快午时。
容瑞因为知道的比较晚,安排的护卫便有些少。
二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往普渡山赶去,直到暮色四合,所有人才登上山顶,进了普渡寺的后院。
傅庭宣接到主持消息的时候,正在禅房抄写经书,听到宋萧儿带着大郡主、二公子来了,放下笔墨,稍微理了下衣襟,便朝后院主居走去。
她到的时候,宋萧儿正坐在月牙凳上,逗榻上的四个孩子玩。
看见她进来,忙将她招过去,让她稀罕了一会儿二公子。才带着她去了由屏风隔开的雅间说话。
两人分别落座后,宋萧儿一开头,便直入主题道,“离我和王爷约定的三年之期就剩最后两个月了,你回王府后,一定要照顾好两个孩子。”
“那王妃呢?”傅庭宣感觉有什么东西似乎偏离了她设定的轨道,不安的问。
“我还有我的两个孩子啊!”宋萧儿表情在笑,但是眼底却没有半分笑意。顿了顿,她又说,“恭喜你,令兄已经是郡府主簿。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你都知道了……”傅庭宣叹了口气,无奈道,“那你就更该知道,我也是被逼的。”
“我知道,所以我不怪你。”宋萧儿伸手过去握住她的手,缓缓道,“我这次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将阿宝和如意还给你,二是告诉你我不欠你什么了。”
“就没有第三个目的吗?……比如说,带你的两个孩子远走高飞……”傅庭宣直直的看着宋萧儿,仿佛要一直看透到她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