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相府治病
大学士右仆射李德才早年跟随皇帝南征北战,腰部中了一箭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差,可能没处理好留下了隐患,伤处常常疼痛退伍做了文官,随着年纪增大痛得更狠了。
太医院对这遗留病也没好办法,只是给些镇痛药缓解症状,多年来一直没好。
李德才听说太子治好张腾老病就心动,太子毕竟太小,治好张腾可能是偶然就没要求治病。近日听说连马瑰中毒也解了,那是太医院也解不了的毒啊!
李德才也是国舅,就跟皇帝提出请太子到府治病。皇帝不好推辞,就答应让太子去。
过了两天李德才让儿子吏部郎中李固,恭请太子到府治病,朝臣都羡慕李家有福分。
萧芬只带秋菊、莫雄和薛勇到李府,李德才一家到大门迎接进去,大厅坐定献茶。
“太子光临蓬壁生辉,皇恩浩荡老臣感激不尽,有劳太子亲为老臣治病过意不去。”
“国舅爷不必客气,你为国负伤,小辈能够为国舅爷效劳也是福分啊!”
李府家人都不大相信几岁太子能治病,犹其是相爷二十老病,多少名医都束手无策他能妙手回春?李夫人更担心,治不好没什么,别把相爷给治坏了。
“不敢不敢,张国舅老疾太子手到病除,太子少小年纪就精通岐黄之术令人钦佩!”
萧芬微笑道:“不敢说精通略知皮毛而已,舅舅病愈也许是侥幸呢?”
李德才正对他观颜察色,他谦恭有礼不吹牛,不好大喜功,是个务实人才皇帝有福!
“太子过谦了,张国舅老病经过许多名医调理的,太子妙手回春怎么是侥幸呢?”
李夫人觉得太子人是很可爱,教养好谈吐有礼不是估名钓誉的人,可能有些本事。
“太子殿下,师从那位名师学的岐黄之术?小小年纪名声鹊起,真是神童呢!”
“老夫人过誉,我不过自己看了几本医书没师从谁,名声都是瞎起哄的别信他们。”
李夫人顿觉心冷,相爷这是误听人言呀,也好,就当太子光临为家族增光吧!
李德才可不是误听人言:“太子,老臣这病是旧伤作痛很多年了,先看看吗?”
萧芬把过脉又查看了旧伤:“国舅爷,你旧伤里有遗留箭尖,不取出来吃药只能缓解症状,所以久治不愈。需要开刀取出箭尖然后服药才有效果,你愿意取出吗?”
听说开刀取箭尖李夫人脸就黄了,好好地方切一刀怎了得呀?关云长刮骨是传说啊!
“太子,这,这箭尖可能钳在骨头上了怎么取呀?”李德才听说开刀也心慌了。
“国舅爷,我知钳在骨头上,要不拔箭时就拔出来了。切开皮肉把箭尖夹出来嘛!”
李德才打了个哆嗦,这箭尖看不见摸不着,这要是切开找不到……那就太糟了。
李夫人赶紧说:“相爷,开刀太痛苦你受不了,开些药吃暂时止痛算啦!”
“太子,张国舅的病不是针灸一针病除吗?老臣这个也是痛症为何不用针灸呢?”
萧芬苦笑道:“国舅爷,虽是痛症病因不同,针灸可以镇痛箭尖还在,只是暂时止痛。多则一日少则半日仍发如旧,那是治标不治本,治疗意义不大啊?”
李夫人觉得针灸没有危险,以前相爷也针过可试试他本事:“太子那就先针灸吧!”
李德才明白夫人意思:“老臣现在正疼痛得紧,太子,不如先止痛再说。”
萧芬知道他们怕开刀疼痛又危险,才选择针灸:“好吧,那就到暖房脱衣针灸。”
富贵之家都设暖房,铜墙里烧木炭冬季温暖如春。脱光上衣萧芬在旧伤周围扎了四针,百会、大榷、腰俞、肾俞进针驱动金针九法,一会儿李德才头上冒出了白汽。
李夫人从丈夫表情就看出疼痛在减轻,这小太子名不虚传,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两刻钟之后出针,李德才活动了几下腰身,果然不觉疼痛了,立即对太子大加称赞,吃药至少一两天才见些效果,这是立竿见影呀!以前也针灸怎么没这效果呢?
对太子的怀疑解除就想着要把病治愈,尴尬的笑着要求开刀取出箭尖了。
萧芬觉得李家人有些过分,既然不相信我的医术又要求看病,针灸效果显著又再要求开刀,不伤医者自尊吗?只是父皇吩咐尽量治好他的病,没法谁叫他资格老呢?
进针暂时封住血脉,就在暖房准备就绪动手术,银刀切开皮肉一寸多,在腰榷侧面找到了箭尖。李夫人看到血淋淋伤口,吓得转身闭上了眼睛。
挟出来的箭尖只是一粒米大小,全靠长期吃药只发炎没化脓,否则早要了他的老命。
萧芬用细葛丝缝合伤口,手术完成,李夫人过来看伤口不流血,心里石头落地。
太子治病救人劳苦功高,这谢礼就难选择,钱财物品皇家并不缺,这人情却必须表示,厨房已经准备了丰盛酒宴,李德才说什么也要留太了吃一顿便饭。
李夫人找出一对翡翠麒麟硬要太子收下,萧芬对这种事不在行,推来让去只好收了。
吃过饭已经是星斗满天,街上店铺关门行人稀少车马不多,偶有巡逻队经过。
萧芬马车走在灯光黯淡大街上,前面是莫雄、薛勇打着灯笼,马蹄敲打石板街面清脆响亮。离皇城不远了,突然,小巷房顶上嗖嗖嗖射来几支暗箭,射中了马匹脖颈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