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相见恨晚
崔槐听说儿子在天香阁惹了呆霸王马瑰,被京兆府拿下扣留在衙门,吓得三魂掉两魂,惹谁不好怎么惹了呆霸王?何奎是呆霸王舅舅,落在他手里不死要掉层皮啊!
崔槐进衙门见到了何奎,给他作揖赔礼道歉,何奎看也没看他冷若冰霜的交待一句。
“少卿,你儿酒楼闹事斗殴连累马瑰受伤,本应下狱严惩,姑念年幼无知,同为朝官特别放他一马免罚。该知道怎么做吧?把他领回家严加管束,下不为例!”
崔槐战战兢兢又喜出望外,连连作揖千恩万谢。到拘留处领人发现儿子、女儿都没事心里一块大石放下。得罪了权臣还能够全身而退,更是感激何奎法外开恩。
回到家中问起闹事缘故,才知道太子拔刀相助,没有太子干涉儿子可能万劫不复了。
休息了两天,崔浩之提出要到东宫拜谢太子大恩大德,这是应该起码礼貌,只怕东宫进不去。崔槐带儿子到东宫投名贴,正好侍卫莫雄出来,认得崔浩之。
崔浩之趋步上前拜伏在地:“小民崔浩之拜见太子殿下,愿太子千岁千千岁!”
萧芬很高兴他能来访,上前拉起他:“公子不必多礼,何奎没有为难你们吧?我朝有这些腐败官员很不是滋味,非常抱歉我还无力改变这现状,让你们受苦了。”
“小民叩谢太子大恩大德,若非太子出面制暴,杨升坐实我斗殴罪名。何奎大笔一挥,小民就出不去京兆衙门了。这命是太子救的若有差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公子言重了,保护子民是皇家责任没有大恩是应该的。让你蒙冤就是我失察啊!”
崔浩之很感动,他救人不居功,官吏枉法他揽为责任而自责,这情操难能可贵啊!
崔浩之再跪拜谢恩:“太子德泽平民皇恩浩荡,小民深感五内,太子千岁千千岁!”
萧芬看他又跪拜觉得很不好意思,拉他起来:“崔公子,不必多礼,你是读书人我们都年少,这些繁琐礼节就免了吧,以后就如同窗一样交往好吗!”
崔浩之没想到他这样说磕头谢道:“太子殿下这不可以,君臣有别小民不敢妄为。”
“我说可以就可以,公子不必多疑,繁琐礼节真很烦,除非你不愿意跟我交朋友。”
“小民不敢,太子垂青小民求之不得,以太子之尊结交下臣遭人诟病,御史要弹劾,小民就罪孽深重了。殿下若喜欢,小民愿意追随,鞍前马后尽股肱之力。”
萧芬摇头叹气:“崔公子,面对马瑰你无所畏惧,想不到你有那么多顾忌呀!”
“太子殿下,自古君臣父子不可谮越,殿下年纪稍长就会习惯了。”
既然他不敢破这礼制萧芬也不便强人所难,他在京城缺乏朋友,认为崔浩之可结交。
“崔公子,你有没有上太学?你在家都读什么书?说来听听。”
“殿下上太学需要先考取功名,十五岁以上,小民年龄还不够。家里藏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看。太子殿下现在是在读四书吧?觉得烦不烦吃力吗?”
萧芬有些吃惊,家里藏书诸子百家都看?他现在年龄等于现代小学三、四年级吧,读了这样多书比学霸还恐怖呢!我现在在读四书?太小瞧我了吧到这古代我也算学霸!
“崔公子很厉害哦,诸子百家都看吗?墨子有没有读?你觉得他怎样?”
崔浩之点头:“是的都浏览过,墨子嘛,尚贤尚同,令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很实际平民很拥护,可惜实行很不容易,即使我鱼米之乡遇灾年也有饿殍于路呀!”
“崔公子,理论和实行总有些距离,墨子治国方略实行首先要平乱,穷者得息乱者得治。然后民赖其力者得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也就是发展生产自救,再实行兼相爱交相利发展商业通有无,生产发展物质丰富就能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崔浩之惊讶得目瞪口呆,他才几岁呀?竟然也读过墨子,而且深有研究,得出独立见解,并且还划出实行方案!我不过读过墨子认同他的主张,比太子望尘莫及啊!
“太子读书学以致用同,对墨子理解透彻且定出实施方略,小民佩服五体投地啊!”
萧芬望了望他,这话不像拍马屁,他确实读过墨子赞成墨子主张,应当是实话。他正义阳光不能畏强权,也是一个可造之才,应当为我所用!
这时,内侍传话皇上召见,崔浩之告辞,萧芬随内侍到了怡心阁拜见父皇。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召儿臣过来不知有何事吩咐?”
“皇儿,中秋在天香阁打了马瑰吗?这外面打架斗殴的事让京兆府办你管他干啥?”
“父皇,马瑰恃强凌弱巡查队颠倒是非助纠为虐,京兆府能够自己办自己吗?”
“皇儿,淑妃带马夫人到这哭哭啼啼,说白雪咬了马瑰中毒发黑溃烂,性命难保,马家还不能撕破脸,能不能解毒,你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