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黄家的走狗
刘伟杰在他们面前根本不敢造次,不说自己曾经就多次让黄家老爷子帮助,在他跟着黄文轩一块混的时候,黄田老爷子对他们可没少帮助。
所以他对黄家老爷子还是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的,并且现在黄文轩的母亲,也就是黄龙商会的千金,站在这里,哪里有让别人去开门的道理。
自然是他刘伟杰才是最好的人选,他心里也明白这件事情,所以他只能她去开门。
打开房门之后看见外面没有其他人,只有两个保镖和一个保洁,刘伟杰走都没走,以为这个保洁有问题呢!
因为毕竟他们干的一切都是黑暗的东西,如果全都摆在明面上的话,能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不好的,早晚会暴露刘伟杰的行动!
刘伟杰之所以这么敏感,就是因为他做了坏的事情,将林坤卖掉,做黄家的走狗。
而且刘伟杰非常聪明,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注意什么,这一点林坤非常佩服他。
刘伟杰看着保洁对他说道。“怎么回事?你是要清扫这里吗?还是有什么问题呢?”
“我没有什么问题啊,我就是推车走到这里,听见你们有人敲门,所以将车停在这里,我怕我走了之后你们再继续把我叫回来,不就是让我多跑一趟吗?省得怪麻烦的,所以我就一直没离开这里等着你们再开门呀!”
刘伟杰也有点迷糊,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自己在里面没有人敲门呢,难道是有什么问题吗?
带着自己的想法,看了看门口的保镖,而保镖一本正经的站在那里,用眼神示意一下刘伟杰告诉他没发生任何事情,因为这个保洁他们早就见过。
所以不会对这保洁产生任何疑心的。
他们这些保镖在被选进来保护黄家夫妇的时候,就全部都是各个精英,非常能干。
早在几天之前,就要定在这里举行他们三个的秘密会谈,因为刘伟杰告诉他们我有大事情向他们报告。
所以把这些保镖都在提前暗中培养,他们早就把棋牌室里的人员集齐了。
毕竟每天都会和他们有接触,如果他们做出什么非常不好的事情,在这些保镖眼里简直是一清二楚。
但是门口的这两个保镖是对自己表示安全,没有任何异议。
刘伟杰也只能放弃,然后对着保洁说没“什么事情你现在可以走了。”
这个保洁看着刘伟杰还一脸的奇怪,明明里面敲门,这意思不就是很明显,让他等一会儿让他收拾房间吗?
可是里面的这个人,还说是自己敲的门,把自己叫停之后还不用做任何事情,真是很奇怪。
但他觉得奇怪又能怎么办,可能平时的时候有一两个普通的个人,像他们这些做保洁的人,可能会嚷两句。
但是今天来的这些人绝对是一些大佬,能将它们月芽棋牌室包下来的人,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也不敢去得罪刘伟杰,他也非常害怕自己被报复。
只能自己在心里偷偷的咒骂一下刘伟杰。
如果自己当面顶撞刘伟杰的话,可能随时被门前的两个保镖揍死,一个小小的保洁还是不敢这么放肆的,推着他的小车离开了。
而林坤就在刘伟杰一开门的那一瞬间,自己赶快进入了房间内,神不知鬼不觉,根本没让任何人发现他。
自己还一直在憋着笑,他这一招把三方的人都弄得很懵,让保镖还有黄家夫妇以及刘伟杰和保洁,全都懵。
都以为是对方敲了门,可是谁能想到是在林坤敲了门,看着他们傻乎乎的样子,林坤强忍着笑意。
保洁走之后,刘伟杰也把门继续关上,黄家夫妇也听了他们几个人的对话,没有产生什么异样。
毕竟每天打扫房间是保洁必做的任务,刘伟杰继续来到他们两个的身边,坐在板凳上和他们两个谈着今天的话题。
林坤则是把自己的隐身坚持不了多久,利用自己的隐身术走进了窗帘的后面。
这个窗帘设计的非常好,严严实实的,林坤站在里面,根本发现不出任何一点破绽。
确认窗帘后面安全,然后林坤赶快让身体复原,毕竟一直隐身会让自己体力消耗透支。
如果一会儿他们真的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的话,赶快再利用隐身将自己处于安全的地位。
如果一直都用隐身术的话,那么他的体力透支之后可是当场就会暴露在现场啊。
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林坤呆在选择在窗帘后面。
只盯着他们三个的对话,林坤一个声音都不敢发出,只能安安静静的听着。
“夫人,我们今天刚在杨家开完会议,林坤已经把他的想法以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做全都告诉我了,你想要知道什么我会一一告诉你”
确认无误,这个眼前和黄家老爷子在一起的人,一定是黄文轩的母亲。
穿着非常时尚,年轻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看就是名流之后。
而且身材特别苗条,根本就不像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
看他这个样子顶多像40多岁年轻的小少妇,在国外保养的就是好,看着她的模样与黄文轩有很大的相似。
都说儿子的长相80%都像自己的母亲,看来这个说法真是没错,他们两个人长得很相似。
不过看着黄文轩母亲这个面目表情,就知道不是一个善茬子,这个女人非常的不简单。
看来以后的对手会非常的难缠,一个黄文轩的母亲一个女人就能给林坤这么大的压力,看着就是一个非常不好对付的人。
那么黄文轩的舅舅肯定也不是一个善茬子。不过说来也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看着黄文轩的母亲绝对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而黄文轩的父亲也是做事情非常稳重的人。
怎么生出来的儿子黄文轩就是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做事情非常自狂,骄傲自满的那种感觉呢!
根本不像是一个大户人家出来的孩子,没有一点胸襟不豁达,自己当初只是没有帮他,就自寻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