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三心二意
华、倭战争的时候,苏和三次坐飞机到英国请求援助。
那个时候的苏和友好优雅,甚至还受到了英国首相的接待。
听见英国官员的话,苏和笑了起来,“当年贵国借钱的时候,也没有说我们打赢之后,你们要参与我们华国的政治。”
英国这个受害者的腔调,让苏和真的觉得好笑。
都是千年的狐狸,要演也该演聊斋,怎么演起了苦情戏?
苏和承认自己出尔反尔,并没有真心将英国当盟友,她去英国那三次都是披着羊皮在扮演友好。
但是!
当年英国的轮船驶入华国的海岸,拿着长枪踏破别人家门的时候,就该想到自己会被反将一军的那天。
“弱小是原罪。”苏和轻笑,眉眼却带着蚀骨的寒意。
“华国弱小的时候,我们并没说什么,乖乖的伏地做小。”
“但如今华国强大了起来。”苏和看着英国那位官员,好似有千钧之势劈面而来。
“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该夹着尾巴做人是你们!”苏和语气讥诮冷然。
苏和摆出能谈就谈,不能谈就算了的架势,让英国这边很气愤,可又无可奈何。
今昔不同,他们就算再生气,也不敢真的和华国叫板,一是没财力,二是华国的军工业发展了起来。
这个时候英国就算拿出‘举国之力’的架势对付华国,人家也未必害怕。
最终英国还是没有要利息。
苏和为华国省下了将近一亿英镑的利息。
但这点钱是华国该得的,前些年苏和做海运的时候,她跟英国三七分账,他们在这片土地捞了太多油水,可不仅仅只是这点。
苏和跟英国这场唇枪舌战,以压倒性的优势大获全胜,国人也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严临都不得不承认,“你在这方面是真的很有天赋。”
严临说的‘这方面’,就是敲诈勒索,趁火打劫。
非常时期就该使用非常手段,苏和一向奉行,别人敬她一尺,她就敬对方一丈。
但对方要是厚颜无耻,那苏和手段更甚。
苏和就当严临在夸她了,她不冷不淡的说,“多谢总统夸奖,但我怎么记得,您曾经还说要好好治治我这个毛病?”
苏和说的好几年前,她开了一场时装拍卖会,严临抢了她一半的收益。
严临嘴角松了些,他眼睛掠过一丝不甚不明了的笑意,“还是这样记仇。”
这下换苏和不理严临了。
苏和也成为民国最传奇的女子,没有之一。
因为苏和的经历太具有戏剧的色彩了,所以拍摄不少以她为蓝本的电视剧跟电影。
这让苏和的国民认知度很高,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更加具有戏剧性的是,百年之后的苏和能火爆了全网,并不是因为这些电视剧,而是因为一个沙雕话题。
苏和被网友戏称为近代史上,最三心二意的伟大人物。
#李娉婷三心二意#这个话题,一下子就席卷了华国整个互联网。
“噗,我还以为是哪个明星出轨了,原来是李娉婷……初中课本就有她,这个万恶的标题党。”
“23333,做过生意,当过外交官,最后成了银行界的女巨头,还听说曾经短暂的担任过燕京的高官,这履历表太优秀了吧?”
“说她是时尚教母真的不为过,燕京能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真的离不开李娉婷女士的推动。
要知道时装周进账的单位是亿计算,时装周带动了很多周边产业,现在的燕京就是时尚的标志。”
“我今天才知道,我们国家的时装周能在世界这么闻名,居然也是这位李娉婷女士的功劳,博物馆里还有陈列着第一次服装周的旗袍,我前几天还去看了,贼几漂亮。”
“哈哈哈,看谁还敢说三心二意会一事无成,指路李娉婷大大。”
“一个不想当外交官的商人,她绝对是一个优秀的银行家23333。”
“从今自,我开始粉李.商人.时尚教母.外交官.银行家.娉婷。”
“当时学历史的时候,看见李娉婷的照片,就觉得好漂亮好有气质,没想到会因为这样这个沙雕话题会火,不知道本人看见这个话题,会不会黑人问号。”
苏和还真知道网友起了这个沙雕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