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奖惩分明
“王冬,你来啦!”
周怡见到王冬,明媚的脸颊上更添了几抹动人的微笑。
自从上次王冬答应让周怡来种植场工作了以后,她天天都呆在这,比罗颖和陈文川这两位正式员工呆的时间都久。
“王总,快来看快来看,我要告诉你的绝对是个好消息。”罗颖兴奋地招手。
王冬凑近一看。
桌子上摆着六株药材,人参天麻藏红花各两株,在这每种两株药材里,有一株药材的成色要明显好于另外一株。
但奇怪的是,那株相比之下品质没那么好的药材,质量也很不错,只是另外一株用作对照的药材质量更加好,所以才黯然失色。
而且细细看去,王冬忽然发现,相比起来品质没那么好的药材,竟然跟凝夜之吟正常浸润过的药材成色相同!
也就是说,另外一株药材的品质,比凝夜之吟浸润过的药材品质更好!
有点意思......王冬来了兴致。
周怡罗颖陈文川他们竟然能发现让药材品质更加好的方法?
“你们是怎么办到的?”王冬微微挑眉,“用了什么特殊的法门么?”
“不,这三株品质稍逊的药材跟这三株品质较好的药材,我们都没有经过任何特殊的处理,唯一的不同,就是稍稍挪动了一下位置。”罗颖得意地介绍道。
“挪动了一下位置?”王冬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是的,这个细节还是由周怡发现的。”罗颖道。
“那么周怡,给我讲解一下吧?”王冬微笑着转向周怡。
“哼哼......”周怡傲娇地一偏头,“跟我来吧。”
在周怡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种植地的中心地带,在这里,凝夜之吟依旧保持着当初盛放的姿态。
“有一天,我在药田里视察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些药材的长势要明显好不少,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光照或者浇水量的因素,可是经过多种尝试之后,我发现不管怎么改变条件,药材的生长情况都不会产生变化,最后我们经过讨论,产生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结论,那就是药材的生长情况可能跟距离凝夜之吟的远近有关。”
周怡拿出一张纸,画了一个大圆,然后标出了圆心的位置。
“以这种猜想为基础,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后得出结果,药材的生长情况确实跟它们距离凝夜之吟的位置有关,这个大圆是药田,圆心是凝夜之吟,根据药材种植的地方离凝夜之源的远近,它们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长趋势。”
“还有这种事?”王冬看了看那张纸,然后又环顾了一圈药田,“你的意思是药材种的地方离凝夜之吟越近,生长情况就越好?”
“不是这样的,我们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人参种得离凝夜之吟越近越好。”周怡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小圆,笼罩着圆心。
“而天麻这种药材,种得离凝夜之吟近反而不好,但是离得太远也不行,处在适中的位置才会让生长情况达到最佳。”
周怡画出了第二个圆笼罩着之前那个小圆。
“而藏红花则更加极端一些,它连种在适中位置都不太好,反而种在凝夜之吟生效范围的边缘处最好。”
周怡用笔点着最初画出来的那个大圆。
“还有这种稀奇事?”王冬有些惊讶地道,他还真没想到。
“刚才的药材对比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品质稍逊的药材是随意散种的,而品质好的药材都是种在我们精心挑选过的位置。”陈文川道。
“我猜,大概是各种药材对于凝夜之吟的滋润效果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才会发生这种现象,像人参,它可以承受的药力最强,所以越靠近凝夜之吟越好,天麻其次,而藏红花是一种效力温和的药材,放在越远端越好。”
周怡道,“我们一发现了这个现象,就立马通知你了。”
王冬闭眸,元力凭空渗透而出,辐射到整片药田,经过仔细感知之后,似乎确实如周怡所说的那样,每种药材都有自己最合适的种植位置。
像最靠近凝夜之吟的那一片地方,所受到的浸润程度最大,而人参的药力承载十分出色,所以适宜种在那。
相反,药性绵软柔和的藏红花,则种在远端比较合适。
这种现象,王冬之前还真没注意到。
“既然我们找到了这种规律,那么就可以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管理这片药田了。”
陈文川冷静地规划道,“除去人参天麻藏红花以外,我们还可以买其他的药材幼苗来种植,根据药性的温和程度来决定种植它们的位置,如果把控得当的话,药材种植场生产出来的药材的品质将会大大上升!效率也会因此提高。”
王冬赞赏地点了点头。
陈文川说的不错,而且品质跟效率提升之后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利润的提高!
比如原本一株一万人参可以涨价到一株一万五,甚至两万!
这对于目前急切扩大规模的蔚蓝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产业的每一点进步,都为挑战金华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得不错,不愧是我看中的人才。”王冬拍了拍罗颖和陈文川的肩膀,“蔚蓝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得力干将,每个人的年薪上涨百分之三十,年终奖金也会相应提高,这是你们的奖励。”
听到王冬这么说,罗颖和陈文川都面露喜色。
他们现在已经有三十万的年薪了,再上涨百分之三十,那就是将近四十万的年薪!
这已经是超过绝大多数公司高管的年薪了,待遇称得上是十足优厚。
而且他们都只是普通中医大学的毕业生,连工作经验都不怎么丰富,要是换成别的公司,混一辈子到退休的时候能不能达到这个年薪都不好说,而王冬随手就给他们开出了这样的价码,搞不好以后还会提升......
加入蔚蓝真是这辈子做的最明智的选择。
罗颖和陈文川内心忍不住同时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