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我和我的美女同事 > 第196章 分内的事情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孙平之所以先说上面那件事,是因为那件事和何洋也是息息相关的。就拿何洋现在的位置来说,要继续往上走,手里有硬通货、有政绩那是必须的,但除了拿得出手的政绩,你还得有一定的高层社交能力,打个比方,倘若你处处不招人待见,到常委会几个大头讨论你的升迁问题的时候,那还不是一片反对之声?谁希望身边多一个不好相处的人?比起后面何洋说有时间来江州和孙平谈的事,这件事才是重点。因为何洋在说这件事的时候,说的是有时间、有机会,这就表明了这件事相对于其他他正在做的事情,并非十万火急。而从他方才的表情上,孰轻孰重,也可见一般。

何洋笑了笑,说了荣平这边的大致情况。

由于连河水电站的进行,荣平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而这次市文化局牵头的这个活动,就引发了何洋不小的兴趣。

首先,由于连河水电站的施工。这可是个肥差,就算何洋不像当年的陈良锋那样在工程款上做手脚,那也是能捞很大一笔油水的。但这个钱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出来,要不纪委肯定会找你麻烦,怎么办呢?

何洋就想了一个办法,通过这个活动把钱走出来。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权力渐渐的多了起来。从好的方面说,对于地方政府在一些事情上的管理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前面说的是利好,而弊端则是有一些极个别的地方政府,把权力转化成了对自己的利益,后来时间长了,这种现象就变成了一种虽不上台面,但却人尽皆知且人人认可的潜规则,从地方官员的角度上来说,当然希望自己权力最大化。谁都想朝上面爬,可能到达上头的也就这么几个名额,怎么办?对上面的官来说,你是吏,你得在拿得出政绩的同时,也得让上面的人开心,怎么开心?除了言语上的,还有物质上的。物质上的话,你一个月死工资加上奖金分红福利,不吃不喝全送了估计也就那么一回事儿,怎么办?只能自己想办法。

就拿眼下何洋来说,他前面有个特有能力的李春,现在李春走了,留下一个打得很好的基础给他,何洋做不出成绩,被人笑话那是根本没任何悬念的;可就算做出成绩,那人也会说你有这么好的基础,做出成绩那是应该的,所以何洋看着是拿到一副好牌,可实际上却是一个烫手山芋。表面上是组织看重你,组织对你的信任,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你得受着许多本来不需要存在的困扰。【#…www. #*免费阅读】

孙平自然是知道这些东西的,虽然对走钱一直有一种抵触情绪,但话又说回来,

把这些钱的一部分用在对儿童的关爱上,也不失为一件善事,他想了想,然后对何洋说道:“何书记,我倒是想到一个办法,说给你听,说的不好还请你不要见外。”

何洋摆摆手,道:“你能这么替我想办法,我谢谢你都来不及呢。”

孙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致是在由荣平县委出面,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资金的来源由荣平县委自己想办法,这样就可以绕过市里这一环,而如果只是荣平县县委自己搞,挂上市里的一个名头,那何洋要在里面做些什么,就简单得多了。

何洋听完孙平的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个办法可行是可行,但不知道市里会不会同意。”

孙平说道:“市里同不同意,咱们可以想办法。”

他故意说咱们,是想告诉何洋,他的事自己会尽力的去帮,让何洋放心。果然,何洋听明白了孙平的意思,然后说道:“你帮了我着实有不少的忙了,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

孙平笑道:“何书记您这是哪儿的话,这对于我来说,是应该的,分内的事情。”

何洋说道:“诶,也不能这么说,这样吧,如果这件事成了,我分--”

孙平赶忙说道:“何书记,这就不用了,不用这么见外。”

“诶,怎么能说见外呢?”

何洋话还没说完,孙平赶紧说道:“真的不需要了,你给了我,反而是看不起我。”

他不惮于把话说得狠一些,因为这钱自己真的不能要,也不需要。毕竟话还说回来了,这些钱再怎么着,也还是不干净的,孙平一来心里对这些钱有一定的憎恶,一来自己最近应该会遇到一些必要的麻烦,所以就算这钱再是诱人,孙平也是不能要的。

何洋听到孙平这么说,当下也不再强求,说道:“行,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也不强求了。”

孙平知道自己要说的说完了,继续在这里呆着,会妨碍何洋工作,当下便道:“何书记,如果没有别的事的话,我先告辞了。”

何洋点点头,送孙平出门,孙平一番推辞,没推掉,被何洋送到门口,何洋突然说道:“对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

孙平一愣,问道:“什么事儿?”

何洋说道:“我听人说啊,最近有些舆论,可能会对你不利,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听说,你稍微注意一下。”

孙平点点头,其实他是知道自己最近可能会有一些小麻烦,但何洋在自己面前说,一来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应该和自己有一个交换;二来也说明人的确是关心自己,当下

心里生出一丝暖意,也就没有告诉何洋其实自己是知道的这一环:“嗯,谢谢何书记你了。”

从何洋那里出来,孙平便按着李春给自己的地址去找秀秀的父母。秀秀的父母住在一个叫做伏虎乡的地方,这里非常的偏僻,离荣平县城也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孙平虽说是荣平土生土长的,但这地儿以前也只是偶有听说,却从没来过。

车开到伏虎乡街道的时候,离秀秀的家还有大约一小时的路,这路通不了车,只能步行。不过何洋在上头打了招呼,孙平到这伏虎乡的时候,乡政府派出几个人来迎接,孙平打量了这几个人一眼,俱是红光满面肥头大耳,心说保不齐这几位从身体到家产估计都是流着油的,心头又想起李春曾经在私下里跟自己说的一段话。

这段话大致意思是,其实古往今来,中国的官场,很特殊。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一般有的人,没能力没背景,一辈子就只能在基层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贪腐情绪,北宋的时候老祖宗就想了个办法,走官,大致意思是你只能在这个地方干不过三年,然后就要往其他地方去,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办法,而且北宋初期官员也还算廉洁。可过了几十年,这弊端就显现出来了:要走官,那官员人数必然是极其庞大的,因为有时候这个官员走了,或许到其他地方因为什么特殊原因没有补上,就得有一个候补官员来接着,于是,冗官冗员现象就出来了,这也极大的削弱了当时北宋的国力。

后来大家就觉得这个办法不行,于是又回归以前,可回归了以后,基层官员的叹服状况又层出不穷,于是这就成了一个历史的轮回,轮到新中国的时候,一开始走官,走着走着,又停了下来。

李春当时就在感慨,如果这个轮回一直下去,显然不是个事儿,但中国的官员同国外的不同,基数太过庞大了,更何况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的东西,你看着容易,可实际上却是一团乱麻,古往今来想变革的人少了吗?可成功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已。更何况,每次大变革带来的,不是长久的安宁,而是纷争。

孙平也算是受到了李春这话的影响,对眼前这几名肥头大耳的官员实在难以产生任何的兴趣,他不由得想起了那个贫困县里县政府修的跟白宫一样的笑话,但转念一想,人不可貌相,还是先看看再说。

乡政府在得到县委的指示以后,迅速作出反应,把秀秀的父母给接到了乡政府里面,不过何洋也算是多了一个心眼儿,并没有告诉乡政府这边孙平过来究竟是个什么事儿,只是说让乡政府把秀秀的父母给接到乡政府来。

孙平到乡

政府见着秀秀的父母的时候,是在乡长办公室里,这位乡长很瘦,和来接孙平的那几位比起来,似乎他菜更适合做基层而不是基层的头儿,他见孙平进来,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上前来,握着孙平的手说道:“孙副科长,您来啦?”

孙平忙跟这位乡长寒暄,然后看了看秀秀的父母,都像是那种老实巴交的人,在心头笑了笑,走上前来同他们打了声招呼。

这位乡长毕竟比起身边那几位,熟悉官场规则多了去了,当下给一边几个看热闹的打眼色,那几个还没回过神来,乡长的话有些狠了,就差没直接开骂要几个人滚出去。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几位才回过神来,唯唯诺诺的出了办公室,看来有的时候别人混的好你混的差也不是全无道理可言,至少这几位给孙平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

等那几个人都出去以后,孙平才对秀秀的父母说道:“两位老人家,我呢,今天来这里,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个事儿。”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