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孙平在下班前余下的时间,就开始琢磨起自己如果真的挨查了,哪些钱是见得光、哪些是见不得的。
首先是陈锦鸿送的那辆车,那辆车是按揭的,这个很好过关,毕竟每个月算下来也就三四千块;房子自己暂时在江州还没有,还是租的,那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倒是在袁喜杰那笔投资里面的分红有些不好解释,毕竟做生意需要本钱,你难道一分钱都不出就坐着分红,这交代起来很困难。
不过幸好,今天晚上袁喜杰请客吃饭,到时候可以当面谈。
下班的时候,孙平从自己办公室里出来,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自己,回过头,却又什么都没有,他不由得有些无奈,心说自己什么时候染上多疑的毛病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官场上又必须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不过孙平还是在心里提醒自己,或许前段时间太过于顺风顺水,还是低调一点的好,有句话不是叫闷声发大财吗?
孙平赶到万景的时候,给袁喜杰去了一个电话,让他先下来一趟,袁喜杰打趣说孙副科长现在可是大人物了嘛,孙平说道我是有正事儿要跟你谈。
袁喜杰下了楼,见到孙平后打趣道:“什么事儿?难不成是看上这里哪个美女了?我给你安排一下?”
看样子玉锦那边这次他可是好好的捞了一笔,看脸上的神态,就属于那种事业到达了下一个阶段、意气风发的类型,孙平笑了笑,便道:“我最近可能有些麻烦。”
“麻烦?”袁喜杰一愣,旋即奇怪的看着孙平道:“不会吧?”
“没跟你开玩笑,”孙平说道:“就这次的分红,我得想个好点的解释。”
袁喜杰想了想,然后说道;“办法倒是有一个,而且还挺简单的。”
“什么办法?”
“就说我在开这家公司的时候,你借了钱给我,然后我就把这些钱变成了你在这个公司里的股份呗。”
孙平楞了一下,旋即高兴的给了袁喜杰一拳:“诶,我说老袁,行啊你,这办法不错。”
袁喜杰笑道:“每个场子都有自己的规矩,你那边我肯定没有你了解,但要说给钱一个合法的解释,我比你在行多了。”
孙平这才和袁喜杰上了楼,李建倒是早一步赶到了,见孙平进来,忙打趣道:“哟,孙副科长,大人物呢,来来来,主位坐起。”【#…www. @¥最快更新】
正好梁光辉也来了,他精气神也非常不错,一来是在和袁喜杰的合作中捞了不少好处,再者他在玉锦代理县委书记眼看着有转正的意思,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下也冲孙平说道:“小孙呐,
你上次找那个大师还真把我说中了,感激感激啊。”
几个人寒暄了片刻,除了这些人,还有几位袁喜杰在生意场上的朋友,这些人一看袁喜杰发了大财,加上眼下至少李建和梁光辉,对他们来说可是傍着了就等于傍着一棵摇钱树,孙平倒是落了个清静,不一会儿,袁喜杰又带了一帮女孩子进来,正巧,当中有一位孙平还有过一面之缘。
那女孩一进来就看见了孙平,然后主动来到孙平面前坐下,说道;“呀,开布加迪威龙的帅哥,你也在啊?”
这话一出,全场正在说话的人立刻齐刷刷的看着孙平,除了李建揶揄的目光,其他人包括袁喜杰,都是一副惊讶的模样。
孙平赶忙解释道:“是惠安汽车厂陈老板的车,当时他有事情要忙,这车又没人开,就让我代劳了。”
他说的很是平淡,不过也透着另外一股讯息,是说给在场那几个袁喜杰生意上的朋友听的:我和陈锦鸿的关系能到可以开他那辆布加迪威龙的地步,余下的你们看着办吧。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毕竟场中还有李建和梁光辉。而且话又说回来,官场上有个禁忌,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就是和许多商人走得太近。商人的核心利益就是一个利字,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利益而不择手段--这些都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虽然说不能照搬,否则就成了经验主义,但也不得不承认,凡事无绝对,至少这句话,老祖宗没说错。
人该到的也到齐了,袁喜杰先举起杯子递到梁光辉面前:“梁书记,这次还真是要谢谢你了。”
梁光辉笑道:“诶,小袁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有句话说得好,叫机会总是给那些有能力、已经准备好了的人,小袁你也是因为有这个准备,有这个能力,我才能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你去做。”
那厢袁喜杰挨个挨个的开始敬酒,这厢孙平认识的那个女孩看了孙平一眼,然后问道:“真没想到我们会在这种场合上遇见。”
孙平笑了笑,道:“是啊,真巧,我和老袁是高中同学,挨着睡的那种关系。”
“是吗?”女孩饶有兴致的看着孙平,道:“我和他是大学同学,那会儿刚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开始创业了。”
袁喜杰似乎是听到了两人的讨论,当下便说道:“是啊,史萱说得没错,其实那会儿在场当中的人孙平应该是知道的。”
孙平笑了笑,想起些往事来,正巧袁喜杰似乎也因为这句话勾起了自己的回忆,这会儿也就拿出来说了,反正是好事儿,说出来也不用担心丢人。
那会儿袁喜杰刚上大学
,他家里虽有些小钱,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算是富二代,一般来说,像他这种出身的人,人生轨迹也就两种:要么一飞冲天,要么啃老等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袁喜杰自然想着前一种,大学的生活要说起来本来就有很多可以自有安排的时间,袁喜杰想了想,决定创业。
那会儿他找孙平商量,孙平说我也没什么可以帮你的,撑死了周末牺牲一下来给你跑腿,于是袁喜杰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说起来袁喜杰也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有一次一群人在ktv里唱歌,他发现那里面的爆米花如果自己用微波炉弄,也就一两块钱的样子,但ktv里面便宜一点十块,贵一点好几十,拿到外面卖也是五六块钱一包,这里面有利润,于是他就想做这个试试,自己买了一个微波炉,然后每天晚上就跑到天桥上去卖,卖出去二十包就有一百块的利润,袁喜杰一开始准备了五十包左右,后来发现非常好卖,又加了量,可还是有些供不应求,没辙的他就抓着孙平来帮忙,那会儿两人还真觉得自己赵导一些发小财的法子了,一天至少能赚个两三百的纯利润,孙平拿三分之一,剩下是袁喜杰的。
不过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本以为找到一笔不错外快的两人遇上了城管夜间执法,而且自那以后城管对那段天桥加大了执法力度,袁喜杰一看这条路有堵死的意思,就改了行,又开始在学校里卖小吃。
一般来说,大学里,尤其像袁喜杰就读的那种位于城郊的大学,食品一般是被学校和小卖部垄断的,垄断的后果就是一般东西都会比外面要贵上一点,袁喜杰在这里面又嗅到了商机,毕竟东西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学校当时也没规定学生不许在学校贩卖东西,袁喜杰就打了个擦边球,和外面的批发商建立起了联系,然后在学校里开始卖各种小吃零食,到后来甚至是烟酒也弄,而他后来开公司的第一笔原始积累资金,也就是这么来的。
哪怕是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个暴利行业,首先,你不用上税,不用出门面钱,这就节约了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当然,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很快就惹恼了学校里的小卖部零售商,他们联合起来把袁喜杰告到了学校去,结果就是袁喜杰在校会上做了检讨,还受了处分,不过他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也算是确确实实的装进兜儿里,跑不了了。那会儿还出了个小插曲,因为自己亲戚在经营着一家小卖部,所以当时哪个学校的副校长显得特别的气愤,当时在办公室里拍着桌子问袁喜杰你是不是不想在这学校里呆了,袁喜杰本来就因为高考成绩不怎么样,
才混到这个说是三流都有点夸他的学校,也觉得自己以后就算拿着这学校的文凭,也没多大的用,当下就跟那副校长对拍了桌子,说老子就是不想读了,你够胆儿就把我给开除了--当然,由于当时这件事成了一个公众事件,人们都在讨论大学生创业的事情,如果学校冒然开除袁喜杰,倒是会落些口实,而且当时学校校长和副校长有隙,加上对自己也没有什么直接利益关系,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一不留神还在年轻人眼里落得一个兼容并包的名头。袁喜杰还因为这件事上了一次专访,小火了一把。
当然,后来的事就无需赘述了。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什么什么人,或许那个人的家世比你好,但只能说他的起点比你高,起步比你快,但并不代表他可以到达的终点你就不能到达。
当然,袁喜杰把自己经历说完以后,是能得到一致赞扬的,毕竟眼下是袁喜杰做东请大家吃饭,总不能在饭桌上拆主人的台吧?
就在此时,李建端着杯子递到了孙平面前:“我说孙平呐,你小子可是有女人缘呢,到哪里都有认识的女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