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我和我的美女同事 > 第112章 太高压了一点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孙平私下也想过,范婷婷这姑娘,终究是要去接受一下高等教育的,就对她说,找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就算是外地也无所谓。范婷婷说自己不愿意离开孙平的身边,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感觉她有些离不开他了。孙平哈哈一笑,说傻丫头,你又不是去读书以后再也不跟我见面了,不有句话这么说吗?心近,天涯咫尺;心远,咫尺天涯。你平日没事儿多给我电话就行,再说了,我也会抽出机会来看你的。

范婷婷这才有了些松动的迹象,然后孙平告诉她说,有的时候,自己的前途相比感情是更重要的,自己是过来人,一切都比她清楚。范婷婷说那我不在江州的话,你要是一个人,会不会不习惯?孙平心说我这么多年不也这么过来的,哪有什么不习惯的?不过嘴上却说,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范婷婷的事儿算是个小插曲,第二天中午,孙平闲来无事,便决定午休一下,调养调养精神,今晚这饭局过去以后,这闹心的春节团年饭,算是过去一半了。

大约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王欣欣给孙平来了电话,把孙平从睡梦中拽了出来,要他六点之前赶到。

孙平到场的时候,发现只有李建和王欣欣两人,便打趣道:“怎么就你们两个人?”

王欣欣嫣然一笑,道:“加上你,不就三个人了吗?”

孙平也不好意思多问,便坐了下来。王欣欣看着孙平说道:“这几天天天吃大餐吧?”

她所说的吃大餐,孙平自然知道是指的这几天的团年饭,他也没正面回答,因为没正面回答的必要:“王大小姐呢?估计比我还忙吧?”

“怎么可能呢?”王欣欣摇头道:“你想,我一姑娘家,能四处乱走吗?”

孙平笑道:“也是,好歹都被你给占了去了。”

王欣欣说还有两位神秘人物要过来,于是三个年轻人凑在一块儿聊天,当然,孙平和李建更多的是听王欣欣说话。

孙平一开始有些奇怪,按理说王欣欣和李建叫吃饭,江州的官场商场那些人估计会排成一条长龙来争先恐后的抢位置。可为什么今天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就在此时,王欣欣的一个她自己的故事,给孙平解了疑惑。

那是有一次王欣欣在北京参加一个应酬,本来这只是一个很正常的应酬,那会儿王哲还没有就任江州市长,这一桌的人,基本都是商场的人。而中国的很多商人,本来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但为了从各个方面衬托出自己是成功人士,他们会弄出许多东西来,比方说去国外的野鸡大学买文凭,而眼下,他们就请来几位文化圈的人,比方说什

么导演、编剧、制片人。

当时一开始还是双方互捧,商人们说你们文化人怎么怎么的,文人就说你们商人怎么怎么的,后来喝高了兴了,端着的架子就得放下。

有那么一位编剧,就露出痛苦的表情来,他旁边坐着一位女商人,这女商人喜欢才子,当然也喜欢财子,所以便问他道:“你怎么了?”

这位编剧呢属于一个爱国人士,加上或许是觉得国家对文化方面的管得着实有些严了,当时就唠叨了一句,说文化这一块儿,乌漆嘛黑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态所展现出来的,大多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形态。

这话说得虽然有一些有失偏颇,但也的确有一些道理,毕竟现在国家在文化这一块儿,的确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这些东西,属于真正有学识或者说你真在这个圈子里呆过的,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但这位女商人,也不知道是喝高兴了还是想在在场的所有人面前显露自己有见地有学识有能耐,也不去管什么隔行如隔山,便对大家说,如今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欣欣向荣,什么问题都没有,你看我们商人多好,该挣钱的挣钱,不很好吗?

她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国有句古训,叫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这话也得看场合。打个比方,两个人在下象棋,一个人可以看到后面的几步,所以他就拿自己的车做诱饵,让对手吃掉,但对手也因为吃掉自己的车而浪费了时间,而自己则可以由此布置杀招。

有了这一层推敲,这位女商人和编剧的高下就立马显现出来了,而现场的结果却又是出人意料,商人们自然支持商人的观点,而文人们却并没有支持那位编剧的观点,毕竟现在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和商业挂钩的,大家都要混口饭吃,理想主义就和文青一样,在这个国家是病,得治。

这件事给了王欣欣很深刻的印象,也加深了她内心深处对于商人的厌恶。自那以后,但凡有商人出现的地方,基本是看不到王欣欣的影儿。或许这有一点以偏概全的意思,但她本来就是个倔脾气,加之王哲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从商从政。

就在此时,包间的门被推开了,三人回过头来一看,只见外面进来了两个孙平意料之中但又有些意料之外的人。

这两个人,正是王哲和付青山。

虽然这两人的出现,孙平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但当预想变成现实,还是有一点惊讶。不过管他呢,赶明儿江州官场估计又会传出一个小道消息,说他孙副科长又和王市长共进晚餐了,关系更上一层楼了。

这似乎是好事儿--又似乎算不上什么

好事儿。

王哲脸上难得露出笑容来,和吴朝旭看了一眼,然后说道:“老吴啊,过年什么时候回去?”

吴朝旭将嘴里的饭菜咽进胃里,然后说道:“也就这一两天吧,倒是你,过年能回去吗?”

“看样子应该没什么事儿,应该会回去吧。”王哲说道:“你也知道,不常回去,家里那位有意见。”

孙平私下想了一下,觉得像王哲这种地位的人,要说有什么追求,估计也就剩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了。但又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因为毕竟有了家庭。他突然感觉到,其实不管是什么人,上至天王老子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尽善尽美,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规则的社会,破坏规则是要付出极其昂贵代价的。

“不说这些了,”王哲换了一个话题,又对吴朝旭说道:“老吴啊,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是这样的,”王哲说道:“其实我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咱们这个官场的结构,是古代的一种进化型。你看我说得对不对:吏部,到咱们现在这会儿,就成了组织部;民部,就是咱们的民政部;礼部,就是你现在负责的这块儿;兵部,国防部;刑部,公安部门;工部,发改委。”

王哲说的很有道理,很多东西,都讲究个传承。打个比方,你去问一小孩,说你是谁家的孩子,他都会告诉你我爸爸是谁、我妈妈是谁,聪明一点儿的小孩儿会告诉你他家里一位有权有势的亲戚,使得你恍然大悟对这小孩刮目相看;但如果那孩子跟你说我不知道我爸爸妈妈是谁,你就会想,这谁家的熊孩子?平日里他爸妈是怎么教他的?有点家教没有了?

“这比喻倒是有些意思,”吴朝旭笑了笑,道:“不过啊,我还是说一句套话,那就是这些看似是时代的延续,但在本质上,却有很深刻的不同。”

“这是当然,”王哲说道:“我们可不能犯阶级错误嘛。”

“还说呢,”王欣欣突然笑着插话道:“我倒是觉得,现在的是不是太高压了一点?”

“哦?这怎么说?”吴朝旭好奇的看着王欣欣道:“欣欣,你现在可算是接受新文化的人,我和你爸这样的老骨头,可是要听听你的高谈阔论呢。”

王欣欣说道:“吴叔您就别埋汰我了,我说一个故事吧。”

李建打趣道:“你故事真多。”

王欣欣不以为然的一笑,道:“有故事的女人才有新引力嘛,嘻嘻!”

“那是一次我去纽约的时候,在曼哈顿广场,我看到一个行乞

的人,更直接的说,那并不是一个行乞的人。”

“他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失去了双手,后来经过努力后,他学会了用嘴作画,虽然他的画功的确也就那样,但他只是在曼哈顿广场的一个角落里摆了一个地摊,然后靠卖那些画为生,当然,是以行乞的名义,来往的人们无论给予他多少的施舍,他都会送人一幅画,当然,我也得到了一幅画,放在北京的家里。”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李建在江州广场上行走,在去新天地商场的天桥上,遇到了一位乞丐,同前面那位一样,他也失去了双手,但我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他在我们走过的时候,叫住了我们,当然,我和李建出于对他的同情,给了他一些钱。可没想到这个人竟然嫌我们给的不多,当时说出来的话也特别难听,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很快现场就围上来一些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事情本来的样子,就对我和李建横加指责,说我们欺负弱势群体,最后,我们掏出了不情愿掏出来的钱,离开了现场。”

“因为这两件事,我响了很多东西,或许你们可以把他们都当作是乞丐,你也可以说。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着良莠不齐,但我想了很久,或许这些理由,都不成立。”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