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创新的引擎从美国一家独大变成了中美共同驱动,是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和创业者的持续创新性的直接结果。
至于双方的不同理念,也很难讲哪一方是对的,算是各有千秋吧。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最好的理念还是两者的对立统一。
也就是保持自己最本质的特点,也尽量去尝试新的内容;
既保留创新的想法,有维持住经典简约的用户界面,又不为了商业利益而失去本心,让用户成为“小白鼠”。
这也是李星灿对于互联网领域的战略思维——维持一种平衡,即商业利益同用户体验、功能创新之间的平衡。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似乎又是一回事。
就算一直强调用户至上的阿里,为了商业利益不也逐渐的往支付宝里添加各种功能,使得本来的支付软件变成了一个流量入口。
掏宝,口碑,天猫,外卖,打着各种广告,使得整个支付宝页面眼花缭乱,让用户体验变得极度不适。
阿里的那些精英难道不知道这些问题吗?
当然知道,可是没办法,不给它们导流,京东,拼多多,美团,都已经快打到家门口了,还能再退吗?
当然不能!
一方面是退不得,另一方面,整个国内大环境都是这么玩的,就这样看来,支付宝的底线跟着降低一点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这种平衡的也不是那么容易,不是这么想的,就能这么干,现实永远是复杂多样的。
……
第二天下午,杜克来到了facebook所在的工作别墅。
前台的工作人员把杜克带到了会议室,正在工作的李星灿也很快赶过来了。
一进门李星灿就看到一个中年白人,微微卷发,身穿带着一副银色金属眼镜,嗯……看起来很斯文。
当然也可能是斯文败类——李星灿暗暗想道。
对于这样的知名风投,李星灿从来不敢掉以轻心,吃人是资本永远的内在特征,这是从马克思剥削理论就已经决定的。
当然这并不妨碍李星灿脸上流露出灿烂的微笑,让人亲切的感受到李星灿的热情。
“你好,乔治·杜克先生!我是facebook的创始人兼ceo star li,你也可以叫我li。”
李星灿一边伸出右手一边继续道:“我代表facebook的全体成员,欢迎您的到来!”
杜克握着李星灿的手笑着道:“这是我的荣幸,我来到了一个极富创造性的地方,也许它将创造下一个奇迹!”
李星灿自信的一笑,“是的!这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我喜欢你的自信!当然我更喜欢你天才的想法,怎么样?可以跟我谈谈你对于facebook的想法吗?”
“当然!”
李星灿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团队的成员之后,开始向杜克介绍facebook的具体情况。
“最初的想法是偶然间产生的,如果我们用互联网把所有的用户连接起来,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这个主意会有多棒!”
“”
“……”
随后,许朝军向杜克讲述了一下facebook这一阶段的运营情况和用户数量增长,以及下阶段的大致预测。
“目前我们拥有用户数量960万,其中活跃用户670万,具体分布情况为……”
听完这些的杜克确实有些吃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facebook的用户数量已经增长了近230万。
杜克联想到facebook正在举办的第一届facebook摄影大赛,“这个营销活动的效果果然很不错!”
内心对于facebook团队的期待又多了一些,毕竟能做出这样的营销策划案的团队就不容小觑。
职业的素养让杜克依然保持着淡然的神态,但是忍不住把话题引向了最关键的问题:
“ok!我知道facebook的用户发展情况非常好,但是我想知道你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如何变现?”
杜克看着李星灿,不失时宜的施压道:“要知道现在可是互联网寒冬,没有变现模式,没有多少投资人敢把钱投给你们。”
“变现方式?”
李星灿看着杜克很大方的笑了笑,继续道:“当然,我们当然找到了变现方式。我们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一家只讲梦想的企业注定是走不远的,只有梦想和现实的结合才能创造伟大的企业。”
杜克鼓了鼓掌,笑着道:“如此正确!”
李星灿直入主题道:“毫无疑问,对于facebook来说,它庞大的用户就是最大的资产。而我们的变现方式也很简单,像谷歌一样在互联网卖广告,这是最合适的方式。
当然在facebook的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范围之前,我们不会考虑贴片广告,因为这样会让用户的体验不好,会影响facebook的发展。”
杜克又问道:“可和你们类似的icq也买广告,可是贴片广告效果并不好,你认为facebook凭什么能比icq做的更好?”
“不!不!我们和icq有区别,我们是一站式社交活动,而他们只是即时通讯,我们更加注重用户之间的交互,也就是网络社交活动。这种交互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用户和用户时长,让我们的广告商有更好的广告效果。”
“当然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区别就是,我们是一整个网页页面,而icq只有一个方框,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和回转的余地去布置广告。”
杜克听着点了点头,觉得确实如此。
“股权分配情况怎么样的?”
“我占据百分之百分之七十三,火种源投资公司占据百分之十二,期权池留有百分之十五。”
“那天使轮的估值多少?”
“2500万美金。”
……
一些关键的问题问完之后,杜克也问了团队中其他人一些问题,也算是对于facebook团队能力和氛围的调查。
休息了半个小时之后,双方再度回到谈判桌上。
杜克扶了扶眼镜,问道:“李先生,你对facebook的估值是多少,你能出让多少股份?”
经过一些交流,杜克对于facebook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市场情况,给出了一个大致的估值——1.2亿美金。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接触,投资金额又这么大,杜克也不能做这个决定。
所有人都紧张的看向李星灿,包括facebook的管理层。
虽然李星灿事先有和管理层通过气,但是李星灿此刻的回答还是很让人揪心,谁也不知道李星灿会不会做一些临时的改变,以求达到融资目的。
“2亿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