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看书 > 其他 > 中国通史最新章节列表

中国通史

作  者:石磊

最后更新:2021-11-22 23:20:39

最  新:第267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动  作:加入书架, 投推荐票, 直达底部

中国通史小说简介: 《中国通史》通过两种文明的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同时也了解了世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这部《中国通史》

本站提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中国通史》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14看书中国通史小说免费阅读地址:http://www.14kanshu.net/book/94268099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中国通史》完整章节列表
第1章 华厦文明的发展、上古先秦历史概述
第2章 关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
第3章 古书中有关“黄帝”、“炎
第4章 尧、舜、禹的“禅让”和“夏禹传子”
第5章 大禹治水的传说与夏朝
第6章 夏朝的灭亡
第7章 “殷墟”的甲骨文和“周原”的甲骨文
第8章 文王访贤
第9章 武王伐纣
第10章 周初分封诸侯
第11章 昭王南征
第12章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第13章 井田制
第14章 青铜时代的产生与金文的出现
第15章 “春秋五霸”的产生
第16章 曹刿论战
第17章 向戌弭兵
第18章 卧薪尝胆
第19章 孔子及其思想学说
第20章 孙武与《孙子兵法》
第21章 “战国”与“战国七雄”的来历
第22章 西门豹治邺
第23章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第24章 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
第25章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由来
第26章 “纸上谈兵”的来历
第27章 触龙说赵太后
第28章 荆轲刺秦王
第29章 孟子及其政治主张
第30章 许行的生平及主张
第31章 庄子的生平及《庄子》一书的主要内容
第32章 名家的来由及其代表人物
第33章 荀子的主要学
第34章 韩非及其主要学说
第35章 孙膑听著的《孙膑兵法》
第36章 先秦的“五行”与邹衍讲的“五德终始”的含义
第37章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含义
第38章 “都江堰”和“郑国渠”相继兴建
第39章 先秦时代天文历法和数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第40章 先秦时代冶炼与采矿的主要成就
第41章 先秦时代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42章 先秦时代医药卫生方面成就
第43章 统一大业的兴衰、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概述
第44章 秦的统一对社会的推进作用
第45章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采用的主要制度和措施
第46章 《秦律》的主要内容
第47章 秦朝兴建的灵渠在水利工程上的作用
第48章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及意义
第49章 刘邦封王的前因后果
第50章 “文景之治”
第51章 汉武帝其人
第52章 匈奴族的发展进程
第53章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贵族侵扰
第54章 苏武牧羊
第55章 《史记》司马迁与《史记》
第56章 汉赋和乐府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第57章 汉代冶铁生产的发展情况
第58章 “和亲”的历史作用
第59章 王莽改制
第60章 赤眉、绿林起义的发生和发展
第61章 刘秀建立东汉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
第62章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的发展情况
第63章 外戚、宦官之争
第64章 “党锢之祸”所反映的问题
第65章 东汉时羌族人民所进行的反抗斗争
第66章 蔡伦造纸
第67章 张衡在天文历算方面所作的贡献
第68章 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上所作的贡献
第69章 黄巾起义的起因及特点
第70章 “官渡之战”的经过
第71章 “三顾茅庐”的来历
第72章 孙权建立吴国后江南经济的飞跃发展
第73章 三国时期实行屯田的情况
第74章 司马氏建立晋朝
第75章 “九品中正制”所反映的问题
第76章 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
第77章 “八王之乱”
第78章 西晋末年各族人民起义的情况
第79章 “王与马共天下”
第80章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
第81章 唐寓之起义
第82章 “侯景之乱”的起因
第83章 北魏统一北方的经过
第84章 魏孝文帝所实行的改革
第85章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的始末
第86章 北周武帝统一北方
第87章 道教的创立和封建统治阶级对它的提倡
第88章 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和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
第89章 祖冲之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
第90章 隋唐五代宋元历史概述
第91章 隋唐五代宋元历史纪事、隋文帝所实行的有关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92章 隋朝修建大运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第93章 隋末农民起义军摧毁了隋朝的反动统治
第94章 李渊父子统一唐王朝
第95章 陈硕贞起义的经过和意义
第96章 武则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第97章 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第98章 唐代手工业突出的成就
第99章 唐朝商业发展的情况
第100章 唐朝实行均田制的情况
第101章 唐朝所实行的租庸调制
第102章 唐朝所实行的两税法
第103章 唐朝实行府兵制的情况
第104章 “开元之治”
第105章 “安史之乱”
第106章 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原因和经过
第107章 藩镇割据
第108章 雕版印刷术发明
第109章 赵州桥在建筑工程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110章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
第111章 李白的诗歌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的原因
第112章 杜甫的诗是“诗史”的缘由
第113章 白居易诗的特点
第114章 佛教在唐代产生的影响
第115章 道教在唐代产生的影响
第116章 “五代”“十国”的含义
第117章 “陈桥兵变”与北宋王朝的建立
第118章 北宋王朝从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
第119章 北宋王朝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第120章 北宋的户籍制度和役法
第121章 北宋王朝施行沉重的赋税剥削
第122章 王小波和李顺领导的四川农民起义在历史上重要意义
第123章 北宋时期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124章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125章 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第126章 北宋时期我国发明的火箭等火器技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127章 北宋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盛况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普遍使用
第128章 王安石变法
第129章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的经过
第130章 女真族建立金政权
第131章 南宋时期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第132章 南宋王朝的抗金将领韩世忠、岳飞、吴玢领导人民抗金斗争
第133章 南宋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134章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第135章 宋代的理学与反理学的代表人物之间的斗争
第136章 蒙古族的振兴
第137章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第138章 元朝实现全国的统一
第139章 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
第140章 元朝的行省制度
第141章 元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142章 元代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上所作出的贡献
第143章 红巾军起义的始末及历史意义
第144章 专制集权的强化与腐朽、明清历史概述
第145章 明清历史纪事、朱元璋建立明朝
第146章 明初即建立起皇帝高度集权的恐怖统治
第147章 明代官制的特点
第148章 明初采取得力措施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149章 《大明律》的主要内容
第150章 明代的科举制度及八股文的盛行
第151章 明代的军屯和商屯
第152章 明代工匠制度与元代工匠制度不同
第153章 明太祖分封诸王与建文帝削藩
第154章 “靖难之变”
第155章 郑和下西洋
第156章 唐赛儿起义的重要意义
第157章 鞑靼、瓦刺、兀良哈在明初与明王朝
第158章 于谦领导明正统年间的北京保卫战
第159章 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第160章 刘六、刘七所领导的农民起义
第161章 海瑞的作为和历史作用
第162章 戚继光、俞大猷所导的抗倭战争
第163章 张居正的重要事迹
第164章 明代城市人民反抗运动的蓬勃兴起
第165章 苏州织工的暴动
第166章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
第167章 抗倭援朝战争
第168章 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第169章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第170章 李贽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第171章 潘季驯治理黄河有功
第172章 我国古代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
第173章 徐霞客及其在地理学上的贡献
第174章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改权
第175章 吴三桂勾结清军进关
第176章 八旗制度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177章 清初的圈地和“投充”
第178章 江南人民进行反剃发斗争
第179章 南明政权的建立
第180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181章 清初农民起义军的抗清斗争
第182章 “三藩之乱”
第183章 康熙帝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
第184章 康熙帝利用儒家学说巩固封建统治
第185章 清朝政府对西北的经略和管理
第186章 清初在我国东北反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第187章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
第188章 清朝的内阁和军机处
第189章 乾隆朝是清朝盛衰的转折点
第190章 朱一贵、林爽文领导台湾人民进行反抗斗争
第191章 川楚农民大起义
第192章 明未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
第193章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
第194章 清代的漕运
第195章 清朝的文字狱
第196章 梅文鼎和王锡阐在算学、历法上所得的成就
第197章 “扬州八怪”和他们在绘画上的成就
第198章 民主运动方兴未艾、中国近代史概述
第199章 中国近代史纪事、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
第200章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第201章 三元里人民严惩英国侵略军
第202章 《南京条约》是帝国主义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第一具枷锁
第203章 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第204章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乘胜北上
第205章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206章 北伐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悲壮慷慨的一页
第207章 杨秀清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贡献
第208章 “杨韦事件”
第209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领袖陈玉成
第210章 帝国主义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第211章 太平天国革命文化所具有的特色
第212章 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
第213章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
第214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15章 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216章 1861年的“北京政变”
第217章 上海小刀会起义
第218章 “大成国”反清起义
第219章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云南的少数民族的反清起义
第220章 西北回民起义
第221章 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情形
第222章 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银行
第223章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帝斗争
第224章 沙皇俄国胁迫清朝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第225章 沙皇俄国侵吞我国西部边疆
第226章 英国侵略者以“马嘉理案”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
第227章 中法战争的爆发
第228章 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帕米尔地区
第229章 日本侵略者发动甲午战争
第230章 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为了保卫祖国而壮烈牺牲
第231章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232章 帝国主义各国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纪实
第233章 康有为与其作品《大同书》
第234章 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对维新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第235章 “强学会”和“保国会”
第236章 “百日维新”
第237章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
第238章 十九世纪后期的反洋教斗争
第239章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情况和影响
第240章 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
第241章 “八国联军”在北京所干的坏事
第242章 日俄战争的爆发
第243章 美帝国主义“退款兴学”的阴谋
第244章 “扫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第245章 1904年西藏人民英勇地抗击英国侵略者
第246章 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
第247章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第248章 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以前所领导的革命活动
第249章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与性质
第250章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251章 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第252章 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的始末
第253章 女革命家秋瑾的英勇就义
第254章 1910年长沙群众的抢米风潮和山东莱阳群众的抗捐斗争始末
第255章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
第256章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性质与主旨
第257章 “武昌起义”
第258章 “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259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第260章 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第261章 “二次革命”的始末
第262章 袁世凯的皇帝梦的破灭
第263章 “独贵龙”运动
第264章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始末
第265章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第266章 中国的现代话剧产生
第267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